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和声特征研究——以平果哈嘹《时逢好年景》与马山三顿欢《孤苦吟》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戴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旋律形态、调式体系、结构特征的本体分析研究,并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平果县哈嘹二声部民歌《时逢好年景》和马山县三顿欢三声部民歌《孤苦吟》为实例,从和声音程、和声色彩上研究...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旋律形态、调式体系、结构特征的本体分析研究,并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平果县哈嘹二声部民歌《时逢好年景》和马山县三顿欢三声部民歌《孤苦吟》为实例,从和声音程、和声色彩上研究其和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
平果哈嘹
马山三顿欢
和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声特征)——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荻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166,共4页
文章通过对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声特征)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曲家独有的个人风格及在演奏中理性的诠释;加深我们对哈恰图良和这部协奏曲的认识及学习。因此本文将专门以这部钢琴作品为对象,从音乐分析及...
文章通过对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声特征)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曲家独有的个人风格及在演奏中理性的诠释;加深我们对哈恰图良和这部协奏曲的认识及学习。因此本文将专门以这部钢琴作品为对象,从音乐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角度,透过和声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位音乐伟人钢琴作品的关注,并能对其作品的教学、演奏起到参考作用,同时期盼着哈恰图良的音乐作品能被我们认识,接受和喜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特征
哈恰图良
钢琴协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肖邦夜曲和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孙祖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作为音乐形式发展的突破口,肖邦在夜曲创作中采用的和声手法代表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及技术手法,丰富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的和声语汇,为钢琴音乐创作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例肖邦早期创作的夜曲《...
作为音乐形式发展的突破口,肖邦在夜曲创作中采用的和声手法代表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及技术手法,丰富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的和声语汇,为钢琴音乐创作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例肖邦早期创作的夜曲《降E大调夜曲》,对作品的和声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揭示出肖邦夜曲创作的和声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夜曲
和声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解读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创用的“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是欧洲音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李斯特共写有13部交响诗,这些作品为“交响诗”这一新的音乐体裁的确立奠定了基石。在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中,《前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
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创用的“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是欧洲音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李斯特共写有13部交响诗,这些作品为“交响诗”这一新的音乐体裁的确立奠定了基石。在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中,《前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在作曲技法上,特别在和声技术上所表现出的风格特征,具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意义。文中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解读,主要包括:和声的基本逻辑特征,转调手法的主要特点,近现代和声思维的前探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交响诗
《前奏曲》
和声特征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和声特征研究——以平果哈嘹《时逢好年景》与马山三顿欢《孤苦吟》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戴伟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47,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旋律形态、调式体系、结构特征的本体分析研究,并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平果县哈嘹二声部民歌《时逢好年景》和马山县三顿欢三声部民歌《孤苦吟》为实例,从和声音程、和声色彩上研究其和声的特征。
关键词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
平果哈嘹
马山三顿欢
和声特征
分类号
J614.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声特征)——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荻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166,共4页
文摘
文章通过对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声特征)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曲家独有的个人风格及在演奏中理性的诠释;加深我们对哈恰图良和这部协奏曲的认识及学习。因此本文将专门以这部钢琴作品为对象,从音乐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角度,透过和声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位音乐伟人钢琴作品的关注,并能对其作品的教学、演奏起到参考作用,同时期盼着哈恰图良的音乐作品能被我们认识,接受和喜欢。
关键词
和声特征
哈恰图良
钢琴协奏曲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肖邦夜曲和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孙祖洪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文摘
作为音乐形式发展的突破口,肖邦在夜曲创作中采用的和声手法代表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及技术手法,丰富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的和声语汇,为钢琴音乐创作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例肖邦早期创作的夜曲《降E大调夜曲》,对作品的和声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揭示出肖邦夜曲创作的和声艺术手法。
关键词
肖邦
夜曲
和声特征
分析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解读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平
机构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文摘
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创用的“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是欧洲音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李斯特共写有13部交响诗,这些作品为“交响诗”这一新的音乐体裁的确立奠定了基石。在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中,《前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在作曲技法上,特别在和声技术上所表现出的风格特征,具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意义。文中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解读,主要包括:和声的基本逻辑特征,转调手法的主要特点,近现代和声思维的前探等内容。
关键词
李斯特
交响诗
《前奏曲》
和声特征
认知
Keywords
Ferencz Liszt (1811-1886), Symphonic Poem, Les Preludes (1856), harmonic feature, cognition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和声特征研究——以平果哈嘹《时逢好年景》与马山三顿欢《孤苦吟》为例
戴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声特征)——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研究
金荻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肖邦夜曲和声特征分析
孙祖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解读
何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