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和政地区麝牛亚科一新属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3
1
作者 邱占祥 王伴月 颉光普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4,171,共7页
麝牛亚科新属新种Herkengia bohlini是和政地区三趾马动物群中最特征的动物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角心粗短无角柄,断面三角形,表面多沟槽,角先向侧后方伸出,再向前并微微 向下伸展;顶骨面和枕骨面形成约 150℃... 麝牛亚科新属新种Herkengia bohlini是和政地区三趾马动物群中最特征的动物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角心粗短无角柄,断面三角形,表面多沟槽,角先向侧后方伸出,再向前并微微 向下伸展;顶骨面和枕骨面形成约 150℃之角;眼眶向外突出弱;牙齿次高冠, 上前臼齿相对较 长。Hezhengia虽然在麝牛亚科中的地位不容质疑,但它和其他各属的关系暂时还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和政地区 晚中新世 麝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和政晚中新世许氏鼠(啮齿类:鼠科)头骨化石
2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李绿洲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33,共14页
描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采集到的一件鼠亚科具下颌骨的头骨和数节颈椎化石(IVPP V 16288)。该头骨代表许氏鼠的一新种,被命名为亚洲许氏鼠(Huerzelerimys asiaticus sp.nov.)。这是许氏鼠头骨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个... 描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采集到的一件鼠亚科具下颌骨的头骨和数节颈椎化石(IVPP V 16288)。该头骨代表许氏鼠的一新种,被命名为亚洲许氏鼠(Huerzelerimys asiaticus sp.nov.)。这是许氏鼠头骨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小;头骨较宽短,具较宽短的吻部和较窄的眶间区;有较发达的前颌骨侧背嵴;两额嵴弱,近于平行;门齿孔长,向后延伸至M1前齿根舌侧;后颚孔位于M2舌侧;硬颚后缘位于M3之后;无翼间孔;具骨质的翼蝶管和膨大的听泡;内颈动脉孔的位置靠近基结节;下颌骨水平支较低,齿隙凹入较深;咬肌嵴伸至m1前缘下方;颏孔位于m1的前下方,咬肌嵴前方,靠近齿隙;I2为垂直伸型;M1的t1位置较H.exiguus靠前;M1和M2的t6和t9的连接脊明显,t12为低的脊形;M2的t1和t3以及M3的t1均与t5连;M3有t3和较大而孤立的t8;m1的下前中尖(Acc)明显,与颊侧下前边尖(Abc)和舌侧下前边尖(Alc)l两尖连;m1和m2颊侧齿带明显,有较大的c2与下原尖相连,后根为低弱的脊形;m2和m3的Abc孤立;m3无c1等。根据H.asiaticus的进化程度,H.aisaticus的产出时代可能比H.exiguus的稍晚,为灞河期晚期,大致与欧洲MN11上部或MN12下部的时代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和政 晚中新世 柳树组 许氏鼠 鼠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地区古生物旅游发展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贺英 李巍 高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756-17758,共3页
在分析、评价和政古生物遗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古生物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和政古生物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古生物旅游 发展 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甘肃省和政秧歌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4
作者 张玉 王百玲 《古今农业》 201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甘肃省和政秧歌是每年春节由汉族群众自行组织的一种闹新春的民俗活动,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不过,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和政秧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和政秧歌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 甘肃省和政秧歌是每年春节由汉族群众自行组织的一种闹新春的民俗活动,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不过,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和政秧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和政秧歌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政秧歌 现状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天保工程建设与三岔沟村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16-217,共2页
总结了和政县天然林资源现状及天保工程实施情况,介绍了三岔沟村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森林旅游资源管护、发展规划、市场、产品开发和科技支撑五大体系。
关键词 天保工程 生态旅游 茶园经济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甘肃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冰雹时空分布特征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月兰 何临平 +1 位作者 杨子和 王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根据和政县近30年冰雹资料和农作物受害面积资料,分析了和政县冰雹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防御对策和建议,以为减少冰雹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冰雹 分布特征 防御对策 甘肃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杂交油菜制种技术及制种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年第23期31-32,共2页
阐述了和政县杂交油菜制种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杂交油菜制种技术,通过和政县发展杂交油菜制种业优势的分析,说明了和政县发展杂交油菜制种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和政 双低杂交油菜 制种业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常自祎 常静 +2 位作者 罗兵 常全彤 常琳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229-230,共2页
分析和政县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照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介绍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以为提高当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 甘肃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对策
9
作者 康海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26-326,329,共2页
根据和政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分析和政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政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 产业化经营 现状 问题 对策 甘肃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作者 李维录 白丰源 安树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187-188,共2页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和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及时修订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产品安全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和政县林下经...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和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及时修订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产品安全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和政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甘肃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发展肉羊产业的对策建议
11
作者 康福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25-26,共2页
近年来,和政县把肉羊产业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抓手,积极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使肉羊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就肉羊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和政 肉羊 农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2
作者 鄂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315-315,318,共2页
根据和政县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其采取的措施,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政县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甘肃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发展规模养殖的思考与建议
13
作者 韩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第4期30-30,41,共2页
近年来,和政县凭借项目实施的良好机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畜牧养殖,使以草食畜为主的规模养殖得到了空前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但在实际养殖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围绕县情... 近年来,和政县凭借项目实施的良好机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畜牧养殖,使以草食畜为主的规模养殖得到了空前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但在实际养殖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围绕县情实际,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政 规模养殖 思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县春油菜登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14
作者 徐光锦 祁秀萍 《江西农业》 2021年第14期120-122,共3页
油菜是和政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此试验应用由华中农科院等5家育种单位提供的12个春油菜品种进行展示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和政县及临夏州高寒阴湿区乃至甘青宁同类地域... 油菜是和政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此试验应用由华中农科院等5家育种单位提供的12个春油菜品种进行展示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和政县及临夏州高寒阴湿区乃至甘青宁同类地域种植栽培并大面积推广的春油菜品种,为市场主体选择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强,油用品质好的绿色油用种。通过展示试验,12个品种从长势、千粒重、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性状看,青杂5号表现最好,可作为和政县及临夏州高寒阴湿区乃至甘青宁同类地域种植栽培的主栽品种,并可以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和政 春油菜品种 展示试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7月16日和政县冰雹成因分析
15
作者 张淑芳 韦伯龙 +3 位作者 刘洪 马丽婷 马俊强 孙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261-263,267,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和政县自动站观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拼图结合和政地区的地形特点对2015年7月16日18:30发生在和政地区的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和政县是甘肃省临夏州冰雹多发地带,出现冰雹天气的月变化特征明显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和政县自动站观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拼图结合和政地区的地形特点对2015年7月16日18:30发生在和政地区的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和政县是甘肃省临夏州冰雹多发地带,出现冰雹天气的月变化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7—8月,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多。主要天气类型可以分为3类:冷涡型、低槽型及偏西气流型。从大尺度形势特征来看,和政地区冰雹日各层均有动力辐合系统,并且整层系统配置近似垂直或略前倾。冰雹天气的发生并不需要较强的湿度条件,地面风场、0℃层高度、-20℃层高度、850 h Pa与500 h Pa温差等对冰雹天气发生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类型 物理量参数 成因 甘肃和政 2015年7月16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政啤特(皮胎)果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16
作者 何建云 曹全斌 +3 位作者 徐东升 梁克伟 曹辉 常承源 《江西农业》 2020年第16期14-14,17,共2页
和政皮胎(啤特)果又叫芽面包,是甘肃省临夏州的优良乡土梨树,已成为发展村级产业和致富奔小康的优良产品。基于此,根据多年栽培实践,从无公害生产的相关技术及其质量标准、苗木培育、建园、整形修剪、施肥和灌水、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 和政皮胎(啤特)果又叫芽面包,是甘肃省临夏州的优良乡土梨树,已成为发展村级产业和致富奔小康的优良产品。基于此,根据多年栽培实践,从无公害生产的相关技术及其质量标准、苗木培育、建园、整形修剪、施肥和灌水、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和政啤特(皮胎)果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政啤特(皮胎)果梨 无公害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鬣狗类群头骨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及生态形态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志杰 何文 陈善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态形态学是基于生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研究不同物种形态所代表的生态位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靠化石鬣狗类与现生种类牙齿和头骨整体形态的相似度进行了生态形态(ecomorphology)的分类,但尚未对这些已定的生态形态进行过多变量的头骨形状分析。本文拟采用平面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晚中新世临夏盆地的鬣狗类进行研究,并探讨以头骨形状划分其生态形态类型的可行性。几何形态测量法是以生物形态的轮廓作为数据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尚未被国内古生物研究者广泛采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多变量统计学的理论成熟以来,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算法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近代生物学(neontology)和古生物学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工具。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也因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而变得更简单和直观。然而,化石标本由于埋藏和保存的关系通常会出现变形或残缺不全,使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的应用仍主要以平面数据分析为主。平面数据采集的第一步是从与标本某一平面相垂直的角度拍摄数码照片;虽然拍摄平面的选择通常由研究者自定,但一般会选择待研究类群形状变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如,鱼类一般选取侧视)。第二步是形态的数字化,即使用某一种形态测量软件来标出地标点(landmarks;或称界标点、标志点、标点)。地标点的选择对于分析的结果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一般会选择Bookstein分类中的I型或II型作为地标点的标准。这两种地标点的共同点是可以从解剖学特征上准确地在每一个标本上找到,而无不明确或复现困难的可能性。数字化后的数据在软件中用数学算法叠加起来(superimposition,或称叠合,重叠),以去除原始图片数据中标本位置、角度及其他与几何形态无关的冗余信息。所有的数字化数据叠加起来后,利用软件计算所有标本之间的几何距离。现在常用的软件中都会以平均几何形状作为中心,而且利用类似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多变量计算来呈现相对扭曲(或称相对反卷)轴(relative warp axis),后者即是可以用来把形态差异视觉化的多变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平面坐标图来看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所谓的薄板样条曲线图(thin-plate spline grid)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相对扭曲轴所代表的形状数据还经常被拿来与代表几何物体大小的距心值(或称重心距离,centroid size)做回归曲线分析,以便发现种群中某些形态的异速生长模式(allometry)。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Ictitherium,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和政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鬣狗科 巨鬣狗 生态形态学 几何形态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