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至神、和肝脾”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体系构建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明显 刘赛月 陆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5,共3页
"和肝脾"是治疗肝脾不和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在《天癸病论与临床》"天癸至神理论"指导下重新构建辨治体系。指出天癸至神失调导致肝脾不和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其中至神失调是核心,肝脾不和是主因;当天... "和肝脾"是治疗肝脾不和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在《天癸病论与临床》"天癸至神理论"指导下重新构建辨治体系。指出天癸至神失调导致肝脾不和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其中至神失调是核心,肝脾不和是主因;当天癸至神失调失去对肝或脾的调节时,可出现脾虚肝乘、脾虚肝郁、肝气乘脾等三种不同情况;针对上述病因病机特点,提出"调至神、和肝脾"的创新治法。应用天癸至神理论指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对于认识本病病机、创新治疗方法、选择专病专药、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癸理论 不和 至神失调 调至神、和肝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郎立新 王晓波 +5 位作者 杨淑莲 周振环 汤久慧 杨博 孙长勇 李欲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辨证为正气虚弱、邪毒内蕴、肝郁脾虚型的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帕罗西...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辨证为正气虚弱、邪毒内蕴、肝郁脾虚型的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帕罗西汀20 mg/d,1次/d,早餐时顿服,药片完整吞服。观察组30例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杀白汤合四逆散加减,水煎400 m L,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和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及HAMD评分,以及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有效8例,显效13例,痊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10例,显效9例,痊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4周和6周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且从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2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后,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本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杀白汤 四逆散 帕罗西汀 恶性血液病 抑郁症 T淋巴细胞亚群 益气解毒 和肝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昼夜节律探讨和法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晶惠 许云 +1 位作者 谷珊珊 史纪言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92-1797,1801,共7页
“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应用范围广泛。恶性肿瘤具有一定节律性,应用昼夜节律抗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针对昼夜节律紊乱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和寒热、和肝脾、和营卫3个方面对“和法”在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层面进行探究,并... “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应用范围广泛。恶性肿瘤具有一定节律性,应用昼夜节律抗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针对昼夜节律紊乱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和寒热、和肝脾、和营卫3个方面对“和法”在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层面进行探究,并明确和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可为肿瘤时间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恶性肿瘤 和法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和寒热 和肝脾 和营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