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音乐软件在和声教学中的效益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4,共2页
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计算机音乐软件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可行性的教学手段。其中,音乐教学软件Tonica能够化解传统和声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其他丰富多彩的计算机音乐软件与Tonica并用,能够更好地辅助和声教学。这些软件从... 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计算机音乐软件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可行性的教学手段。其中,音乐教学软件Tonica能够化解传统和声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其他丰富多彩的计算机音乐软件与Tonica并用,能够更好地辅助和声教学。这些软件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软件 和声教学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和声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向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高师和声教学除了加强四部和声教学外 ,还应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如键盘和声、钢琴伴奏写作、和声分析、民族调式的和声以及通俗音乐的和声内容等 ,同时注意与视唱练耳。
关键词 高师 和声教学 改革 教学内容 键盘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声教学中的和弦认知——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例
3
作者 姜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对和弦及和声语汇的认知程度,是和声学习成果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习者对和声规则的"一知半解"是导致其在和声写作中"生搬硬套"、割裂音乐内部逻辑联系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将深入思考并探究和声写作练习的真... 对和弦及和声语汇的认知程度,是和声学习成果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习者对和声规则的"一知半解"是导致其在和声写作中"生搬硬套"、割裂音乐内部逻辑联系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将深入思考并探究和声写作练习的真正目的及意义,并以此为前提展开对和声写作练习过程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历史继承性的探究与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和声写作 和声教学 和弦认知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伦·福特的“和声轴”及其和声教学的新方法——《调性和声的概念与应用》一书评介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爱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9-68,共10页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的《调性和声的概念与应用》一书初版于1962年,此后几经修改、补充,迄今共再版三次。书中有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方法更新了以往的和声教科书对于调性和声的概念,如“和声轴”概念的提出,只承认构成调... 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的《调性和声的概念与应用》一书初版于1962年,此后几经修改、补充,迄今共再版三次。书中有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方法更新了以往的和声教科书对于调性和声的概念,如“和声轴”概念的提出,只承认构成调性和声基础的两个“主要三和弦”(Ⅰ、Ⅴ),不同意“正三和弦”(Ⅰ、Ⅳ、Ⅴ)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和弦 调性和声 和声教学 和声基础 声轴 新方法 自然音 线性结构 概念 和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础和声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5
作者 戴树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8年第2期77-86,共10页
和声是作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音乐演唱、演奏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声学》这门科学,有它本身的规律。本文着重探讨自己在和声教学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和弦连接 声部 练习 移调 调号 和声教学 二度 和声语汇 和声分析 四部和声 减三和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础和声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6
作者 戴树屏 《南艺学报》 1978年第2期77-86,共10页
和声是作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音乐演唱、演奏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声学》这门科学,有它本身的规律。本文着重探讨自己在和声教学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和声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声教学,往往... 和声是作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音乐演唱、演奏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声学》这门科学,有它本身的规律。本文着重探讨自己在和声教学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和声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声教学,往往是从和弦与和弦连接开始。对于一首完整乐曲(歌曲)的和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连接 练习 移调 调号 和声教学 二度 和声语汇 和声分析 四部和声 减三和弦 声部 和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曲中和声的半音化设计与教学研究——评《和声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兴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7-127,共1页
优秀音乐作品要求创作者具备高水平作词作曲能力,其中,作曲水平更是影响整个音乐作品基调,所以音乐创作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作曲能力。和声是创作全新音乐的必备因素,也是培养作曲者创新思维能力、多声部写作能力的关键基础课程。为此,... 优秀音乐作品要求创作者具备高水平作词作曲能力,其中,作曲水平更是影响整个音乐作品基调,所以音乐创作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作曲能力。和声是创作全新音乐的必备因素,也是培养作曲者创新思维能力、多声部写作能力的关键基础课程。为此,本文将结合《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何平编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深入分析和声的半音化设计,探究和声教学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和声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部写作 半音化 作曲者 和声教学 何平 音乐创作 和声写作 理论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音乐系统在高等音乐院校和声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2期51-53,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发展。电脑音乐系统的不断完善及其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既为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带采了机遇,音乐理论课教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发展。电脑音乐系统的不断完善及其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既为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带采了机遇,音乐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新世纪高校和声课教学如何充分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和相关软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拓宽教学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探索音乐理论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如何适应21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音乐院校 和声教学 电脑音乐系统 应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学媒体在和声共同课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晓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科技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现代教学方法科技性的特征更为鲜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科技性代表了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根据笔者在和声共... 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科技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现代教学方法科技性的特征更为鲜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科技性代表了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根据笔者在和声共同课教学实践中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体会,对现代教学媒体在和声共同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以期进一步改进和声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学媒体 和声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惟进教授等参加第二届“北京现代音乐节”暨第三届“全国和声理论与教学研讨会”
10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4期112-112,共1页
2005年5月27日至3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与理论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北京现代音乐节”暨第三届“全国和声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我院乔惟进教授和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应邀参加... 2005年5月27日至3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与理论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北京现代音乐节”暨第三届“全国和声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我院乔惟进教授和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惟进 第二届 “北京现代音乐节” 第三届 “全国和声理论与教学研讨会” 2005年 南京艺术学院 专题发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莱斯特《调性和声》“自然音体系”部分的评介
11
作者 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6-77,共2页
近年来,随着音乐分析的发展,其中一些分析方法便被引入到和声教学中。J·莱斯特(Joel.Lester)所著的《调性和声》(Harmonyin Tonal Music)就是这样一本很有特点的和声教材。该扣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运用申克尔分析方法的基... 近年来,随着音乐分析的发展,其中一些分析方法便被引入到和声教学中。J·莱斯特(Joel.Lester)所著的《调性和声》(Harmonyin Tonal Music)就是这样一本很有特点的和声教材。该扣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运用申克尔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把和声理论与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学习局部的和弦序进,而难以把握宏观和声运动轨迹的缺陷,这就是该书与我们所见到的其他和声教材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教学 调性 评介 体系 自然 音乐分析 和声理论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和声教材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我校祁光路教授出任高师和声教材主编
12
作者 钟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60-160,共1页
今年12月2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和声教学与建设研讨会,高等师范院校和声学通用教材首次编委会。我校音乐系祁光路教授出任这套全国高师通用的声学教材主编,并在这次会议上详细阐述这套教材的编纂构想。祁光路教授这几年来... 今年12月2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和声教学与建设研讨会,高等师范院校和声学通用教材首次编委会。我校音乐系祁光路教授出任这套全国高师通用的声学教材主编,并在这次会议上详细阐述这套教材的编纂构想。祁光路教授这几年来致力于和声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他主编这套丛书的基本构想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桑桐教授首肯,认为这一课题“对高师音乐专业的教改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完成将有效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其它音乐理论课程的发展,进一步对港、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高师音乐专业 和声 基本构想 教材研讨 光路 东南亚地区 和声教学 音乐理论课程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题的实践意义与写作
13
作者 乔惟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9年第2期21-24,共4页
桑桐所著《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有几个很有特色的章节.这些章节的内容与练习题紧密联系创作实践,对学生写作各类作品很有帮助.如“固定旋律的和声变奏写作”、“调式旋律的和声变奏写作”、“旋律华彩的变奏写作”等.既总结了自然... 桑桐所著《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有几个很有特色的章节.这些章节的内容与练习题紧密联系创作实践,对学生写作各类作品很有帮助.如“固定旋律的和声变奏写作”、“调式旋律的和声变奏写作”、“旋律华彩的变奏写作”等.既总结了自然音体系的和声手法,又使得各种和弦外音的应用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创作.为变奏曲的和声配置与装饰性变奏曲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意义 创作构思 低音部 音乐形象 和声进行 创作实践 歌唱性 处理方法 和声教学 固定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