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音七和弦声部进行的转换——用新黎曼主义理论的观点分析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进行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34,47,共11页
新黎曼主义理论提供了研究浪漫主义后期和声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对调性和非调性音乐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亟待在分析实践中得以检验。文章运用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功能和声理论相结合,将两种独立的体系统为一体用于对... 新黎曼主义理论提供了研究浪漫主义后期和声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对调性和非调性音乐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亟待在分析实践中得以检验。文章运用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功能和声理论相结合,将两种独立的体系统为一体用于对流行音乐领域里自然音七和弦序进的分析。文中发明两种分析论点:一是在低音级进下行时,把上声部的七和弦视为三和弦与它的转换的总合,使两种独立的体系以横向交替或并置的形式结合;二是低音做五度循环运动时,把七和弦视为一个整体,使两种独立的体系以纵向重叠的形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黎曼主义理论 和弦转换 最俭省声部 功能和声体系 自然音七和弦序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部和声到钢琴伴奏写作的桥梁——谈和声分析的手段与作用
2
作者 吕振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7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和声问题由于时间与篇幅以及高等师范和声学教学程度的关系、只停留在传统和声学的阶段.钢琴伴奏写作中的附加音和弦、以及一些属于高级和声写作及多部(四部以上)和声写作的分析在此就不一一提及.(一)和声学是研究旋律...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和声问题由于时间与篇幅以及高等师范和声学教学程度的关系、只停留在传统和声学的阶段.钢琴伴奏写作中的附加音和弦、以及一些属于高级和声写作及多部(四部以上)和声写作的分析在此就不一一提及.(一)和声学是研究旋律与和声的多声部关系的学问之一,是研究和弦与和弦外音的多音结合及其在作曲中实际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就高等师范的和声学教学特点来看,高师和声学教学主要由讲授四部和声的写作与钢琴伴奏的写作两大内容构成.四部和声是音乐作品中最常用的声部组合方式,是分部和声中最基本的形式.四部和声的写作则是和声学学习的基本练习方式,是既能保证各声部的独立性,又能维持和声丰满的最为精练的写作技巧锻炼.如何把作为基本练习的四部和声写作与作为音乐作品中自由织体的钢琴伴奏写作有机而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个课题历来是高等师范和声学教学中不易处理的问题.在四部和声写作向钢琴伴奏写作转换的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我们所忽视的手段——和声分析,这是分部织体与自由织体之间转接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伴奏 四部和声写作 和声分析 和声节奏 和弦序进 和弦外音 和声内涵 高等师范 和声学 音乐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