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和硕特部南征康区及其对川滇边藏区的影响 |
赵心愚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
|
2
|
蒙古和硕特部统治西藏述论 |
赵学东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
|
3
|
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 |
丹曲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4
|
和硕特汗廷的建立过程 |
乌云毕力格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8 |
5
|
|
5
|
浅析和硕特蒙古进据青藏地区的原因 |
安应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6
|
中国卫拉特蒙古部落分布的沿革及其研究的新进展 |
郝苏民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7
|
“和硕特”名称的由来 |
斯琴巴特尔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
1993 |
1
|
|
8
|
明末清初的和硕特蒙古 |
冯锡时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
|
9
|
从《和鄂尔勒克史》看四卫拉特联盟 |
金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5 |
0 |
|
10
|
云南藏族历史的几个特点及其成因 |
冯智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1
|
西套阿拉善蒙古族的由来 |
额尔敦巴特尔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2 |
2
|
|
12
|
托忒文历史文献的汉译注释 |
诺尔布
冯锡时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2
|
|
13
|
从普宁寺的修建略述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 |
杜江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4
|
首开先河 功利与民──喜读《台吉乃尔旗志》有感 |
贾晞儒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
1997 |
0 |
|
15
|
甘肃雪山蒙古人溯源 |
玛.乌尼乌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3 |
0 |
|
16
|
办事大臣 |
卫心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
1994 |
0 |
|
17
|
再论《江嘎尔》 |
色道尔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2 |
0 |
|
18
|
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 |
马汝珩
马大正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3
|
|
19
|
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清政府的平叛斗争 |
郭蕴华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2
|
|
20
|
康熙至乾隆年间中甸政教史综述 |
潘发生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