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亲政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晗 崔存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2-78,共7页
和亲政策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构筑了多元的历史基础。和亲政策延续两千多年,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和亲... 和亲政策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构筑了多元的历史基础。和亲政策延续两千多年,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和亲政策使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沟通日益密切,民族融合更深、更广,有利于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同时,在此过程中,独特的和亲文化得以孕育,积淀了各民族共同珍视和共享的文化符号,汇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亲政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及其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红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4-5,共2页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和平交往的方式很多,而和亲几乎贯穿于民族关系的始终,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拟就汉朝、唐朝、清朝的和亲政策,选取典型事例展开论述,并就其作用和影响进行评价。
关键词 和亲 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入藏 满蒙和亲 作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昭君怨”到“和亲赞”——元代昭君文学作品主题的流变及其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前程 杨剑兵 《语文学刊》 2017年第3期66-73,共8页
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生活尤其是时代政治生活的风向标。元初昭君文学创作以抒写"昭君怨"为中心内容,中后期则一反"昭君怨"格调而大唱"和亲赞"的新声。这与元初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歧视政策而中后期统治者... 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生活尤其是时代政治生活的风向标。元初昭君文学创作以抒写"昭君怨"为中心内容,中后期则一反"昭君怨"格调而大唱"和亲赞"的新声。这与元初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歧视政策而中后期统治者大力施行开明政策从而使民族隔阂逐渐消减多民族逐渐走向融合的政治生态息息相关。由"昭君怨"到"和亲赞"创作主题格调的流变,反映了元代昭君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也曲折地反映了有元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昭君文学 主题流变 昭君怨 和亲 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周“和亲”与隋唐音乐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祝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4期51-54,65,共5页
通过介绍南北朝时北周和突厥“和亲”这一特定历史事件,具体论述了“和亲”对隋唐宫调理论、雅乐燕乐的影响。北周突厥“和亲”是音乐史上一次重要的西乐东渐现象,它使隋唐音乐多姿多彩、绚烂繁盛,也使得中国音乐的“胡乐化”加剧。
关键词 北周 和亲 隋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杜诗管窥唐朝和亲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弘 《杜甫研究学刊》 2005年第3期66-72,共7页
本文对杜甫有关和亲内容的诗歌进行梳理,并从杜诗入手,对唐代的和亲政策及杜诗中所载的和亲之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和亲是唐代绥靖边疆政策的重要内容,而杜甫的和亲诗反映了他对和亲的认识,也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爱国情操和... 本文对杜甫有关和亲内容的诗歌进行梳理,并从杜诗入手,对唐代的和亲政策及杜诗中所载的和亲之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和亲是唐代绥靖边疆政策的重要内容,而杜甫的和亲诗反映了他对和亲的认识,也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爱国情操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唐朝 和亲 回纥 吐蕃 和亲政策 杜诗 边疆政策 爱国情操 忧国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边长策是和亲,白草黄沙满地春——谈王昭君自请出塞和亲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冀 《语文学刊》 2017年第3期43-65,共23页
西汉初年的白登之围的解除秘计是和亲之策的序幕。昭君出塞是由当时的汉、匈形势决定的,是汉和匈奴双方最高领导做出的明智决策,也是符合汉和匈奴双方人民利益的正确决策。自请出塞是昭君人生的伟大转折点,是昭君优秀性格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王昭君 和亲政策 自请出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如何评价西汉“和亲”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肖黎 《北方论丛》 1982年第2期84-87,共4页
关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和亲问题,历来褒贬不一。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显而易见,司马光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汉的和亲政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近人... 关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和亲问题,历来褒贬不一。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显而易见,司马光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汉的和亲政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近人王桐麟也流露出这种情绪,他说:“和亲政策与汉族道德伦理微有抵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时期 和亲 大汉族主义 评价 和亲政策 道德伦理 司马光 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王昭君题咏之转化与创新--以和亲是非之主题为例
8
作者 张高评 《语文学刊》 2017年第1期26-39,共14页
试考察昭君故事之五大系统,六朝、唐代诗昭君和亲之主题之叙事情节,多近小说家言,不合史实。宋代变异生新,咏写昭君和亲故事其意在反思与批判,多涉及尊王攘夷之论。清代诗人题咏昭君和亲故事,诠释解读颇有新创可观者:或说画图之妍媸、... 试考察昭君故事之五大系统,六朝、唐代诗昭君和亲之主题之叙事情节,多近小说家言,不合史实。宋代变异生新,咏写昭君和亲故事其意在反思与批判,多涉及尊王攘夷之论。清代诗人题咏昭君和亲故事,诠释解读颇有新创可观者:或说画图之妍媸、或论红颜之祸福、或议和亲之是非、或评远嫁之哀乐,较近知性理性之判读。至于开发昭君故事之"遗妍",或点染汉宫之秋恨、或描述出塞之悲喜、或传写琵琶之哀怨、或称扬青冢之流芳,则多设身处地,拟言代言,接近感性抒情之挥洒。笔者选择"和亲之是非"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和亲 清代题咏 和亲之是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厥政权和亲策略的演变
9
作者 王清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92-97,共6页
在突厥政权的兴起、扩张和发展进程中,一直重视和亲策略的运用。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政权的和亲策略演变,与政权的重大战略是一致的。而相应政权与突厥的和亲互动,对双方的发展进程影响都较突出。梳理突厥政... 在突厥政权的兴起、扩张和发展进程中,一直重视和亲策略的运用。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政权的和亲策略演变,与政权的重大战略是一致的。而相应政权与突厥的和亲互动,对双方的发展进程影响都较突出。梳理突厥政权的和亲策略演变进程,有助于理解突厥政权的兴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政权 和亲策略 政权战略 和亲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笨狼和亲爱的小读者的故事
10
作者 汤素兰 《今日教育》 2014年第6期70-71,共2页
开始写《笨狼的故事》时,我的儿子还不到两岁;写这篇文章时,儿子已经22岁,正和朋友在加勒比海边玩,拍很多搞怪的照片发在微信上,嘱咐我出门戴口罩,注意安全。开始写《笨狼的故事》时,家里刚装上电话,我刚开始学会用电脑写作,还没有想... 开始写《笨狼的故事》时,我的儿子还不到两岁;写这篇文章时,儿子已经22岁,正和朋友在加勒比海边玩,拍很多搞怪的照片发在微信上,嘱咐我出门戴口罩,注意安全。开始写《笨狼的故事》时,家里刚装上电话,我刚开始学会用电脑写作,还没有想到今天会有QQ、博客、微博、微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笨狼的故事》 读者 和亲 加勒比海 电脑写作 儿子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和亲政策对赤峰地区蒙古部落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晓 闫亦农 张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62,共7页
服装作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表征,诉说着蒙古族人民共通的民族心理和审美特征,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如今蒙古族各部落间不同的服饰特色。在众多蒙古族部落服饰中赤峰地区的服饰风格独树一帜,其服饰以大面积精湛的刺绣为主要特色... 服装作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表征,诉说着蒙古族人民共通的民族心理和审美特征,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如今蒙古族各部落间不同的服饰特色。在众多蒙古族部落服饰中赤峰地区的服饰风格独树一帜,其服饰以大面积精湛的刺绣为主要特色;服饰形制在保存蒙古族基本的袍服款式外,又与满族的服饰风格有着颇多相近之处。文章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从满蒙关系及满清和亲政策角度出发,通过对赤峰地区蒙古部落服饰在形制、色彩、服饰配件等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反映出满洲贵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通过民族政策的潜移默化,导致地区性蒙古部落服饰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蒙 和亲政策 服饰异同 部落服饰特色 刺绣纹样 头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北周、隋与突厥的“和亲”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春玲 《阴山学刊》 1994年第3期31-37,共7页
西魏至北周与突厥"和亲"时自身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和亲"的目的是拉拢突厥,加强与对手抗衡的力量,故而忍辱求和,只能得到暂时的安宁。隋是建立统一局面后与突厥"和亲",其目的是削弱突厥势力,维护国家安定,因此积极主动,力... 西魏至北周与突厥"和亲"时自身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和亲"的目的是拉拢突厥,加强与对手抗衡的力量,故而忍辱求和,只能得到暂时的安宁。隋是建立统一局面后与突厥"和亲",其目的是削弱突厥势力,维护国家安定,因此积极主动,力求制胜,结果巩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促进了突厥封建化的过程,加强了各族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隋朝 突厥 和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匈奴和亲谋略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晓波 谭桂芬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2-135,140,共5页
西汉同匈奴之间的和亲是我国历史上较具特色的和亲之一。这里的和亲是指汉朝封建统治者同匈奴奴隶主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不能同汉匈两族人民之间的互通婚姻混为一谈。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不是单纯的联姻。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对于剥... 西汉同匈奴之间的和亲是我国历史上较具特色的和亲之一。这里的和亲是指汉朝封建统治者同匈奴奴隶主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不能同汉匈两族人民之间的互通婚姻混为一谈。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不是单纯的联姻。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对于剥削阶级的诸侯、王公来说,“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1]本文通过对当时和亲的提出,到前期、中期、后期双方和亲的施行情况以及作用的论述,得出如下结论:汉匈和亲不能称之为政策,只能称之为双方从自身利益和实力强弱出发而采取的一个谋略,其目的是达到民族和解,实现永久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匈奴 和亲 谋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和亲研究》评介
14
作者 李东泉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6期50-51,共2页
自1983年拜读崔明德同志发表在《历史教学》上的《对唐朝和亲的一些考察》一文之后,经常看到他在报刊上发表关于和亲研究的新作,很为他的视野开阔、论述精辟和见解独到所折服。最近,又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新著《汉唐和亲研究》(以下简... 自1983年拜读崔明德同志发表在《历史教学》上的《对唐朝和亲的一些考察》一文之后,经常看到他在报刊上发表关于和亲研究的新作,很为他的视野开阔、论述精辟和见解独到所折服。最近,又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新著《汉唐和亲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亲 汉唐 大学出版社 评介 《历史教学》 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探索汉匈关系——以和亲与文化交流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苏那嘎 何丽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纵观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亲与文化交流在汉匈关系史上有着突出地位。近年来,随着匈奴考古学的深入展开,在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即今蒙古国),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聚落遗址等文化遗存。这些发现使我们对汉匈和亲政策及诸多方面有了... 纵观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亲与文化交流在汉匈关系史上有着突出地位。近年来,随着匈奴考古学的深入展开,在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即今蒙古国),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聚落遗址等文化遗存。这些发现使我们对汉匈和亲政策及诸多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蒙古国匈奴贵族墓葬出土的汉代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文献史料,将汉匈和亲关系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等方面做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匈关系 匈奴墓葬 考古 和亲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古和亲史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妙 《语文学刊》 2017年第1期54-71,共18页
文章主要探索远古和亲的成因及其地位和作用。远古华夏民族与文化系统不同、祖先不同的各民族,既有冲突,也有交往。在冲突和交往中,通婚和亲成为重要的内容。根据史书记载推论,和亲始于黄帝的先人。和亲诞生了伟大的人文始祖,而且先秦... 文章主要探索远古和亲的成因及其地位和作用。远古华夏民族与文化系统不同、祖先不同的各民族,既有冲突,也有交往。在冲突和交往中,通婚和亲成为重要的内容。根据史书记载推论,和亲始于黄帝的先人。和亲诞生了伟大的人文始祖,而且先秦众多强军强国之雄是和亲血脉的后代。在民族众多,古国林立的远古时代,各民族在冲突与交往的过程中,累积起光辉灿烂的和亲文化源头,形成了民族血脉不断延续的长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认同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远古 通婚和亲 民族融合 民族认同 民族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萍萍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3-97,共5页
《出塞和亲》是南音名曲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之流传、影响千百载。今就该曲艺术特色进行探析,以期对南音、南音文化的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出塞和亲 泉州南音 十三腔肘旨谱朋宦韵 南音文化 南音文化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亲视角下唐朝与回纥藩臣关系的变化
18
作者 韩晓桐 闫自兵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82-90,共9页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逐渐衰微。为了平定叛乱或安定边疆,唐朝先后与回纥进行了七次和亲。不同时期的和亲,体现了唐朝与回纥藩臣关系的变化。唐肃宗至唐代宗统治时期,和亲公主多以“献礼”、“报答”的身份嫁入回纥,以获得回纥兵力的支持...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逐渐衰微。为了平定叛乱或安定边疆,唐朝先后与回纥进行了七次和亲。不同时期的和亲,体现了唐朝与回纥藩臣关系的变化。唐肃宗至唐代宗统治时期,和亲公主多以“献礼”、“报答”的身份嫁入回纥,以获得回纥兵力的支持,藩臣关系逐渐弱化。唐德宗统治时期,和亲公主以稳边的身份嫁入回纥,以加强双方的政治联系,藩臣关系得到强化。唐宪宗至唐武宗统治时期,和亲公主以“安边”的身份嫁入回纥,以稳定边疆,回纥溃散后,藩臣关系逐渐松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回纥 和亲 藩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宋代的和亲理念
19
作者 曹国宁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中国古代的和亲自西汉至清末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宋明两朝却无一例和亲。宋朝之所以无和亲,和宋代的和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论述了宋朝时期中原民族正统的民族观、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守内虚外"的施政方针及理学的萌芽与... 中国古代的和亲自西汉至清末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宋明两朝却无一例和亲。宋朝之所以无和亲,和宋代的和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论述了宋朝时期中原民族正统的民族观、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守内虚外"的施政方针及理学的萌芽与兴盛是影响和亲理念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和亲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和亲戚谈点事
20
作者 黄杰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3-63,共1页
金明是乡里赵书记高中时的至交,走上社会后两人也是往来不断,只是近年来赵书记工作忙,加上金明是个生意人,整天忙着赚钱,两人就很难碰到一起。这天。金明准备了一桌好菜邀请老同学赵书记,两个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兴趣盎然。趁... 金明是乡里赵书记高中时的至交,走上社会后两人也是往来不断,只是近年来赵书记工作忙,加上金明是个生意人,整天忙着赚钱,两人就很难碰到一起。这天。金明准备了一桌好菜邀请老同学赵书记,两个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兴趣盎然。趁着酒兴,赵书记问金明,我看你两口子整天忙那么点小生意,也挣不到什么钱。有困难你直说,我看能不能帮上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亲 书记 金明 生意人 小生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