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和生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30-38,共9页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①从此,“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的事业。”②“伟大的转折”、“全新的事业”,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哲学革命,产生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哲学。《解放思...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①从此,“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的事业。”②“伟大的转折”、“全新的事业”,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哲学革命,产生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哲学思想
和生论
和生
理念
“斗争哲学”
黑格尔
对立统一规律
阴阳冲和规律
中国哲学
《老子》
“一国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物组分对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在龙
张毅
+2 位作者
张卉
马淑杰
李晓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9,144,共5页
选择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低压下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活性评价。先考察6种天然矿物和7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然后对天然矿物组分与未熟烃源岩就低温...
选择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低压下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活性评价。先考察6种天然矿物和7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然后对天然矿物组分与未熟烃源岩就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进行关联,再考察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和碳酸盐矿物的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率的趋势与6种天然矿物含量加权处理关系较好;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体现了不同的催化作用,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黏土矿物与碳酸盐矿物质量比为1:1时生烃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酯
矿物低温催化
水解
和生
烃
关联
矿物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肥和光照对贵州槭两年生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洪英
邹天才
+2 位作者
刘海燕
胡雪华
朱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3-67,共5页
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两年生苗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3种肥料和不同光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外追肥和全光照育苗对贵州槭的苗高、地径及侧枝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和全光照处理后,年平均苗高达58~61.55c...
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两年生苗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3种肥料和不同光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外追肥和全光照育苗对贵州槭的苗高、地径及侧枝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和全光照处理后,年平均苗高达58~61.55cm,地径0.97~1.08cm,侧枝数10~15条,质量指数0.4252~0.4760,显著高于遮荫不施肥的处理,说明根外追肥和全光照处理都是促进贵州槭速生的有效途径。(2)不同肥料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生长量的增加值和生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苗木生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和需要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槭
实
生
苗
施肥处理
光照处理
生
长量
和生
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的本质在于“生”--“大道和生学”之我见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贻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9,共7页
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是地道的中国哲学话语。万物由"和"而生,"和"是事物生存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之源。"和"的本质在于"生"。儒家提出"中和",由"中"而"和&qu...
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是地道的中国哲学话语。万物由"和"而生,"和"是事物生存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之源。"和"的本质在于"生"。儒家提出"中和",由"中"而"和",回答了"和"何以可能,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补充并发展了"和实生物"。"和"体现在社会伦理上,就是"义分则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社会由此得以和谐、统一、强大和发展;体现在人类认识发展上,就是务"和同"而拒"专同"。人类认识和文化的发展同样遵循着"和实生物"的法则。"和生"较之"和合"更能概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标识,是"和生"而不是"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生
和合
和同
专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和谐社会与和生文明
被引量:
4
5
作者
罗尚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中共中央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带有贵和重生的鲜明特色 ,特别是“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更令世人瞩目。工业文明弊端的暴露 ,两种生态失衡的加剧 ,促使人类以和谐生衍为基础的和生文明在不断涌现 ;霸权主义、恐怖主...
中共中央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带有贵和重生的鲜明特色 ,特别是“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更令世人瞩目。工业文明弊端的暴露 ,两种生态失衡的加剧 ,促使人类以和谐生衍为基础的和生文明在不断涌现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以私欲膨胀和暴力崇拜为共同特性 ,是工业文明发展到极限之时的必然产物 ,它们对于社会生态的危害 ,说明文明更新的紧迫性。推动和生文明发展的关键 ,是彻底抛弃为争而斗以保持现状的争斗哲学 ,高扬以斗谋和、以和促生的和生哲学———这是以老子、黑格尔、马克思、邓小平为代表的杰出智士们探索真理数千年的文明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更新
和谐社会
和生
文明
和生
哲学
争斗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生与仁生——论和合学之新仁学面向
被引量:
2
6
作者
彭永捷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40,283,共8页
"和生"是和合智慧的宇宙论基础。"仁生"是仁爱思想的世界观。和合学继承了传统和生思想,将和合智慧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文化战略,发展为一种基于和合思想的新的哲学学说。和生包含着仁生,和合学可以看作是儒家仁学...
"和生"是和合智慧的宇宙论基础。"仁生"是仁爱思想的世界观。和合学继承了传统和生思想,将和合智慧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文化战略,发展为一种基于和合思想的新的哲学学说。和生包含着仁生,和合学可以看作是儒家仁学的一种当代形态,仁爱才是和合学的"大本"、"大原",和合学同时也是一种新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生
仁
生
和合学
新仁学
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和生理势与“和谐世界”
7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8,共6页
和生理念原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老子阴阳冲和规律是对万物“生”的本质的揭示。在阴阳冲和规律中,冲和是基点,同样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统一是基点。正是立足于这个基点,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原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
和生理念原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老子阴阳冲和规律是对万物“生”的本质的揭示。在阴阳冲和规律中,冲和是基点,同样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统一是基点。正是立足于这个基点,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原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必将更强劲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生
理势
和生
规律
和生
文明
和谐世界
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生理念与当代心理学
8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和生理念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特质,并为世界许多思想家普遍认同。当代心理学把握和生理念,对推动人类新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老子学说
和生
理念
心理分析
心理治疗
人类新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和”的精神生命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刘桂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从静态上看,"和"的精神生命是"中和",反映了人的现实性存在;从动态上看,"和"的精神生命是"和生",它反映了人的超越性存在。二者相互圆融,展现出"...
"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从静态上看,"和"的精神生命是"中和",反映了人的现实性存在;从动态上看,"和"的精神生命是"和生",它反映了人的超越性存在。二者相互圆融,展现出"和"的精神生命全貌,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在世结构的价值关系。"和"的精神生命之所以强大,在于仁、礼、义相互融通,为"和"的精神生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的精神生命仍然在当下延展,它为现代人走出内心困顿、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和
中和
和生
精神
生
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
被引量:
4
10
作者
张立文
胡兆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尚书》作为中国“五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文化理念。《尚书》从天人关系、政治社会、个体修养三个维度构建了“尚和合”的思想结构。天人关系方面,《尚书》分别以“和生”与“合德”描...
《尚书》作为中国“五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文化理念。《尚书》从天人关系、政治社会、个体修养三个维度构建了“尚和合”的思想结构。天人关系方面,《尚书》分别以“和生”与“合德”描述人与“自然性”之天以及“超越性”之天的关系,构建了天人之间“和生合德”的理论系统;政治社会方面,《尚书》通过阐明“惟和惟一”的君臣观、“式和民则”的教化观、“燮和天下”的天下观从而构建起“庶政惟和”的政治文化观念;个体修养方面,《尚书》指出心性涵养与道德践履内在统一,和合不二,道德自觉必然涵摄身心、包举知行,从而构建了“身心合一”的修养理论。《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为当代文化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和合
尚和合
和生
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
11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64-72,共9页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罗尚贤引论———道学与哲学任何有价值的哲学,都是实际生活的折射,都会留下探索真理的脚印。正是这些脚印,依次连成人类探索真理的轨迹。世界上很难看到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这种足迹,能古往今来连成一线的,唯...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罗尚贤引论———道学与哲学任何有价值的哲学,都是实际生活的折射,都会留下探索真理的脚印。正是这些脚印,依次连成人类探索真理的轨迹。世界上很难看到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这种足迹,能古往今来连成一线的,唯有中国较特殊。中国人探索真理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
《老子》
和生论
“大”
实事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庄子·天下》
万物
阴阳冲和规律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学的“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永琴
杜尚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52,共7页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教学的“和合”性
“和合”性教学
“
和生
”
生
命课堂
“和谐”
生
态课堂
“和爱”素养课堂
“和达”高效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生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尚贤
机构
广东省社科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30-38,共9页
文摘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①从此,“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的事业。”②“伟大的转折”、“全新的事业”,蕴含着波澜壮阔的哲学革命,产生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
关键词
邓小平哲学思想
和生论
和生
理念
“斗争哲学”
黑格尔
对立统一规律
阴阳冲和规律
中国哲学
《老子》
“一国两制”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A841.63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物组分对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在龙
张毅
张卉
马淑杰
李晓霞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9,144,共5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09EM011)
文摘
选择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低压下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活性评价。先考察6种天然矿物和7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然后对天然矿物组分与未熟烃源岩就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进行关联,再考察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和碳酸盐矿物的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率的趋势与6种天然矿物含量加权处理关系较好;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体现了不同的催化作用,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黏土矿物与碳酸盐矿物质量比为1:1时生烃效率最高。
关键词
混合酯
矿物低温催化
水解
和生
烃
关联
矿物复配
Keywords
mixed fatty acid esters
minerals catalysis at low temperature
hydrolysis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natural minerals association
natural minerals in different ratios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TE624.9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肥和光照对贵州槭两年生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洪英
邹天才
刘海燕
胡雪华
朱立
机构
贵州省植物园
贵州师范大学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3-67,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项目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黔科合人字[2002]0207号)
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资助项目([2005]筑科农字第19号)资助
文摘
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两年生苗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3种肥料和不同光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外追肥和全光照育苗对贵州槭的苗高、地径及侧枝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和全光照处理后,年平均苗高达58~61.55cm,地径0.97~1.08cm,侧枝数10~15条,质量指数0.4252~0.4760,显著高于遮荫不施肥的处理,说明根外追肥和全光照处理都是促进贵州槭速生的有效途径。(2)不同肥料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生长量的增加值和生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苗木生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和需要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贵州槭
实
生
苗
施肥处理
光照处理
生
长量
和生
长势
分类号
S794.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的本质在于“生”--“大道和生学”之我见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贻庭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9,共7页
文摘
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是地道的中国哲学话语。万物由"和"而生,"和"是事物生存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之源。"和"的本质在于"生"。儒家提出"中和",由"中"而"和",回答了"和"何以可能,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补充并发展了"和实生物"。"和"体现在社会伦理上,就是"义分则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社会由此得以和谐、统一、强大和发展;体现在人类认识发展上,就是务"和同"而拒"专同"。人类认识和文化的发展同样遵循着"和实生物"的法则。"和生"较之"和合"更能概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标识,是"和生"而不是"和合"。
关键词
和生
和合
和同
专同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和谐社会与和生文明
被引量:
4
5
作者
罗尚贤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3,共4页
文摘
中共中央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带有贵和重生的鲜明特色 ,特别是“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更令世人瞩目。工业文明弊端的暴露 ,两种生态失衡的加剧 ,促使人类以和谐生衍为基础的和生文明在不断涌现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以私欲膨胀和暴力崇拜为共同特性 ,是工业文明发展到极限之时的必然产物 ,它们对于社会生态的危害 ,说明文明更新的紧迫性。推动和生文明发展的关键 ,是彻底抛弃为争而斗以保持现状的争斗哲学 ,高扬以斗谋和、以和促生的和生哲学———这是以老子、黑格尔、马克思、邓小平为代表的杰出智士们探索真理数千年的文明成果 。
关键词
文明更新
和谐社会
和生
文明
和生
哲学
争斗哲学
分类号
B03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生与仁生——论和合学之新仁学面向
被引量:
2
6
作者
彭永捷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40,283,共8页
文摘
"和生"是和合智慧的宇宙论基础。"仁生"是仁爱思想的世界观。和合学继承了传统和生思想,将和合智慧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文化战略,发展为一种基于和合思想的新的哲学学说。和生包含着仁生,和合学可以看作是儒家仁学的一种当代形态,仁爱才是和合学的"大本"、"大原",和合学同时也是一种新儒学。
关键词
和生
仁
生
和合学
新仁学
新儒学
Keywords
theory of harmony production
theory of humanness production
theory of harmonious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new confucian doctrine on benevolence
new type of confucianism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和生理势与“和谐世界”
7
作者
罗尚贤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8,共6页
文摘
和生理念原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老子阴阳冲和规律是对万物“生”的本质的揭示。在阴阳冲和规律中,冲和是基点,同样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统一是基点。正是立足于这个基点,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原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必将更强劲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和生
理势
和生
规律
和生
文明
和谐世界
老子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生理念与当代心理学
8
作者
罗尚贤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文摘
和生理念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特质,并为世界许多思想家普遍认同。当代心理学把握和生理念,对推动人类新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老子学说
和生
理念
心理分析
心理治疗
人类新文明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和”的精神生命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刘桂荣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AHSKY2016D4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唐宋时期荀子思想接受研究"(SK2015A362)
文摘
"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从静态上看,"和"的精神生命是"中和",反映了人的现实性存在;从动态上看,"和"的精神生命是"和生",它反映了人的超越性存在。二者相互圆融,展现出"和"的精神生命全貌,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在世结构的价值关系。"和"的精神生命之所以强大,在于仁、礼、义相互融通,为"和"的精神生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的精神生命仍然在当下延展,它为现代人走出内心困顿、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和
中和
和生
精神
生
命
Keywords
Pre-Qin Confucianism
He
Zhong He
He Sheng
the spiritual lif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
被引量:
4
10
作者
张立文
胡兆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文摘
《尚书》作为中国“五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尚和合”的文化理念。《尚书》从天人关系、政治社会、个体修养三个维度构建了“尚和合”的思想结构。天人关系方面,《尚书》分别以“和生”与“合德”描述人与“自然性”之天以及“超越性”之天的关系,构建了天人之间“和生合德”的理论系统;政治社会方面,《尚书》通过阐明“惟和惟一”的君臣观、“式和民则”的教化观、“燮和天下”的天下观从而构建起“庶政惟和”的政治文化观念;个体修养方面,《尚书》指出心性涵养与道德践履内在统一,和合不二,道德自觉必然涵摄身心、包举知行,从而构建了“身心合一”的修养理论。《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为当代文化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尚书》
和合
尚和合
和生
合德
分类号
K221.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
11
作者
罗尚贤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64-72,共9页
文摘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罗尚贤引论———道学与哲学任何有价值的哲学,都是实际生活的折射,都会留下探索真理的脚印。正是这些脚印,依次连成人类探索真理的轨迹。世界上很难看到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这种足迹,能古往今来连成一线的,唯有中国较特殊。中国人探索真理的足迹...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
《老子》
和生论
“大”
实事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庄子·天下》
万物
阴阳冲和规律
哲学基础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学的“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永琴
杜尚荣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52,共7页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优化与多维测度研究”(课题编号:22GZZD33)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关键词
和合思想
教学的“和合”性
“和合”性教学
“
和生
”
生
命课堂
“和谐”
生
态课堂
“和爱”素养课堂
“和达”高效课堂
Keywords
the thought of harmony
the“harmony”of teaching
“harmonious”teaching
“co-existence”life classroom
“harmonious”ecological classroom
“harmonious love”literacy classroom
an efficient classroom of“co-attainment”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和生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初探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矿物组分对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催化作用
张在龙
张毅
张卉
马淑杰
李晓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施肥和光照对贵州槭两年生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周洪英
邹天才
刘海燕
胡雪华
朱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和”的本质在于“生”--“大道和生学”之我见
朱贻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和谐社会与和生文明
罗尚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和生与仁生——论和合学之新仁学面向
彭永捷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和生理势与“和谐世界”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和生理念与当代心理学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先秦儒家“和”的精神生命研究
刘桂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尚书》“尚和合”的文化理念
张立文
胡兆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教学的“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
张永琴
杜尚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