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部分后牙反者的咀嚼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美青 胡敏 +3 位作者 陈金武 姚秀芳 颜朝云 柴田考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14名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者 ,12名正常牙合对照 ,K6 - I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测试分别用左、右侧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 :1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则的环形 ...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14名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者 ,12名正常牙合对照 ,K6 - I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测试分别用左、右侧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 :1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则的环形 ,反牙合组出现同出同入型、对出对入型等异常咀嚼环及“8”字型、出入轨重合型、桃型、平顶型、紊乱型等异常牙合期轨迹 ;2反牙合组咀嚼时向后运动的幅度 ,咬合引导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 ,咀嚼终末平均速度明显增大。结论 :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 ,可以对咀嚼运动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HE 咀嚼运动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重建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崇阳 杨朝晖 冯海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牙齿重度磨耗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分成后牙支持完全组(试验Ⅰ组,15例)和后牙支持不全组(试验Ⅱ组,14例),分别测量修复前、...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牙齿重度磨耗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分成后牙支持完全组(试验Ⅰ组,15例)和后牙支持不全组(试验Ⅱ组,14例),分别测量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及永久修复1个月后咀嚼运动时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的表面肌电图,并选择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咀嚼周期、咀嚼运动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及肌电积分值的变化。结果修复前,试验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咀嚼周期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颞肌前束的肌电积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过渡修复及永久修复后,试验Ⅰ组和Ⅱ组的咀嚼周期有逐步缩短的趋势。过渡修复时,Ⅰ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和肌电积分值较修复前均有下降(P<0.05);Ⅱ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较修复前下降(P<0.05),肌电积分值的变化则不明显(P>0.05)。永久修复后,Ⅰ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和肌电积分值较过渡修复时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较过渡修复时进一步下降,肌电积分值则明显提高(P<0.01)。结论咬合重建修复能明显改善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循环模式,提高咀嚼肌活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磨耗 咀嚼运动 肌电图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部分后牙锁者的咀嚼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颜朝云 王美青 +1 位作者 陈金武 姚秀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16名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者 ,12名正常牙合对照 ,K6 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测试分别以左、右侧重复咀嚼 5次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 :①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16名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者 ,12名正常牙合对照 ,K6 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测试分别以左、右侧重复咀嚼 5次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 :①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则的环形 ,锁牙合组多为垂直出入形 ( 5 9.3 8% )或咀嚼侧出入型 (同出同入型 ,2 1.88% )咀嚼环 ;②锁牙合组咀嚼时向后运动的幅度、咬合引导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随意咀嚼终点平均速度 ,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He 咀嚼运动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运动轨迹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振 王美青 +1 位作者 张俊华 任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点,及其与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方法:23名无症状大学生志愿者和130名TMD患者,取研究模,记录咀嚼运动期轨迹。结果:无症状对照组和TMD组咀嚼运动期轨迹的形态没有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点,及其与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方法:23名无症状大学生志愿者和130名TMD患者,取研究模,记录咀嚼运动期轨迹。结果:无症状对照组和TMD组咀嚼运动期轨迹的形态没有显著差异(P>0.05)。TMD组矢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ICP稳定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冠状面上咀嚼运动轨迹的ICP稳定比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MD组矢状面期轨迹分型与近远中向咬合关系的3级计分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近远中向咬合关系不正常者出现不重合型轨迹的比例较高。疼痛和关节弹响症状与咀嚼运动期轨迹形态无关。结论:近远中向咬合关系对咀嚼运动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运动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赖晓宇 林雪峰 吴夏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比较青年人正常者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方法:按照实验纳入标准收集青年人正常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各15人。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记录实验对象下颌切牙点的咀嚼运动轨迹,分析咀嚼运动轨迹的范围(三维... 目的:比较青年人正常者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方法:按照实验纳入标准收集青年人正常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各15人。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记录实验对象下颌切牙点的咀嚼运动轨迹,分析咀嚼运动轨迹的范围(三维方向的最大位移)和方向(所选择的各位点开、闭口轨迹角),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对下颌咀嚼运动轨迹范围和方向的影响。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人群左侧咀嚼时最大左右向位移均值分别为(8.24±1.48)mm和(6.58±2.49)mm(P<0.05),右侧分别为(8.05±1.05)mm和(6.42±2.47)mm(P<0.05)。除左侧咀嚼时开口轨迹角0.5 mm位点外,正常组各位点开、闭口轨迹角均值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组(P<0.05)。结论: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咀嚼运动轨迹的最大侧向位移及开、闭口轨迹角较正常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咀嚼运动轨迹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功能紊乱者咀嚼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美青 王惠芸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5-247,T014,共4页
本文对51例颅颌功能紊乱(CMD)患者及10名正常人作了咀嚼运动轨迹研究。结果,正常人咀嚼环偏向于咀嚼侧,(牙合)期轨迹阳性;CMD 患者咀嚼环可以不偏向于咀嚼侧,而偏向于症状侧,疼痛较重者失去正常咀嚼环形态,(牙合)期轨迹出现率明显降低... 本文对51例颅颌功能紊乱(CMD)患者及10名正常人作了咀嚼运动轨迹研究。结果,正常人咀嚼环偏向于咀嚼侧,(牙合)期轨迹阳性;CMD 患者咀嚼环可以不偏向于咀嚼侧,而偏向于症状侧,疼痛较重者失去正常咀嚼环形态,(牙合)期轨迹出现率明显降低。咀嚼环形态与咬合、TMJ 和肌肉功能状况有关,检查咀嚼运动轨迹可指导临床医生作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功能紊乱 咀嚼运动 咀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缺损患者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亚娟 刘洪臣 +1 位作者 孙力 步荣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以完整牙列为对照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已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30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30min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 目的以完整牙列为对照组,探讨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上颌骨肿瘤手术后已行赝复体修复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30名完整牙列志愿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取平卧位,安静30min后行颞窗的大脑中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分别测定修复后组、对照组不咀嚼、空咀嚼5min、10min时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测得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修复组与对照组对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和平均峰流速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赝复体修复后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与完整牙列受试者无显著差异。上颌骨缺损患者中空式阻塞器型赝复体修复后咀嚼运动时大脑中动脉血管充盈度接近完整牙列受试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咀嚼运动 脑血流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与总义齿患者咀嚼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海兰 孙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4-97,共4页
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观察了36名正常人和17名戴总义齿患者额面咀嚼运动轨迹,发现75%的正常人和41%的戴总义齿患者有开口阶段和闭口阶段牙尖斜面接触滑动。正常人咀嚼口香糖时,开口阶段滑行平均1.5mm,闭口阶段平均滑行2.9mm;咀嚼干枣时... 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观察了36名正常人和17名戴总义齿患者额面咀嚼运动轨迹,发现75%的正常人和41%的戴总义齿患者有开口阶段和闭口阶段牙尖斜面接触滑动。正常人咀嚼口香糖时,开口阶段滑行平均1.5mm,闭口阶段平均滑行2.9mm;咀嚼干枣时,开口阶段滑行1.9mm,闭口阶段平均滑行3.0mm。此结果提示总义齿侧方平衡(牙合)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运动轨迹 总义齿 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Angle Ⅲ类错合咀嚼运动的肌电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彦恒 傅民魁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研究对30名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合患者咀嚼运动和正中 位大力咬合的肌电活动进行测量,并与正常 成人比较发现: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 正中 位大力咬合时嚼肌、颞肌前后束肌电活动均较正常成人低,肌力较小。咀嚼运动... 本研究对30名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合患者咀嚼运动和正中 位大力咬合的肌电活动进行测量,并与正常 成人比较发现: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 正中 位大力咬合时嚼肌、颞肌前后束肌电活动均较正常成人低,肌力较小。咀嚼运动时.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 嚼肌、颞肌肌电活动均较正常成人低,咀嚼循环活动期较正常成人长.间歇期较正常成人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Ⅲ类 错HE 大力咬合 咀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少年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剑生 石四箴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3,366,共3页
目的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 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 目的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 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最大开口幅度(12.18±3.64)mm,最大侧移幅度(5.68±1.62)mm,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咀嚼效能与咀嚼运动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5)。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可分为三型,以轨迹大部分分布在工作侧,小部分在非工作侧的类型最多见。结论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青少年口颌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额状面 咀嚼运动 青少年 咀嚼效能 口颌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与再次全口义齿修复者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剑生 郑光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评价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20例行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在额状面上描记其修复3个月时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下颌切点咀嚼运动轨迹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即刻全口义齿修复3... 目的:评价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20例行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在额状面上描记其修复3个月时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下颌切点咀嚼运动轨迹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即刻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患者咀嚼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其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咀嚼运动范围(P<0.001)。戴用即刻全口义齿的患者其下颌切点咀嚼运动范围受限制。结论:即刻全口义齿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性义齿,患者戴用3个月后必须再次全口义齿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全口义齿 义齿 咀嚼运动 下颌切点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时下颌运动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妍 杨晓江 高晓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不同食物时的下颌运动。方法:对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14例,不伴有下颌偏斜患者10例,以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下颌定位仪测量咀嚼运动时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点以及切牙点在矢状向、冠状向、...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不同食物时的下颌运动。方法:对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14例,不伴有下颌偏斜患者10例,以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下颌定位仪测量咀嚼运动时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点以及切牙点在矢状向、冠状向、水平向的移动范围的面积比值。结果:咀嚼软食时,从矢状方向和水平方向看,偏斜组双侧髁突点的运动轨迹与非偏斜组和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而3组样本切牙点运动轨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咀嚼脆食时,3组样本在三个方向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咀嚼韧食时,在矢状方向上偏斜组偏斜侧髁突点和切牙点运动面积比值明显高于非偏斜组和正常组(P<0.01),而非偏斜侧髁突点运动面积比值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下颌运动受食物形态和质地的影响相对较大,下颌偏斜患者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三维超声定位技术 下颌运动特点 咀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中下颌与舌及舌骨运动协调性神经肌肉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 1.皮质诱发节律性下颌与舌及舌骨运动的X线电影观察
13
作者 刘子军 王惠芸 +1 位作者 增田裕次 森本俊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28,共6页
用X线电影和激光位移探测仪记录观察家兔,在刺激大脑皮质咀嚼区不同部位,诱发下颌、舌、舌骨运动。结果发现:1.刺激兔大脑皮质咀嚼区,下颌运动可分为泪滴状、椭圆状、垂直状、新月状4种类型。2.刺激下产生的舌和舌骨的节律性运动和下颌... 用X线电影和激光位移探测仪记录观察家兔,在刺激大脑皮质咀嚼区不同部位,诱发下颌、舌、舌骨运动。结果发现:1.刺激兔大脑皮质咀嚼区,下颌运动可分为泪滴状、椭圆状、垂直状、新月状4种类型。2.刺激下产生的舌和舌骨的节律性运动和下颌骨节律性运动一致。3.舌运动的类型不同于下颌4型运动。结论:1.诱发皮质性类咀嚼运动时下颌、舌、舌骨运动节律均与自然咀嚼相似,该实验可作研究咀嚼运动的运物模型。2.大脑皮质咀嚼代表区,无独立的下颌、舌、舌骨代表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运动 下颌 舌骨 X线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戴用软垫紧咬运动时脑激活区域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玉玮 马绪臣 +1 位作者 金真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戴软垫紧咬运动时人脑功能活动区域定位,试图从中枢机制探 讨垫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10名健康成人受试者,采用时段设计,任务状态与休息状态交替。任务状态 分2组设计,实验组为戴软... 目的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戴软垫紧咬运动时人脑功能活动区域定位,试图从中枢机制探 讨垫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10名健康成人受试者,采用时段设计,任务状态与休息状态交替。任务状态 分2组设计,实验组为戴软垫紧咬运动,对照组为不戴软垫紧咬运动。采用Elscint GE2.0T磁共振系统成像, 应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及组分析。结果 实验组10名受试者在单侧或双侧的运动皮层、感觉皮层、前额 叶皮层、颞叶皮层、前运动皮层、脑岛、额盖、基底神经节壳核、顶叶皮层及扣带回等区域有明显激活。组分析结果 显示双侧运动皮层(BA6)、右侧感觉皮层、双侧基底神经节壳核、双侧脑岛等区域均出现明显激活,其中左侧运动皮 层的激活程度明显强于右侧。对照组紧咬运动组分析结果显示双侧运动皮层(BA6)、双侧感觉皮层、双侧基底神经 节壳核、左侧顶叶皮层等区域均出现明显激活,其中运动皮层的激活双侧基本对称。结论 戴软垫后紧咬运动 脑皮层激活区域尤其是运动皮层和感觉皮层的变化可能是垫作用机理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垫 核磁共振 咀嚼运动 诊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运动轨迹的描记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达 唐亮 +1 位作者 唐昭 赵要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下颌运动是在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 ,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在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 ,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等各方面 ,提供了准确的下颌运动轨迹的资料 ,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轨迹 HE 咀嚼运动 边缘运动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口腔平台的食品咀嚼效果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奋楠 周星宇 +2 位作者 俞经虎 钱善华 杨涛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171,共9页
食品在口腔加工中的形变过程以及口腔加工能力与形成可吞咽食团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测试人员的食品口腔加工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咀嚼实验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并且口腔加工能力不易重复量化,使得咀嚼效果难以评定。为解决... 食品在口腔加工中的形变过程以及口腔加工能力与形成可吞咽食团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测试人员的食品口腔加工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咀嚼实验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并且口腔加工能力不易重复量化,使得咀嚼效果难以评定。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前期开发的仿口腔平台,以石蜡和花生作为试验样品,分别通过仿口腔平台和测试人员进行咀嚼实验,并将收集的食团进行咀嚼效果指数测定和比较。数据分析表明:体内和体外咀嚼实验与咀嚼次数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咀嚼次数下体内组和体外组的花生中值粒径d_(50)、石蜡咀嚼效果指数ME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当咀嚼次数达到食团吞咽所需的次数时,体外实验得到的食团样品与测试者口腔中收集的样品咀嚼效果评定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拟人类食品口腔加工并生成食团的仿口腔平台进行食品咀嚼实验来评定咀嚼效果,可有效替代实验人员,减少实验成本,增加实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口腔加工 仿口腔平台 咀嚼效率 食团 咀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运动健身
17
作者 李延晶 《猪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36-136,共1页
运动生理专家提醒人们,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健身作用,每个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健身作用 咀嚼运动 护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牙尖窝接触关系的生物力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美青 Noshir Mehta +1 位作者 徐柯 郭少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咬合接触的生物力特性对于咀嚼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在静态(例如:最大牙尖交错时的咬合接触)还是在动态咬合(例如:咀嚼运动中的咬合接触)时,尖窝关系都是上下牙之间的经典的咬合接触关系。最大牙尖交错位时多向... 咬合接触的生物力特性对于咀嚼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在静态(例如:最大牙尖交错时的咬合接触)还是在动态咬合(例如:咀嚼运动中的咬合接触)时,尖窝关系都是上下牙之间的经典的咬合接触关系。最大牙尖交错位时多向倾斜的牙尖斜面将所承受的咬合力向多个方向分散,从而避免个别牙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咀嚼运动中下颌从工作侧运动到最大牙尖交错位、再到非工作侧,该运动的途径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咬合接触主要由上颌牙的面形态决定。咬合接触的紧密程度与咀嚼肌的收缩活动情况密切相关。为采集可重复性的、由面形态所决定的静态咬合和动态咬合接触信息时,建议对最大紧咬和最大范围咀嚼运动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总之在功能性正常咬合的概念中,除经典的正中关系/正中、组牙功能/尖牙保护等的内容外,还应包括静态/动态咬合中尖窝接触关系的生物力特征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袷学 生物力学 咀嚼系统 咬合 咀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根阻尼特性的测量方法
19
作者 王海涛 罗秋凤 RichterE.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阻尼特性 力传感器 牙齿咀嚼运动 位移传感器 体内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锁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颖捷 邵博 +2 位作者 贾梦莹 辜文妍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后牙锁[牙合]牙位、锁[牙合]牙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疾患伴后牙锁[牙合]患者77例,统计锁[牙合]发生牙位、牙数等,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骨关节病的发生与磨牙锁[牙合]有显著的相... 目的:探讨后牙锁[牙合]牙位、锁[牙合]牙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疾患伴后牙锁[牙合]患者77例,统计锁[牙合]发生牙位、牙数等,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骨关节病的发生与磨牙锁[牙合]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02);第二、三磨牙锁牙合较第一前磨牙锁[牙合]引起的骨关节病均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05);后牙锁[牙合]牙数多者与骨关节病的发生显著相关( P =0.03)。结论:锁[牙合]发生的牙位越后,锁[牙合]牙数越多者,与骨关节病的发生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异常 锁[牙合] 咀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