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面向全空域覆盖阵列的和差比幅测角跟踪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谢伟 陈颖 +3 位作者 杨龙 王娜 袁田 王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1-1057,共7页
针对和差比幅方法在全空域相控阵系统应用扩展中出现的辅助波束指向计算、角度估计问题,分别给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坐标系的指向计算方法和一种基于方向图高斯拟合的目标角度解算方法,并针对角度跟踪滤波环节的角误差向量估计方法进行了优... 针对和差比幅方法在全空域相控阵系统应用扩展中出现的辅助波束指向计算、角度估计问题,分别给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坐标系的指向计算方法和一种基于方向图高斯拟合的目标角度解算方法,并针对角度跟踪滤波环节的角误差向量估计方法进行了优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面向子阵化全空域阵列,和差比幅方法表现出了优越的差波束性能,且在和差比相方法跟踪失效的条件下,该方法仍然能够实现优于0.1倍波束宽度的角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空域相控阵 单脉冲测角 角误跟踪 和差比 高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紧凑型和差比较器的设计
2
作者 王霄 李春野 樊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X波段的紧凑型和差比较器,其设计采用矩形同轴线形式。通过对实物的测试结果看出:该和差比较器在1 GHz的工作频带宽度内各端口电压驻波比不大于1.25,幅度不平衡度不大于0.2 dB,相位偏差不大于±3°;同时,其结...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X波段的紧凑型和差比较器,其设计采用矩形同轴线形式。通过对实物的测试结果看出:该和差比较器在1 GHz的工作频带宽度内各端口电压驻波比不大于1.25,幅度不平衡度不大于0.2 dB,相位偏差不大于±3°;同时,其结构紧凑,易于工程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差比较器 矩形同轴线 紧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改进方法
3
作者 陈家瑞 高鹏 +1 位作者 王志鹏 熊俊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相控阵雷达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对目标跟踪测量时,当跟踪波束远离方位、俯仰法线时,和差波束在阵面坐标系内会出现展宽、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相控阵雷达和差测角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 相控阵雷达采用单脉冲和差波束对目标跟踪测量时,当跟踪波束远离方位、俯仰法线时,和差波束在阵面坐标系内会出现展宽、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相控阵雷达和差测角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利用相控阵雷达波束在正弦空间坐标系内不随扫描角变化的特点,在正弦空间坐标系内进行和差测角得到目标偏差,结合正弦空间坐标系内波束指向值,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目标在阵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相控阵雷达单脉冲和差测角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和差测角 正弦空间 测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对称性的超宽带八端口和差器设计
4
作者 黄洁瑜 谢军伟 张旭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和差器在雷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文中首先对八端口和差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端口准对称性的新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证。在端口准对称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超宽带八端口和差器的整体设计方案,使多个设计参数简化为一... 和差器在雷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文中首先对八端口和差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端口准对称性的新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证。在端口准对称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超宽带八端口和差器的整体设计方案,使多个设计参数简化为一个设计参数,极大地简化了八端口和差器的设计。实际加工了一款基于双面平行带线的超宽带八端口和差器,中心频率为3 GHz,工作频率为1.5 GHz~4.5 GHz(-10 dB以下),相对带宽为100%,相位误差在±4°以内。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相符,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口准对称性 八端口和差 整体设计方案 HFS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脉冲雷达和差通道多普勒估计的前视成像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悦丽 马萌恩 +1 位作者 赵崇辉 周智敏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单脉冲测角技术用于扫描雷达前视成像可有效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但单个脉冲对同分辨单元多目标测角时会发生角闪烁现象,造成图像模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脉冲雷达和差通道多普勒估计的前视成像算法,利用目标和平台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的... 单脉冲测角技术用于扫描雷达前视成像可有效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但单个脉冲对同分辨单元多目标测角时会发生角闪烁现象,造成图像模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脉冲雷达和差通道多普勒估计的前视成像算法,利用目标和平台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梯度差异实现同分辨单元内不同方向目标的分离,然后在多普勒域采用和差比幅测角(SDAC)技术测量目标的方位角,完成能量投影。为提高测角精度,进一步提出了采用调频Z变换(CZT)重建和差多普勒估计并进行比幅测角的算法。点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前斜视方向具有分离多目标的能力,对实测数据成像结果验证了基于CZT的成像算法相比传统算法能显著提高对场景成像的轮廓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前视成像 和差比幅测角 调频Z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特征和差直方图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云龙 袁浩 +1 位作者 张晴晴 齐国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71-174,共4页
识别苹果病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成果对大面积苹果病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苹果常见的3种叶部病害,提出一种基于颜色特征和差直方图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mean-shift图像分割算法分割病害叶片图像的病斑,... 识别苹果病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成果对大面积苹果病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苹果常见的3种叶部病害,提出一种基于颜色特征和差直方图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mean-shift图像分割算法分割病害叶片图像的病斑,然后计算病斑的颜色特征和差直方图作为病害的分类特征。该特征不仅反映病斑图像的灰度统计信息,还反映病斑图像的空间特征和灰度的渐变度,而且对病斑图像的光照、平移、旋转具有不变性。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识别病害类型。在3种常见苹果叶部病害叶片图像数据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苹果常见的叶部病害,平均识别率高达96%以上。该方法为苹果病害的智能诊断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病害识别 病害叶片 特征提取 颜色特征和差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子阵级和差多波束测角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操 陈昊 +1 位作者 何学辉 杨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5,43,共8页
针对大型相控阵多目标单脉冲测角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和差多波束在子阵级实现多目标测向的方法.首先,通过合并阵元输出降低系统复杂度;其次,通过多套子阵级仅相位导向矢量和对称取反方式实现和差多波束;最后,只需获得方位及俯仰维法线斜... 针对大型相控阵多目标单脉冲测角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和差多波束在子阵级实现多目标测向的方法.首先,通过合并阵元输出降低系统复杂度;其次,通过多套子阵级仅相位导向矢量和对称取反方式实现和差多波束;最后,只需获得方位及俯仰维法线斜率,就可估计任意指向波束内的目标二维偏角.与子阵级四指向和差测角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测角精度高和实现简单的优点.实测和仿真数据处理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测角 和差 多波束形成 子阵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阵列降维-和差多波束形成的联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晨伟 陶海红 +1 位作者 王莹 吕红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9-525,共7页
大型、超大型相控阵列由于具有高增益、指向性强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具有抗干扰、波束切换灵活等优点,而基于大型全阵列数字波束形成需要庞大馈电网络与接收/发射通道而面临高成本、低实时性等缺点.针对此,本文提... 大型、超大型相控阵列由于具有高增益、指向性强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具有抗干扰、波束切换灵活等优点,而基于大型全阵列数字波束形成需要庞大馈电网络与接收/发射通道而面临高成本、低实时性等缺点.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阵列的阵列降维-和差数字多波束形成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对大型阵列采用模拟和数字联合和差多波束形成,通过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和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子阵划分优化和子阵级与阵元级的和差联合加权逼近优化,保证在模拟子阵方向图内无栅瓣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好的和差波束主副比及差波束零陷深度,且增益损失较小.最后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超大型阵列 阵列降维 智能优化算法 和差多波束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测角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振球 崔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6-731,共6页
根据二维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系统实现结构,分析和仿真了天线-和差器、和差器、通道处理3部分电路的不理想对测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线-和差器的幅度不一致影响测角大小,相位不一致影响测角大小和测角极性;和差器阻抗不匹配影响测角... 根据二维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系统实现结构,分析和仿真了天线-和差器、和差器、通道处理3部分电路的不理想对测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线-和差器的幅度不一致影响测角大小,相位不一致影响测角大小和测角极性;和差器阻抗不匹配影响测角大小和极性;通道处理电路幅度不一致影响测角大小,相位不一致影响测角极性.在不理想因素中,天线-和差器相位不一致对测角性能的影响最小,天线-和差器幅度不一致以及和差器阻抗不匹配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相位和差 三通道不一致 魔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体玲 李兴国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2,21,共3页
单脉冲雷达因其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对于接收支路要求不太严格的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更是备受青睐。文中从四喇叭天线的位置坐标关系,详细分析了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以及三通... 单脉冲雷达因其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对于接收支路要求不太严格的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更是备受青睐。文中从四喇叭天线的位置坐标关系,详细分析了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以及三通道幅相不一致性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相应的仿真,为工程实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另外,该分析方法还具有一般性,即也可应用于单个平面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振幅和差 三通道 不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差数字鉴相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梅国 周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1期28-29,95,共3页
分析了单脉冲跟踪雷达和差通道相位差及I、Q不正交性对角误差信号符号判别的影响。假设和差通道相位差为θ,I、Q不正交性相位差为φ,则当θ+ φ< π/2时,和差数字鉴相角误差信号符号判别正确,说明和差通道相位不一致性及I。
关键词 单脉冲跟踪雷达 和差通道 相位 角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宽带平面和差网络 被引量:6
12
作者 俞忠武 王光明 俞志英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环形电桥结构的宽带平面和差网络。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微带/槽线转换结构,然后将该结构引入到传统的环形电桥结构中,优化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环形电桥,最后采用四个改进的环形电桥构建了双平面和差网络。测试结...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环形电桥结构的宽带平面和差网络。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微带/槽线转换结构,然后将该结构引入到传统的环形电桥结构中,优化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环形电桥,最后采用四个改进的环形电桥构建了双平面和差网络。测试结果表明:在4.05~7.425GHz的频率范围内,八个端口的驻波均小于2,输入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均在20dB以上,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0dB,和端口的插入损耗小于0.5dB,差端口的零值深度小于-30dB。该和差网络具有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在宽频带单脉冲雷达天馈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槽线转换 环形电桥 平面和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波束夹角对和差单脉冲测角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雷剑梅 陈世勇 陈旻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26-30,共5页
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一直以其高精度著称,但测角范围的狭窄限制了其应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在中频或基带利用软件实现单脉冲测角成为可能。只要处理能力足够,软件单脉冲系统中的单元波束指向是可以单独控制的。通过讨... 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一直以其高精度著称,但测角范围的狭窄限制了其应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在中频或基带利用软件实现单脉冲测角成为可能。只要处理能力足够,软件单脉冲系统中的单元波束指向是可以单独控制的。通过讨论使和差单脉冲比有意义的条件,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单元波束的夹角,可以改变单脉冲系统的测角范围和精度。本文通过对一个单元间距为二分之一波长的均匀线阵的仿真,分析了单元波束夹角的变化对测角范围和精度的影响,以及在被测目标位于不同角度时这种影响的大小程度,给出的结论能够帮助提高单脉冲系统的测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和差单脉冲 单元波束夹角 测角范围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脉冲环焦天线和差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臻 吕善伟 姜新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分析了单脉冲环焦天线差通道性能较差的原因 ,推荐了适用的和差口径分布函数 ,得出了所需馈源差方向图计算式 ,提出了和差性能一体化设计步骤 .为了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以 3.5m变极化赋形单脉冲环焦天线为例 ,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修改设... 分析了单脉冲环焦天线差通道性能较差的原因 ,推荐了适用的和差口径分布函数 ,得出了所需馈源差方向图计算式 ,提出了和差性能一体化设计步骤 .为了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以 3.5m变极化赋形单脉冲环焦天线为例 ,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修改设计 ,使“和差矛盾”由 6.5dB减为 4.2dB ,差方向图分离角由 1 .9°降为 1 .4° .因此 ,使用特殊设计的单脉冲馈源可望将归一化差斜率提高到 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环焦天线 单脉冲天线 方向图 口面效率 和差通道 双反射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差直方图的岩屑纹理分析与分类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晓明 李文东 +3 位作者 慈兴华 张卫 王东强 郑荣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4,共6页
随着PDC钻头的推广使用,传统的岩屑录井方法已难以分析如此细小的岩屑。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岩屑分类识别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和差直方图统计方法对岩屑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和提取,接着运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此... 随着PDC钻头的推广使用,传统的岩屑录井方法已难以分析如此细小的岩屑。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岩屑分类识别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和差直方图统计方法对岩屑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和提取,接着运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此统计特征提取方法对于大部分岩屑可以很好地获取其主要特征,并最终取得理想的识别结果。此技术的发展将提高现场录井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 岩性 和差直方图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平面和差网络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俞忠武 张国华 盛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8,共4页
针对传统的八端口双平面和差网络存在对交叉差端口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七端口双平面和差网络结构。该网络由三个平面魔T和一个Wilkinson功分器组成,运用微波网络理论,推导了该网络的S参数矩阵,从理论上证明了网络结构设计的正... 针对传统的八端口双平面和差网络存在对交叉差端口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七端口双平面和差网络结构。该网络由三个平面魔T和一个Wilkinson功分器组成,运用微波网络理论,推导了该网络的S参数矩阵,从理论上证明了网络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基于该网络结构,采用三枝节分支线耦合器、宽带90°移相器和Wilkinson功分器构建了一种七端口宽带双平面和差网络,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在2.22 GHz^3.90 GHz的频段内,具有良好的传输、隔离以及和差运算特性。该网络结构避免了交叉差端口,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在双平面单脉冲天线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差网络 双平面 七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位置误差下外辐射源雷达三维定位代数解算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左燕 周夏磊 蒋陶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5-562,共8页
机载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部署在飞机上的观测站传感器位置无法精确获知,观测站位置误差将严重影响目标定位精度。对此,该文提出一种观测站位置误差下多基外辐射源雷达3维定位代数解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辅助变量将非线性双基距离和差(B... 机载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部署在飞机上的观测站传感器位置无法精确获知,观测站位置误差将严重影响目标定位精度。对此,该文提出一种观测站位置误差下多基外辐射源雷达3维定位代数解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辅助变量将非线性双基距离和差(BRD)观测方程进行线性化,构造伪线性目标估计模型。然后将观测站位置量测噪声的统计特性融入定位算法,提出一种改进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算法实现观测站位置误差下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最后推导了克拉美罗下界(CRLB)和算法的理论误差。仿真结果显示,在适中的BRD量测误差和观测站位置误差下,所提算法的目标定位性能能够达到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观测站位置误 双基距离和差(BRD) 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差DOA矩阵法抗拖曳诱饵干扰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湘霖 刘琪 吕晖 《航空兵器》 2017年第3期47-52,共6页
通过建立和差单脉冲天线的阵列流型矩阵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有效的和差DOA矩阵算法,用于雷达型空空导弹对抗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应用需求。该算法能够在接近真实作战的场景下,有效完成对目标与诱饵的分辨与测量任务。数字仿真实验验... 通过建立和差单脉冲天线的阵列流型矩阵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有效的和差DOA矩阵算法,用于雷达型空空导弹对抗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应用需求。该算法能够在接近真实作战的场景下,有效完成对目标与诱饵的分辨与测量任务。数字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和差单脉冲天线 拖曳诱饵 DOA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跟踪和差模任意双极化微波网络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日荣 李渠塘 +2 位作者 李景春 刘鹏程 邸英杰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33,共6页
提出一种新微波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可以使和模与差模同时得到任意相正交的双极化(双圆、双椭圆和双线),也可以使天线和差模极化与任意极化信标实现极化匹配并同时进行天线对信标的自跟踪。这在与多星配用的地球站天线或侦察对抗中有重要... 提出一种新微波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可以使和模与差模同时得到任意相正交的双极化(双圆、双椭圆和双线),也可以使天线和差模极化与任意极化信标实现极化匹配并同时进行天线对信标的自跟踪。这在与多星配用的地球站天线或侦察对抗中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差 任意极化 微波网络 卫星地面站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测控技术(二):相控阵连续闭环角跟踪的系统误差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嘉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7-1314,共8页
在对机扫天线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精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控阵具有相位敏感度高、电扫伴随着增益和相移变化以及多通道合成、多方向标校等特点,分析了相控阵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讨论了它的误差源及其产生的物理机理,... 在对机扫天线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精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控阵具有相位敏感度高、电扫伴随着增益和相移变化以及多通道合成、多方向标校等特点,分析了相控阵相位和差单脉冲角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讨论了它的误差源及其产生的物理机理,推导出了相应的系统误差表达式,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连续闭环角跟踪 相位和差单脉冲 跟踪精度 电轴漂移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