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德关于罗斯福“世界和平会议计划”的外交接触
1
作者
程文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9,共4页
1936~1937年,罗斯福设想召开世界和平会议,讨论政治、经济和裁军问题,在美国不承担政治义务的前提下,通过满足德国在经济领域和殖民地等方面的要求来安抚希特勒,从而缓和日益危急的欧洲形势并避免战争爆发。美国为此与德国进行了外交接...
1936~1937年,罗斯福设想召开世界和平会议,讨论政治、经济和裁军问题,在美国不承担政治义务的前提下,通过满足德国在经济领域和殖民地等方面的要求来安抚希特勒,从而缓和日益危急的欧洲形势并避免战争爆发。美国为此与德国进行了外交接触,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计划对德国作出的让步与德国的外交政策目标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对欧洲影响力的下降导致德国对美国计划根本不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德国
美德关系
罗斯福
世界
和平会议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与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伟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6,共12页
195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各国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亚太地区和平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后,中国以东道主身份掌握议事内容和规则的主导权,用多种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同时,中国...
195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各国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亚太地区和平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后,中国以东道主身份掌握议事内容和规则的主导权,用多种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同时,中国通过会务准备与群众动员,为国家形象塑造创造环境并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此外,各国友好人士亦在会前会后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了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国通过举办亚太和会,传播了自身“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等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事业的起步阶段积累了成功经验,并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
和平会议
新中国外交
国家形象
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
3
作者
史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9-19,共1页
1899年5月18日至7月29日,由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发起,在荷兰海牙的森林宫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与会的有英、法、德、奥匈、比、美、日、葡、中国等26国代表。尼古拉二世建议各国政府“通过国际性讨论寻求最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各国...
1899年5月18日至7月29日,由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发起,在荷兰海牙的森林宫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与会的有英、法、德、奥匈、比、美、日、葡、中国等26国代表。尼古拉二世建议各国政府“通过国际性讨论寻求最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各国人民享受真正的持久和平,其中首先是停止军备的进一步发展”。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方面希望缩减军费开支,缓和国内人民的不满,另一方面又想对别国军备有所限制,以免自己的军事实力落后于他人。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公约,并在海牙成立仲裁法庭。另外,会议还通过了三项宣言:一是禁用气球或类似方法空投爆炸物(为期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费开支
军事实力
爆炸物
军备
和平会议
气球
和平
解决国际争端
持久
和平
仲裁法庭
各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艰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4
作者
关山
陈江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14,63,共8页
阿以冲突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许多国家提出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但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美国企图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直接对话,即所谓“双轨制”政策。以色列提出,美国支持的“中东地区和会...
阿以冲突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许多国家提出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但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美国企图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直接对话,即所谓“双轨制”政策。以色列提出,美国支持的“中东地区和会”建议也是为了上述目的。一些国家对地区和会有限支持,但阿、以双方在会议的形式和实质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中东和平的主要障碍来自以色列。中东和平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中东
和平
进程
阿拉伯国家
中东地区
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问题
中东问题
海湾危机
和平会议
沙特阿拉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代转型、政治改良与社会运动--以和会期间陈独秀的转变为中心
5
作者
朱东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国际和会期间,陈独秀以和平民意为原动力,进行政治改良尝试。他提出调解时局的主张,寄希望于和平的外国干涉,期望舆论内力与友邦外力共同发挥作用,完成废督裁兵。然而,特殊势力的障碍以及外部作用的不确定性,促使陈独秀转向社会运动的方...
国际和会期间,陈独秀以和平民意为原动力,进行政治改良尝试。他提出调解时局的主张,寄希望于和平的外国干涉,期望舆论内力与友邦外力共同发挥作用,完成废督裁兵。然而,特殊势力的障碍以及外部作用的不确定性,促使陈独秀转向社会运动的方法,实现政治问题的根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和平会议
政治改良
调解时局
根本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事变史料选辑
6
《文博》
1997年第1期84-91,共8页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委员长
抗日联军
党中央委员会
杨虎城
和平会议
统一战线
中央政府
抗日救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陈之佛的花鸟画艺术
7
作者
丁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1期76-81,共6页
回顾一下近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迹,在百花纷呈的丰富画卷中。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
作品
艺术化
创造性
气韵生动说
中国画
世界
和平会议
近现代中国
艺术教育
生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德关于罗斯福“世界和平会议计划”的外交接触
1
作者
程文进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9,共4页
文摘
1936~1937年,罗斯福设想召开世界和平会议,讨论政治、经济和裁军问题,在美国不承担政治义务的前提下,通过满足德国在经济领域和殖民地等方面的要求来安抚希特勒,从而缓和日益危急的欧洲形势并避免战争爆发。美国为此与德国进行了外交接触,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计划对德国作出的让步与德国的外交政策目标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对欧洲影响力的下降导致德国对美国计划根本不予重视。
关键词
美国
德国
美德关系
罗斯福
世界
和平会议
计划
Keywords
USA
Germany
American-German Relations
Roosevelt
World Peace Conference Plan
分类号
D871.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与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伟信
机构
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6,共12页
文摘
195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各国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亚太地区和平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后,中国以东道主身份掌握议事内容和规则的主导权,用多种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同时,中国通过会务准备与群众动员,为国家形象塑造创造环境并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此外,各国友好人士亦在会前会后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了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国通过举办亚太和会,传播了自身“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等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事业的起步阶段积累了成功经验,并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
和平会议
新中国外交
国家形象
和平
Keywords
The Asia-Pacific Peace Conference
New China's diplomacy
national images
peace
分类号
K2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
3
作者
史研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9-19,共1页
文摘
1899年5月18日至7月29日,由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发起,在荷兰海牙的森林宫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与会的有英、法、德、奥匈、比、美、日、葡、中国等26国代表。尼古拉二世建议各国政府“通过国际性讨论寻求最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各国人民享受真正的持久和平,其中首先是停止军备的进一步发展”。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方面希望缩减军费开支,缓和国内人民的不满,另一方面又想对别国军备有所限制,以免自己的军事实力落后于他人。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公约,并在海牙成立仲裁法庭。另外,会议还通过了三项宣言:一是禁用气球或类似方法空投爆炸物(为期5年);
关键词
军费开支
军事实力
爆炸物
军备
和平会议
气球
和平
解决国际争端
持久
和平
仲裁法庭
各国政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艰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4
作者
关山
陈江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14,63,共8页
文摘
阿以冲突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许多国家提出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但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美国企图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直接对话,即所谓“双轨制”政策。以色列提出,美国支持的“中东地区和会”建议也是为了上述目的。一些国家对地区和会有限支持,但阿、以双方在会议的形式和实质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中东和平的主要障碍来自以色列。中东和平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
关键词
以色列
中东
和平
进程
阿拉伯国家
中东地区
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问题
中东问题
海湾危机
和平会议
沙特阿拉伯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代转型、政治改良与社会运动--以和会期间陈独秀的转变为中心
5
作者
朱东北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思政部讲师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文摘
国际和会期间,陈独秀以和平民意为原动力,进行政治改良尝试。他提出调解时局的主张,寄希望于和平的外国干涉,期望舆论内力与友邦外力共同发挥作用,完成废督裁兵。然而,特殊势力的障碍以及外部作用的不确定性,促使陈独秀转向社会运动的方法,实现政治问题的根本解决。
关键词
陈独秀
和平会议
政治改良
调解时局
根本解决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事变史料选辑
6
出处
《文博》
1997年第1期84-91,共8页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委员长
抗日联军
党中央委员会
杨虎城
和平会议
统一战线
中央政府
抗日救国运动
分类号
K26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陈之佛的花鸟画艺术
7
作者
丁涛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1期76-81,共6页
文摘
回顾一下近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迹,在百花纷呈的丰富画卷中。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
作品
艺术化
创造性
气韵生动说
中国画
世界
和平会议
近现代中国
艺术教育
生动感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德关于罗斯福“世界和平会议计划”的外交接触
程文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与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徐伟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
史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艰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关山
陈江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时代转型、政治改良与社会运动--以和会期间陈独秀的转变为中心
朱东北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安事变史料选辑
《文博》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陈之佛的花鸟画艺术
丁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