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民族化和声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梅 王颖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42-143,共2页
本文通过对《春之采》的和声结构分析,论述了四五度叠置结构的和弦手法、二度叠置结构的和弦手法、附加音以及复合功能和弦等民族和声结构在作品中的运用和特点,从和弦结构上说明交响乐民族风格的体现。
关键词 和声结构 交响乐 《春之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音集论 G·珀尔关于十二音和声结构组织的新概念
2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8,共9页
20世纪以来的各种远离传统调性思维的非调性音乐,普遍存在着和声的组织问题。即使对音高材料进行有意识控制并获得高度结构力的“十二音音乐”,也不能例外。长期以来,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产生了许多成果,美国作曲家、理论家乔治... 20世纪以来的各种远离传统调性思维的非调性音乐,普遍存在着和声的组织问题。即使对音高材料进行有意识控制并获得高度结构力的“十二音音乐”,也不能例外。长期以来,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产生了许多成果,美国作曲家、理论家乔治·珀尔的《十二音调性》,便是其中令人注目的文献之一。本文通过理论推理和实例分析,对珀尔理论中涉及和声组织问题的“循环音集”和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珀尔 和声结构组织 循环音集 音程循环 反演互补 同质音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湘作品的纯五度复合和声结构特点
3
作者 赵兴元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8-143,共6页
金湘先生创造性运用的纯五度复合和声结构是和声民族化进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结构中多样化的调式运用、独特的声部连接、种类繁多的音高组织形态、独树一帜的序进逻辑、丰富的和弦类型,充分展示了金湘作品的纯五度复合和声结构的创作... 金湘先生创造性运用的纯五度复合和声结构是和声民族化进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结构中多样化的调式运用、独特的声部连接、种类繁多的音高组织形态、独树一帜的序进逻辑、丰富的和弦类型,充分展示了金湘作品的纯五度复合和声结构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这些创作手法实现了本土作曲技法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统一,为促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五度 复合和声结构 金湘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张朝钢琴作品民族化的和声语言——以钢琴作品集《中国旋律》20首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张朝的钢琴作品集《中国旋律》涵括了各地家喻户晓的民歌20首,充分体现了张朝追求民族性与个性结合的创作思想及本真自然的音乐风格。究其成功因素,主要是致力于先生丰富、精辟、严谨、朴实的民族化和声语言。本文以张朝的《中国旋律》2... 张朝的钢琴作品集《中国旋律》涵括了各地家喻户晓的民歌20首,充分体现了张朝追求民族性与个性结合的创作思想及本真自然的音乐风格。究其成功因素,主要是致力于先生丰富、精辟、严谨、朴实的民族化和声语言。本文以张朝的《中国旋律》20首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和声结构、和声逻辑、和声层次以及和声色彩几个方面如何民族化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朝 钢琴作品 和声结构 和声逻辑 和声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善德钢琴作品的和声语言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2-98,共7页
文章以丁善德的 18部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 ,对其和声结构、和声语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关键词 丁善德 钢琴作品 和声结构 和声语汇
全文增补中
八十年代流行音乐调性语言的演变及其深层结构研究
6
作者 郭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3,共9页
基于当前国内流行音乐研究较少关注音乐本体分析这一现状,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颇具影响的流行音乐流派(Genre)——抒情歌曲、"西北风"歌曲及崔健摇滚乐为研究对象,拟采用申克分析法,对部分代表作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证明该方... 基于当前国内流行音乐研究较少关注音乐本体分析这一现状,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颇具影响的流行音乐流派(Genre)——抒情歌曲、"西北风"歌曲及崔健摇滚乐为研究对象,拟采用申克分析法,对部分代表作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证明该方法对于流行音乐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发掘在特定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流派音乐形态层面的调性语言及深层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文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八十年代 申克分析法 调性语言 和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