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和亲政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杨晗
崔存明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及其作用和影响 |
王红梅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3
|
从“昭君怨”到“和亲赞”——元代昭君文学作品主题的流变及其成因 |
王前程
杨剑兵
|
《语文学刊》
|
2017 |
3
|
|
4
|
北周“和亲”与隋唐音乐刍议 |
祝波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6 |
3
|
|
5
|
从杜诗管窥唐朝和亲 |
林弘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5 |
2
|
|
6
|
安边长策是和亲,白草黄沙满地春——谈王昭君自请出塞和亲 |
马冀
|
《语文学刊》
|
2017 |
1
|
|
7
|
也谈如何评价西汉“和亲”问题 |
肖黎
|
《北方论丛》
|
1982 |
2
|
|
8
|
清代王昭君题咏之转化与创新--以和亲是非之主题为例 |
张高评
|
《语文学刊》
|
2017 |
0 |
|
9
|
突厥政权和亲策略的演变 |
王清泉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0
|
我、笨狼和亲爱的小读者的故事 |
汤素兰
|
《今日教育》
|
2014 |
0 |
|
11
|
清代和亲政策对赤峰地区蒙古部落服饰的影响 |
赵晓
闫亦农
张诺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2
|
试论北周、隋与突厥的“和亲” |
刘春玲
|
《阴山学刊》
|
1994 |
5
|
|
13
|
西汉匈奴和亲谋略论 |
程晓波
谭桂芬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4
|
《汉唐和亲研究》评介 |
李东泉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0 |
0 |
|
15
|
从考古资料探索汉匈关系——以和亲与文化交流为例 |
包苏那嘎
何丽娟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16
|
远古和亲史探 |
刘妙
|
《语文学刊》
|
2017 |
1
|
|
17
|
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 |
王萍萍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8
|
和亲视角下唐朝与回纥藩臣关系的变化 |
韩晓桐
闫自兵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3 |
0 |
|
19
|
解析宋代的和亲理念 |
曹国宁
|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3 |
0 |
|
20
|
我和亲戚谈点事 |
黄杰贵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