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 被引量:4
1
作者 丹曲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96,共8页
自十七世纪和硕特蒙古部进居青藏高原后,便一度在充满了神话传说和宗教韵味的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凭借格鲁派势力,建立了统辖整个藏区的政治权。随着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政教合一制度”的日臻完备,政治权又被清朝政... 自十七世纪和硕特蒙古部进居青藏高原后,便一度在充满了神话传说和宗教韵味的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凭借格鲁派势力,建立了统辖整个藏区的政治权。随着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政教合一制度”的日臻完备,政治权又被清朝政府取缔。然而,该部在青藏高原的世代定居,对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故本文试图借助于藏族史料将青海和硕特蒙古部中较有影响的黄河南前首旗(俗称河南蒙旗)的历史背景、历代亲王的事迹做一述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硕特蒙古 格鲁派 藏族史 青海蒙古 青藏高原 清朝政府 十七世纪 西藏研究 和硕特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和硕特蒙古进据青藏地区的原因 被引量:2
2
作者 安应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9-96,共8页
和硕特蒙古是我国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驻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据不少史籍记载,它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十六世纪后半叶到十七世纪前期,卫拉特蒙古由于内外各种矛盾斗争的日益尖锐,社会陷入长期动荡不安,最后导... 和硕特蒙古是我国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驻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据不少史籍记载,它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十六世纪后半叶到十七世纪前期,卫拉特蒙古由于内外各种矛盾斗争的日益尖锐,社会陷入长期动荡不安,最后导致了卫拉特蒙古内部的分裂。1637年,继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中下游之后,和硕特部又在其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大部南下青海,袭杀喀尔喀蒙古却图汗,击败四万部众,占据其地,分部駐牧。随后又于1639年出兵喀木(即原西康地区),经过一年奋战,征服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及其反佛势力。1641年顾实汗进军西藏,平定藏巴汗。到1642年,青康藏地区大部已处于顾实汗的直接或间接统治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拉特人 青藏地区 蒙古 和硕特 十六世纪 和硕特蒙古 准噶尔部 十七世纪 喀尔喀蒙古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史》与《安多政教史》中的和硕特蒙古历史记述之比较
3
作者 徐长菊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青海史》与《安多政教史》都是关于青海、安多地方史志的名著。在这两部著作中,都对和硕特蒙古的历史做了一定的记述。本文从"年代记述的差异"、"历史事件记述的详略程度"、"历史人物的评价"、"... 《青海史》与《安多政教史》都是关于青海、安多地方史志的名著。在这两部著作中,都对和硕特蒙古的历史做了一定的记述。本文从"年代记述的差异"、"历史事件记述的详略程度"、"历史人物的评价"、"资料来源和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对两部著作做了比较,认为这两部著作的记述各有特点,并都为我们研究和硕特蒙古的历史、蒙藏关系、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从整体看,《安多政教史》的文献价值超过了《青海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史》 《安多政教史》 和硕特蒙古 清代和硕特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硕特蒙古与明末清初甘青地区格鲁派寺院势力的扩张
4
作者 戴燕 杜常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17世纪和硕特蒙古进入青海,并以此作为根据地,通过武力征服,实现对青藏高原的统治。和硕特蒙古尊奉藏传佛教,支持格鲁派,其对青藏地区的统治,不仅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主导地位,也促成格鲁派寺院势力在甘青地区的急剧扩张,既大大... 17世纪和硕特蒙古进入青海,并以此作为根据地,通过武力征服,实现对青藏高原的统治。和硕特蒙古尊奉藏传佛教,支持格鲁派,其对青藏地区的统治,不仅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主导地位,也促成格鲁派寺院势力在甘青地区的急剧扩张,既大大改变了明末清初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发展的局面,也深刻影响了甘青地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格鲁派寺院 甘青地区 和硕特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述论
5
作者 胡小鹏 王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6,共6页
和硕特蒙古统治西藏期间,由于自身实力和格鲁派势力的消长变化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其与格鲁派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状态,双方在西藏政局中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本质上说,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过程,就是其与格鲁派上层... 和硕特蒙古统治西藏期间,由于自身实力和格鲁派势力的消长变化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其与格鲁派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状态,双方在西藏政局中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本质上说,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过程,就是其与格鲁派上层在西藏最高统治权问题上的较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硕特蒙古 格鲁派 五世达赖喇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硕特蒙古南迁藏区述论
6
作者 王力 张荣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明清之际,由于各种推、拉因素的综合作用,部分和硕特蒙古在固始汗率领下,从原游牧地迁往藏区。本文认为其实质是属于生存性的民族迁徙活动,即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迁离原居地而进入藏区,并通过卫拉特蒙古联军以护教为由的军事手段... 明清之际,由于各种推、拉因素的综合作用,部分和硕特蒙古在固始汗率领下,从原游牧地迁往藏区。本文认为其实质是属于生存性的民族迁徙活动,即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迁离原居地而进入藏区,并通过卫拉特蒙古联军以护教为由的军事手段所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硕特蒙古 和硕特南迁藏区 蒙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清初的和硕特蒙古
7
作者 冯锡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4-42,共9页
和硕特,是我国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中外史籍大都认为,它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①。土尔扈特作者加班沙拉勃1739年所写的《卫拉特历史》一书认为,和硕特这个名称是瓦刺部的托欢太师赐给的②。有的学者据此断定,和硕特... 和硕特,是我国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中外史籍大都认为,它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①。土尔扈特作者加班沙拉勃1739年所写的《卫拉特历史》一书认为,和硕特这个名称是瓦刺部的托欢太师赐给的②。有的学者据此断定,和硕特加入到卫拉特里面大约是十五世纪中叶的事情③。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和硕特的首领博贝密尔咱、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硕特蒙古 和硕特 卫拉特 明末清初 准噶尔部 清政府 青海地区 噶尔丹 五世达赖喇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在连结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石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7-95,共9页
西藏东部方向的文明地区,就种族文化与经济类型而言,明显地存在着南、北两大不同的民族系列,这就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主要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系列和北方草原地区主要以众多的游牧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系列。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 西藏东部方向的文明地区,就种族文化与经济类型而言,明显地存在着南、北两大不同的民族系列,这就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主要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系列和北方草原地区主要以众多的游牧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系列。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这两大民族系列之间的冲突、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和硕特蒙古 藏传佛教 政治关系 中原地区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清朝 元朝 宗教文化 宗教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和硕特部统治西藏述论
9
作者 赵学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4-52,共9页
十七世纪前半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处于极大动乱和变革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明朝统治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所推翻,只剩下龟缩到江南苟延残喘的一部分残余势力;另一方面,兴起于我国东... 十七世纪前半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处于极大动乱和变革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明朝统治被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所推翻,只剩下龟缩到江南苟延残喘的一部分残余势力;另一方面,兴起于我国东北的满族后金政权逐渐强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对关内虎视耽耽,并很快在1644年乘明王朝崩溃、农民政权尚未稳固的情况下,挥戈入关,迅速占领了北京城,进而谋取全国政权。正当明、清两个封建王朝交替之际,在西北边疆和青藏高原上,也是动乱频仍,民族关系极为复杂,特别是蒙古和硕特势力进入西藏,建立对整个藏区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五世达赖 和硕特蒙古 和硕特 蒙古地区 黄教 统治集团 十七世纪 厄鲁特 准噶尔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13-18,共6页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海不仅地处“‘西陲”、“边疆”,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牧区 青海蒙古 西宁办事大臣 罗卜藏丹津 喇嘛教 清政府 藏族部落 茶马贸易 和硕特蒙古 《理藩院则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卜藏丹津叛乱与清政府的善后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汝珩 马大正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69-78,共10页
一九二三年(雍正元年),在我国西北部青海地区爆发了以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为首的反清武装叛乱。这次叛乱,规模不大,且历时较短,但它却造成了青海地区的混乱,危及到甘肃、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安宁。清政府采取果断的平叛措施,基本上... 一九二三年(雍正元年),在我国西北部青海地区爆发了以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为首的反清武装叛乱。这次叛乱,规模不大,且历时较短,但它却造成了青海地区的混乱,危及到甘肃、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安宁。清政府采取果断的平叛措施,基本上安定了青海地区的社会秩序。这件事,在清代历史上算不得重大政治事件,但它在青海地方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与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重要历史意义。本文仅就笔者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对这次叛乱发生历史背景、叛乱经过以及清政府平叛后的善后措施等方面,作些粗略的考察和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地区 年羹尧 武装叛乱 和硕特 准噶尔 多民族国家 和硕特蒙古 蒙古贵族 历史背景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三桂与五世达赖喇嘛——清初西南边疆多元关系之一角
12
作者 罗布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9,共9页
在吴三桂入滇署理云贵军政事务之际,蒙藏联合势力的触角也伸向滇西北藏区,双方关系微妙。吴三桂出于战略考虑,对罕都所代表的蒙藏势力入滇采取认可态度,并主动与西藏达赖喇嘛结纳关系,书信礼物往来。罕都叛教问题的发生及其处理,暴露了... 在吴三桂入滇署理云贵军政事务之际,蒙藏联合势力的触角也伸向滇西北藏区,双方关系微妙。吴三桂出于战略考虑,对罕都所代表的蒙藏势力入滇采取认可态度,并主动与西藏达赖喇嘛结纳关系,书信礼物往来。罕都叛教问题的发生及其处理,暴露了蒙藏联合政权内部已经出现裂痕,必须予以妥善解决。吴三桂反清叛乱以及康熙皇帝要求五世达赖喇嘛派蒙藏军队协助剿吴,使西南地区多种势力之间及它们与清朝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微妙。在吴三桂与五世达赖喇嘛(格鲁派寺院集团)、蒙与藏、吴三桂与清廷、蒙藏联合政权与清廷等多重力量关系的博弈中,清朝的力量及其权威逐步得以在青藏高原地区稳固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三桂 五世达赖喇嘛 和硕特蒙古 清朝 西南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以后中甸地区隶属沿革考
13
作者 肖亮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X期70-74,共5页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为滇藏交通之要道,“茶马互市”之中转站,明末以后,其行政隶属关系曾随着南江木氏主司、吴三桂势力的消长,西藏达赖集团与和硕特蒙古汗内部宗教教派和政治纷争的起伏,清廷经营滇藏策略的回应,而三度...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为滇藏交通之要道,“茶马互市”之中转站,明末以后,其行政隶属关系曾随着南江木氏主司、吴三桂势力的消长,西藏达赖集团与和硕特蒙古汗内部宗教教派和政治纷争的起伏,清廷经营滇藏策略的回应,而三度更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木氏 吴三桂 格鲁派 噶玛噶举派 和硕特蒙古 中甸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藏关系与清朝权威在青藏地区的确立
14
作者 罗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9,共8页
十七世纪蒙藏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该时期西藏历史的走向,而蒙藏联合统治青藏高原的架构及其演变趋向又离不开明清易代及清前期历史大背景。文章以清朝定鼎之初、木虎年事件与吴三桂叛清、噶尔丹反清、真假达赖之争等作为历史节点,考察... 十七世纪蒙藏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该时期西藏历史的走向,而蒙藏联合统治青藏高原的架构及其演变趋向又离不开明清易代及清前期历史大背景。文章以清朝定鼎之初、木虎年事件与吴三桂叛清、噶尔丹反清、真假达赖之争等作为历史节点,考察了蒙藏关系的演变发展与清朝权威渐次向青藏高原地区渗透之间的关系,阐明清朝统治权威在青藏地区确立的过程及其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赖喇嘛 和硕特蒙古 蒙藏关系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王朝前期西藏政策的演进及其特点
15
作者 陈玮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9-55,62,共8页
关键词 驻藏大臣 治理西藏 清政府 达赖喇嘛 西藏政策 顾实汗 清王朝 治藏政策 五世达赖 和硕特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雍正“癸卯之乱”的历史渊源
16
作者 蒲文成 《西藏研究》 1985年第1期37-45,共9页
清代雍正元年(一七二三)五月,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blo bzang bstan vdsin)反叛清廷,这在青藏地区的历史上是一起重要事件。这次叛乱岁在癸卯,故藏文史籍一般称之为“水兔年之乱”(chu yos zing vkhrugs)。关于罗卜藏丹津叛乱... 清代雍正元年(一七二三)五月,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blo bzang bstan vdsin)反叛清廷,这在青藏地区的历史上是一起重要事件。这次叛乱岁在癸卯,故藏文史籍一般称之为“水兔年之乱”(chu yos zing vkhrugs)。关于罗卜藏丹津叛乱的经过、性质及当时川陕总督年羹尧、兵部待郎常寿、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奉命征剿的情况,除有关史籍记载,后代的研究者已有不少述评。本文仅就这次反叛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派 西藏 五世达赖喇嘛 历史渊源 清廷 和硕特蒙古 佛教 青海地区 宗喀巴 俺答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假六世达赖是蒙藏各政治势力斗争的产物
17
作者 蔡志纯 《西藏研究》 1987年第3期95-103,共9页
黄教的纽带,促使蒙藏关系的发展。由于黄教在蒙藏民族中逐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西藏和蒙古的黄教信徒,崇拜黄教首领达赖喇嘛,加以神化,成为偶象。蒙古、西藏封建贵族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都想把这一偶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蒙藏各... 黄教的纽带,促使蒙藏关系的发展。由于黄教在蒙藏民族中逐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西藏和蒙古的黄教信徒,崇拜黄教首领达赖喇嘛,加以神化,成为偶象。蒙古、西藏封建贵族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都想把这一偶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蒙藏各政治势力,围绕真假六世达赖,在西藏的政治舞台上大动干戈。看起来是维护真六世达赖,反对假六世达赖的斗争,虽然是披上一件宗教的外衣,实际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政治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风云变幻,在蒙藏政治关系史上留下了令人难解的一页。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仅从蒙藏各政治势力掌握六世达赖这一偶象展开的斗争,发表一点见解,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结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 西藏研究 五世达赖喇嘛 政治势力 仓央嘉措 和硕特蒙古 康熙 黄教 青海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硕持汗
18
作者 新海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3年第4期78-74,共2页
和硕特蒙古是漠西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活动在天山以北乌鲁木齐和塔尔巴喀台一带,其首领图鲁拜琥,是成吉思汗十九代孙。万历二十四年(1606)他25岁,因调解喀尔喀与卫拉特之间的战端,深受各部上下和东科尔法王的敬佩,赠号“国师汗”美名... 和硕特蒙古是漠西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活动在天山以北乌鲁木齐和塔尔巴喀台一带,其首领图鲁拜琥,是成吉思汗十九代孙。万历二十四年(1606)他25岁,因调解喀尔喀与卫拉特之间的战端,深受各部上下和东科尔法王的敬佩,赠号“国师汗”美名。此后,又讹转为“顾实汗”或“固始汗”。 明末西藏政局不稳,教派斗争迭起。万历四十六年噶玛噶举派率霞巴家族在后藏建立第悉藏巴政权,与一度统治青海的喀尔喀部却图汗和康区白利土司结成联盟,共同迫害日渐兴盛的格鲁派,即黄教。黄教首领人物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达赖的强左索南绕登等人决定,派使者赴卫拉特请兵援助。卫拉特召开“丘尔干”会议,议定组成联军前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汗 卫拉特蒙古 和硕特蒙古 白利土司 顾实汗 康区 崇祯 青海 五世达赖 西藏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
19
作者 汤代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罗卜藏丹津 和硕特蒙古 西藏地区 年羹尧 青海地区 策妄阿拉布坦 达赖喇嘛 准噶尔部 康熙末年 察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