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和声分析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振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无论是钢琴演奏还是钢琴教学都不是一件简单工作 ,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许多理论值得探索。其中和声分析是重要环节之一 ,是圆满的完成钢琴学习。
关键词 和声分析 和声风格 作品风格 作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声》共同课教学中和声分析的思维与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和声》共同课是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众多共同课中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对象是除作曲专业之外的其他非作曲专业学生。和声分析是其学习的任务之一。《和声》共同课教学中的和声分析,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赏、读谱等过程,了... 《和声》共同课是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众多共同课中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对象是除作曲专业之外的其他非作曲专业学生。和声分析是其学习的任务之一。《和声》共同课教学中的和声分析,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赏、读谱等过程,了解音乐作品中和声进行的逻辑,借助分析手段,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体会音乐作品的美感。针对不同专业的《和声》共同课学生,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自觉地系统分析音乐作品?这是文章进行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 共同课教学 和声分析 系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民古筝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朴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114,共3页
王建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他为我国现代古筝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所创作的古筝音乐作品都根植于传统,取材于民间,并结合了现代西方作曲技术,将时代性与民族性融为一体。在王建民先生筝乐的创作中,他不断地实践与创新... 王建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他为我国现代古筝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所创作的古筝音乐作品都根植于传统,取材于民间,并结合了现代西方作曲技术,将时代性与民族性融为一体。在王建民先生筝乐的创作中,他不断地实践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和声语汇。本文通过其不同作品来着重分析王建民古筝音乐中的和声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民 古筝作品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忠镕早期艺术歌曲和声分析
4
作者 刘奎民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8-120,共3页
罗忠镕是中国当代较有影响力和成就的作曲家。艺术歌曲的创作是他音乐创作的主要方面。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罗忠镕将中国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分风格。
关键词 罗忠镕 艺术歌曲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的属和弦与调性的“黑洞”──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向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通过对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试阐明其和声在调性思维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瓦格纳的和声手法,以说明调性思维中的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调的清晰与模糊诸方面在历史中的发... 本文通过对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试阐明其和声在调性思维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瓦格纳的和声手法,以说明调性思维中的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调的清晰与模糊诸方面在历史中的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瓦格纳 属和弦 和声分析 调性关系 主和弦 调性游移 半音化 调性思维 不协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部和声到钢琴伴奏写作的桥梁——谈和声分析的手段与作用
6
作者 吕振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7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和声问题由于时间与篇幅以及高等师范和声学教学程度的关系、只停留在传统和声学的阶段.钢琴伴奏写作中的附加音和弦、以及一些属于高级和声写作及多部(四部以上)和声写作的分析在此就不一一提及.(一)和声学是研究旋律...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和声问题由于时间与篇幅以及高等师范和声学教学程度的关系、只停留在传统和声学的阶段.钢琴伴奏写作中的附加音和弦、以及一些属于高级和声写作及多部(四部以上)和声写作的分析在此就不一一提及.(一)和声学是研究旋律与和声的多声部关系的学问之一,是研究和弦与和弦外音的多音结合及其在作曲中实际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就高等师范的和声学教学特点来看,高师和声学教学主要由讲授四部和声的写作与钢琴伴奏的写作两大内容构成.四部和声是音乐作品中最常用的声部组合方式,是分部和声中最基本的形式.四部和声的写作则是和声学学习的基本练习方式,是既能保证各声部的独立性,又能维持和声丰满的最为精练的写作技巧锻炼.如何把作为基本练习的四部和声写作与作为音乐作品中自由织体的钢琴伴奏写作有机而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个课题历来是高等师范和声学教学中不易处理的问题.在四部和声写作向钢琴伴奏写作转换的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我们所忽视的手段——和声分析,这是分部织体与自由织体之间转接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伴奏 四部和声写作 和声分析 和声节奏 和弦序进 和弦外音 和声内涵 高等师范 和声 音乐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安伦钢琴作品多样化和声结构分析
7
作者 金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0,共3页
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经历了一个从青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创作出了属于中国特有的民族钢琴音乐风格。"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已经成为每住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其中,现代作曲家黄安伦就是这样的一位作曲家。他在创... 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经历了一个从青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创作出了属于中国特有的民族钢琴音乐风格。"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已经成为每住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其中,现代作曲家黄安伦就是这样的一位作曲家。他在创作中一直坚持着"作为中国作曲家,要为中国人创作音乐,要坚守中国风格。"本文就从几部钢琴作品中来分析作曲家黄安伦在和声运用上的民族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安伦 钢琴音乐创作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夫《第二新疆组曲》和声技法分析
8
作者 李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石夫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了歌曲、舞剧、歌剧、交响乐、钢琴作品等体裁。新疆风格音乐作品在其音乐成就中占有重要比重。三部新疆组曲是其代表作。其中,《第二新疆组曲》创作于1976年... 石夫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了歌曲、舞剧、歌剧、交响乐、钢琴作品等体裁。新疆风格音乐作品在其音乐成就中占有重要比重。三部新疆组曲是其代表作。其中,《第二新疆组曲》创作于1976年,荣获"87上海‘中西杯'国际钢琴创作与演奏比赛"三等奖。《第二新疆组曲》由《塔里木人》、《D弦上的歌》、《夜曲》和《鹰笛之舞》四个乐章组成。本文将立足曲谱文本,对其中和声运用进行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夫 第二新疆组曲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声教学中的和弦认知——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例
9
作者 姜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对和弦及和声语汇的认知程度,是和声学习成果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习者对和声规则的"一知半解"是导致其在和声写作中"生搬硬套"、割裂音乐内部逻辑联系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将深入思考并探究和声写作练习的真... 对和弦及和声语汇的认知程度,是和声学习成果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习者对和声规则的"一知半解"是导致其在和声写作中"生搬硬套"、割裂音乐内部逻辑联系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将深入思考并探究和声写作练习的真正目的及意义,并以此为前提展开对和声写作练习过程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历史继承性的探究与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和声写作 和声教学 和弦认知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晓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5-157,共3页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占据着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到古典主义时期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积极昂扬、清新质朴。莫扎特具备高超的创作才能,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性...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占据着首屈一指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到古典主义时期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积极昂扬、清新质朴。莫扎特具备高超的创作才能,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性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时期的和声、风格及人文情怀的分析为切入,力求挖掘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精益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钢琴奏鸣曲 创作手法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七种角色的主题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管弦乐的代表作,也是全世界古典音乐爱好者们入门的必听曲目,听众无不为作曲家给这个在成人眼里看似幼稚的故事所创作的如此出色的音乐而赞叹。从专业角度来看,音乐之所以精彩,和声在其中起到了不可...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管弦乐的代表作,也是全世界古典音乐爱好者们入门的必听曲目,听众无不为作曲家给这个在成人眼里看似幼稚的故事所创作的如此出色的音乐而赞叹。从专业角度来看,音乐之所以精彩,和声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和声角度,针对作品中的7个音乐主题进行分析,并初步探寻作曲家的和声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与狼 角色主题 和声分析 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民族风格和声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彦霏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3,共8页
权吉浩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打破了东西方音乐在钢琴创作中融合的障碍,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的里程碑之一,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此作品的和... 权吉浩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打破了东西方音乐在钢琴创作中融合的障碍,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的里程碑之一,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此作品的和声为研究对象,通过五声性元素变化结构和声、四五度叠置结构和声、调式半音体系和声及二度叠置结构和声这四部分的特征,探讨作曲家在创作中如何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以及其对当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的组合 和声分析 五声性 调式半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民族院校音乐系科和声共同课的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奉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07-108,48,共3页
我们在民族院校从事和声学共同课的教学中,常常为下面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即:一、在高等民族院校的器乐、声乐等开设和声共同课的专业,是照搬一般高等音乐院校的呢,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二、我们这门课的现状对于培养学生实际急需的... 我们在民族院校从事和声学共同课的教学中,常常为下面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即:一、在高等民族院校的器乐、声乐等开设和声共同课的专业,是照搬一般高等音乐院校的呢,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二、我们这门课的现状对于培养学生实际急需的和声分析能力必及毕业后面临的一些和声方面的工作任务的实际能力起多少作用?三、近年来,各种有现代特点的作曲技法(包括和声方面的)已越来越多地反映到音乐创作中,民族学生也和其它学生一样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这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民族院校 和声 和声分析能力 民族学生 专业学生 音乐创作 多声音乐 和声 课程结构 表演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b小调钢琴奏鸣曲》分析
14
作者 黄燕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8-161,共4页
本文从整体到细部对《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曲式与和声进行了过细的分析,从而形成本文的特点。
关键词 曲式分析 和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础和声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15
作者 戴树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8年第2期77-86,共10页
和声是作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音乐演唱、演奏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声学》这门科学,有它本身的规律。本文着重探讨自己在和声教学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和弦连接 声部 练习 移调 调号 和声教学 二度 和声语汇 和声分析 四部和声 减三和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础和声教学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16
作者 戴树屏 《南艺学报》 1978年第2期77-86,共10页
和声是作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音乐演唱、演奏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声学》这门科学,有它本身的规律。本文着重探讨自己在和声教学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和声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声教学,往往... 和声是作曲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音乐演唱、演奏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声学》这门科学,有它本身的规律。本文着重探讨自己在和声教学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和声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声教学,往往是从和弦与和弦连接开始。对于一首完整乐曲(歌曲)的和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连接 练习 移调 调号 和声教学 二度 和声语汇 和声分析 四部和声 减三和弦 声部 和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