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演进与问题探析
1
作者 李哲 张焱宇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62,156,157,共21页
自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325号决议以来,美国逐步开启了“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构建进程。该战略旨在通过发挥妇女独特的才能、多样化的思维及其在特定社会角色中的特殊影响力,助力美国更全面地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从克林顿政... 自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325号决议以来,美国逐步开启了“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的构建进程。该战略旨在通过发挥妇女独特的才能、多样化的思维及其在特定社会角色中的特殊影响力,助力美国更全面地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从克林顿政府到拜登政府,该战略经历了前期酝酿、规范化、体系化和多元化的演进过程。从安全的指涉对象及主导安全价值来看,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具有双重安全逻辑,是女性主义安全理念与传统国家安全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女性主义安全理念对美国传统国家安全框架一定程度的纠偏与修正。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发展至今,反映了性别视角逐步融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的渐进过程,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实践路径,在女性保护、女性参与、女性赋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具体表现为政治极化对战略推进的掣肘、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与评估机制建设不足,以及“美国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的认知局限。特朗普以显著优势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标志着民粹主义与保守主义大幅回潮,为该战略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安全理念 非传统安全理念 美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几内亚湾地区和平与安全合作:挑战与深化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新烽 张春宇 张梦颖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进入21世纪,几内亚湾地区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中国与几内亚湾地区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和平与安全合作:支持地区国家的安保能力建设;参与联合国在该地区的维和行动;参与地区国家战后重建等。目前,双方在和安合作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进入21世纪,几内亚湾地区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中国与几内亚湾地区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和平与安全合作:支持地区国家的安保能力建设;参与联合国在该地区的维和行动;参与地区国家战后重建等。目前,双方在和安合作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鉴于此,中国参与国际和安合作的理念应有所突破,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以发展促和平的理念和方式,将预防冲突置于合作的优先位置,并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适度加大对几内亚湾地区和安事务的参与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内亚湾 和平与安全合作 中国对非洲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安全观下“一带一路”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及其法制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国强 赵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59,共10页
总体安全观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其中,恐怖主义、网络信息安全、环境资源安全以及核能源安全等问题,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所面临的最关键的和平与安全问题。新《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虽... 总体安全观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其中,恐怖主义、网络信息安全、环境资源安全以及核能源安全等问题,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所面临的最关键的和平与安全问题。新《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虽然对当前国家安全领域问题有所规制,但我国尚未在国际和国内层面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法制体系。对此,不仅应当认识到我国在国内非传统安全法律规范仍然存在漏洞,还应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倡导和谐世界理念,通过国际条约不断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构建更为完善的国家安全法制体系。这种法治构建,对于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和平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安全 一带一路 和平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南非的区域大国角色及限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凯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33,159,160,共25页
作为区域大国,南非在非洲安全秩序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4年民主转型后,南非国家身份定位由西方的"白人飞地"转变为"非洲国家","以非洲为中心"成为南非外交政策的战略优先。南非非国大政府秉持新的... 作为区域大国,南非在非洲安全秩序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4年民主转型后,南非国家身份定位由西方的"白人飞地"转变为"非洲国家","以非洲为中心"成为南非外交政策的战略优先。南非非国大政府秉持新的国家身份认知,不再将非洲国家视为国家安全的威胁,而是命运与共的合作伙伴。南非通过参与解决非洲国家冲突、加强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支持非洲冲突后重建与发展进程、推动联合国与非盟加强战略协调与合作、参与多边维和行动等方式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扮演了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者的角色。南非虽然在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的某些领域发挥了独特的引领作用,但经济增长乏力和国力相对下降,使其越来越无法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非洲安全形势。域外大国和国家集团加大对非洲安全事务的干预力度、其他非洲区域大国的竞争,也对南非在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了制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增长陷入衰退和社会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南非政府将把更多精力和资源用于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直接介入非洲冲突解决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下降。南非在参与非洲安全事务过程中将更加惜用自身国内经济军事资源,进一步提升对外交手段、非洲集体安全机制的依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非洲和平与安全 非洲安全治理 非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议题安全化研究——基于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英桃 王海媚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32,159,160,共29页
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20世纪90年代,哥本哈根学派提出具有建构主义特色的“安全化理论”。女性主义安全研究重视性别与安全的关系,认为安全化理论忽视了性别安全问题。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325(2000)号决议为基石的妇女、... 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20世纪90年代,哥本哈根学派提出具有建构主义特色的“安全化理论”。女性主义安全研究重视性别与安全的关系,认为安全化理论忽视了性别安全问题。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325(2000)号决议为基石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既是近二十年来形成的新国际安全规范,也是性别议题安全化的集中体现。1325号决议及其后续决议共同形成了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使性别议题进入国际安全日程。对妇女参与、妇女权利和性暴力等性别议题的安全化或去安全化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交叉性影响。在不同行为主体和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安理会成员国特别是常任理事国围绕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进行的互动与辩论,推动了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发展进程,既体现出“主体间的和由社会建构的”安全化问题的复杂性,也规范了安理会表决机制下安全化的程度和限度。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发展前景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 安全 安全 主体间过程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文化和平观的现代价值——“亚洲和平与安全:现状与展望”国际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王俊峰 耿喜梅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国际政治 和平 研讨会综述 亚洲 现代价值 东方文化 展望 国际和平与安全 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对非军事政策演变对中法非和平安全合作的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智宇琛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6期73-92,共20页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民主"旗号支持非洲亲法政权,军事色彩相对弱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法国重新强调军事手段,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干预,将西部和北部非洲列为政策重点;尽管较好地把握、引导和利用了非洲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暴力的变化趋势,但在具体政策调整过程中也屡屡失误,暴露出法国在控制战后乱局方面的能力不足。基于维护在非经济利益、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及强化中非合作等考虑,中国应推动中法非三方和平安全合作,坚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原则,重点围绕沟通机制、非盟和平安全机制、萨赫勒局势、海盗打击、维和行动、金融合作等方面展开。尽管也有相应需求,但法国传统安全思维中的不合理因素将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非洲 军事政策 和平与安全 三方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的参与和塑造 被引量:2
8
作者 毛瑞鹏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66,158,共29页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中国持续融入国际体系,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和贡献日益提高。冷战结束后,由于一些国家国内冲突加剧及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国际社会对安全威胁来源及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联合国国...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中国持续融入国际体系,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和贡献日益提高。冷战结束后,由于一些国家国内冲突加剧及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国际社会对安全威胁来源及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联合国国际和平安全议程的重大调整及规范竞争。中国将联合国安理会作为推行国际和平安全理念及方案的重要平台。安理会中的议程设置、方案选择、投票权、联盟结构等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参与和塑造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的基本制度框架。中国日益重视利用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塑造安理会议程,但未能充分参与决议草案起草且被排斥在美英法组成的核心磋商圈之外。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安理会关键性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并在叙利亚等问题上显示了使用否决权的意志。中国在安理会注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协调,并与俄罗斯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然而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安理会仍居于主导地位。展望未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中的角色应随着客观环境和需求的改变而作出调整;提升中国理念和方案的吸引力,通过交流、交锋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将是中国联合国外交面临的长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中国与联合国 国际和平与安全议程 国际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简介
9
作者 姜跃春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7-57,共1页
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RESEARCH INSTL TUTE FOR PEACE ANDSECURITY)位于东京港区繁华街道六本木。是隶属日本防卫厅的研究所,也是日本研究安全保障政策、国际战略等问题的权威性智囊机构。 设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饱经战争... 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RESEARCH INSTL TUTE FOR PEACE ANDSECURITY)位于东京港区繁华街道六本木。是隶属日本防卫厅的研究所,也是日本研究安全保障政策、国际战略等问题的权威性智囊机构。 设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饱经战争创伤的日本国民非常希望在和平宪法的指引下安居乐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保障 日本 国际战略研究所 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战略 军备控制 国际问题研究 和平宪法 和平与安全 防卫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上的划时代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宗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19,63,共8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地附属国相继独立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它顺乎人心,合乎世界潮流,一经提出便得到许多国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已成为当代国际法的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地附属国相继独立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它顺乎人心,合乎世界潮流,一经提出便得到许多国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已成为当代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传统国际法的创新,又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概括与发展。 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必须严格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美国政府推行人权外交,力图把人权作为当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这种违背五项原则的主张是根本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项原则 当代国际法 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和国际关系 划时代意义 当代国际关系 宪章宗旨 国际和平与安全 国家主权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对1991年以来中东和平问题的政策分歧
11
作者 杨军 敖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2-46,81,共6页
海湾战争的爆发为中东和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契机.美国借沉重打击阿拉伯世界的强硬派伊拉克之威,邀请前苏联共同主持于1991年召开的马德里和平会议。
关键词 利库德集团 中东和平进程 民族主义 以色列人 犹太人 被占领土 复国主义 和平与安全 《塔木德》 《圣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吴慧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2004年 国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宪章》 展望 回顾 两次世界大战 和平方式 二战后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安全制度治理的转型与结构性困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凯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17,159,共19页
通过构建多边制度解决安全问题是非洲安全治理的核心主题。伴随非洲统一组织向非洲联盟的转型,非洲国家在安全制度领域逐步构建起以和平与安全理事会为核心的非洲和平与安全架构,非盟与地区经济共同体/地区机制、次地区制度安排、联合... 通过构建多边制度解决安全问题是非洲安全治理的核心主题。伴随非洲统一组织向非洲联盟的转型,非洲国家在安全制度领域逐步构建起以和平与安全理事会为核心的非洲和平与安全架构,非盟与地区经济共同体/地区机制、次地区制度安排、联合国等在非洲安全治理进程中建立起一系列多层协调机制,它们一道构成复合多元的非洲安全治理制度框架。与非洲统一组织不同,非盟在安全治理领域具备对成员国内部事务进行干预的权力,治理目标聚焦“人的安全”,治理规范更趋多元,安全治理与政治治理的制度安排呈现融合发展趋势。非洲国家的脆弱性与非盟的外部依赖性从根本上限制了非盟运用非洲方式解决非洲安全问题的能力。非洲国家内部冲突是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现实要求非洲安全治理的制度安排要以增强民族国家权威为导向,不断提高国家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能力,进而在地区和大陆层面构建和平与稳定的安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盟 非洲安全 非洲和平与安全架构 非洲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武力措施保护人权的实践分歧与规范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洲 程保志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9期10-23,共14页
"保护的责任"为国际社会构想设计了全面的战略和诸多措施、方法,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措施是根据《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第七章进行武力干预。但是,这种情形下的武力措施并不符合宪章规定的适用条件,与人权保护的复... "保护的责任"为国际社会构想设计了全面的战略和诸多措施、方法,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措施是根据《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第七章进行武力干预。但是,这种情形下的武力措施并不符合宪章规定的适用条件,与人权保护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是不相适应的,所以《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不能成为"保护的责任"适用武力强制措施的国际法依据。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人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即便确有必要使用武力,国际社会也需要充分协商达成共识,在"保护的责任"机制中确立一种新的武力使用的例外规范,并使其具有明确具体的适用条件和程序,以确保武力强制措施的正确实施,防止其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和平与安全 武力措施 保护人权 合理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 被引量:8
15
作者 门洪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21,共5页
联合国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制安排的根本使命和最终目标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使国家无战事;集体安全,抗击侵略,使国家无可战之敌;裁减军备,解除武装,使国家无可战之器;区域办法,协助维和,使冲突无蔓延之势。所有这些既总... 联合国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制安排的根本使命和最终目标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使国家无战事;集体安全,抗击侵略,使国家无可战之敌;裁减军备,解除武装,使国家无可战之器;区域办法,协助维和,使冲突无蔓延之势。所有这些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然而,联合国建立不久,整个世界就陷入冷战的笼罩之下,联合国的核心使命当然也无法完成。在冷战对抗的大气候下如何处理频繁的国际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摆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面前的一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国际和平与安全 冷战 维和机制 国家 国际冲突 集体安全机制 使命 体现 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的责任”机制中的武力强制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洲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48-55,共8页
"保护的责任"是一种人权保护新原则与国际机制,它为国际社会介入国内人权保护构想设计了全面的战略和诸多措施、方法。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措施是,国内人权保护问题被当作"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因而可以根据《联合... "保护的责任"是一种人权保护新原则与国际机制,它为国际社会介入国内人权保护构想设计了全面的战略和诸多措施、方法。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措施是,国内人权保护问题被当作"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因而可以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由安理会授权进行武力干预。但是,武力措施与宪章规定的适用条件,以及与人权保护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在原则上,"保护的责任"机制不应确立和实施武力强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的责任” 国际和平与安全 武力措施 人权保护 《联合国宪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罪的国内立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有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92,共7页
战争罪是在战争或者武装冲突中发生的违反战争法规、严重侵犯人权的罪行。战争罪主要是国际法上的罪行,但国内法院也承担着追究战争罪罪犯刑事责任的重要任务。将我国缔结的国际公约里规定的战争罪转化为国内刑法上的犯罪,是我国作为缔... 战争罪是在战争或者武装冲突中发生的违反战争法规、严重侵犯人权的罪行。战争罪主要是国际法上的罪行,但国内法院也承担着追究战争罪罪犯刑事责任的重要任务。将我国缔结的国际公约里规定的战争罪转化为国内刑法上的犯罪,是我国作为缔约国应当履行的条约义务。但我国《刑法》只有第446条和第448条规定的两个犯罪才基本符合国际法对于战争罪的定义。我国《刑法》应当专章设立“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使其包括战争罪等核心罪行,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刑事管辖权,有效地避免我国公民受到国际刑事法庭的审判,以便享受《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补充管辖原则提供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罪 国内立法 必要性 模式 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组织与世界秩序——为联合国成立50周年而作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鲁直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63,共7页
国际组织是一定的世界秩序的产物,又是为维护这种秩序而存在的。 联合国是以雅尔塔协议体系为基础并以维护这一体系为目标,在安理会中赋予5大国以否决权,实行“大国一致”方针,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联合国因两极... 国际组织是一定的世界秩序的产物,又是为维护这种秩序而存在的。 联合国是以雅尔塔协议体系为基础并以维护这一体系为目标,在安理会中赋予5大国以否决权,实行“大国一致”方针,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联合国因两极格局的制约,作为是很有限的。 现在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也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进行改革和加强。需要从建立和维护一定的世界秩序的角度,来规划和考虑这一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秩序 《联合国宪章》 政治性国际组织 国际和平与安全 安理会 主权国家 两极格局 维也纳体系 雅尔塔体系 维和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组织: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错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志洲 《国际论坛》 1999年第1期18-23,共6页
关键词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 联合国组织 《联合国宪章》 集体安全 国际法 《宪章》 和平与安全 国际组织 国际无政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泽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70,共5页
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杨泽伟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patrern,Internationalstructure)一般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等)之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杨泽伟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patrern,Internationalstructure)一般是指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等)之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格局的演变 国际组织 雅尔塔格局 《联合国宪章》 国际关系 维也纳会议 《凡尔赛和约》 资本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