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咀嚼模拟机设计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玉华 杨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81-882,共2页
口腔环境中唾液、温度、细菌等因素及长期的咀嚼运动对牙科材料的使用寿命是一种考验。材料是否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口腔材料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及咀嚼过程进行预先评估。早期,口腔修复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 口腔环境中唾液、温度、细菌等因素及长期的咀嚼运动对牙科材料的使用寿命是一种考验。材料是否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口腔材料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及咀嚼过程进行预先评估。早期,口腔修复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多采用工业材料用的大型动能实验机进行试验,以垂直方向循环加载模拟咀嚼过程中的捣碎动作。后来研究者们采用双偏心轮设计出双向运动的咀嚼模拟机,同时设计冷热循环装置,对口腔咀嚼功能的体外模拟逐渐丰富起来,随着人工关节、人工口腔装置及机器人的出现,研究者提出了咀嚼机器人模式用于修复材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模拟 设计 口腔修复材料 人工口腔装置 应用 牙科材料 口腔咀嚼功能 口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腔咀嚼原理的咀嚼模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啸峰 陈勇 陈建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共12页
咀嚼模拟器是指模仿人类口腔生理结构、咀嚼运动系统以及咀嚼功能的机械装置。该类型设备因不受伦理、时间、环境的影响,能够为揭示食物的口腔破碎、食团重组及风味成分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提供直接的实验验证。本文主要对口腔生理及其模... 咀嚼模拟器是指模仿人类口腔生理结构、咀嚼运动系统以及咀嚼功能的机械装置。该类型设备因不受伦理、时间、环境的影响,能够为揭示食物的口腔破碎、食团重组及风味成分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提供直接的实验验证。本文主要对口腔生理及其模拟方法做出简单介绍,为咀嚼模拟器的构建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因素。同时在口腔咀嚼原理基础上对应用于各领域咀嚼模拟器的设计原理和思路、仪器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并基于设备的应用重点对现有咀嚼模拟器进行初步归类,以方便不同研究领域研究者对咀嚼模拟器进行选择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模拟 口腔生理 咀嚼 食品质构 风味释放 食品口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婴幼儿面条的模拟咀嚼消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孟金凤 侯粲 +5 位作者 孙颖 魏晓明 秦垚 范美婧 张智勇 刘斌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3,共7页
分析婴幼儿面条的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为深入研究辅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一种小麦粉分别制作成10 cm面、5 cm面、蝴蝶面、粒粒面,采用咀嚼消化技术模拟面条咀嚼和消化过程。4种面条在在体外模拟小肠消化阶段的0、30、60、90、120 ... 分析婴幼儿面条的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为深入研究辅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同一种小麦粉分别制作成10 cm面、5 cm面、蝴蝶面、粒粒面,采用咀嚼消化技术模拟面条咀嚼和消化过程。4种面条在在体外模拟小肠消化阶段的0、30、60、90、120 min的淀粉水解率分别为:10 cm面为0、42.7%、45.9%、46.5%、50.6%;5 cm面为0、47.6%、56.5%、60.4%、62.1%;蝴蝶面为0、45.7%、58.9%、60.3%、61.3%;粒粒面为0、36.4%、47.1%、53.4%、57.3%。4种面条的硬度从大到小排序为蝴蝶面>粒粒面>5 cm面>10 cm面。模拟咀嚼前后各组的硬度均下降(P<0.01)。在模拟小肠消化的前60 min,面条的长度、粒径分别和淀粉水解率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为0.91、0.90,P<0.01)。但90 min和120 min时,颗粒已经不是影响淀粉水解率的显著因素,而淀粉水解率和黏附性、胶着性正相关。蝴蝶面较难咀嚼,粒粒面和豆腐在咀嚼性上最接近。面条的淀粉水解率不仅和粒径相关,也和其质构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面条 淀粉水解率 模拟咀嚼消化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咀嚼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钟雷 孙永海 +1 位作者 万鹏 李君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4-218,共5页
模仿人类咀嚼系统,利用仿生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粉碎食物的仿生咀嚼装置。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设计制作了仿生牙齿、仿生颞下颌关节等零部件,并组装成咀嚼装置,实现了三维咀嚼运动,确定了运动参数。咀嚼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装置的咬合力可... 模仿人类咀嚼系统,利用仿生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粉碎食物的仿生咀嚼装置。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设计制作了仿生牙齿、仿生颞下颌关节等零部件,并组装成咀嚼装置,实现了三维咀嚼运动,确定了运动参数。咀嚼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装置的咬合力可达到咀嚼食物的力量,并且可根据食物的不同而改变;本装置的咀嚼效率和受试者无显著差异,最大值可达92.3%;重复试验无显著差异,本装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咀嚼模拟 咬合力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结合评价稻米食味品质的教学实验设计
5
作者 刘国栋 钱相玲 +2 位作者 王一航 郭璐楠 魏海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6,共4页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稻米食味品质的认识,设计了人机结合评价稻米食味品质的教学实验,采用“人工感官评价”与“机器模拟咀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根据感官评价规则对米饭食味品质进行评分,再采用物性分析仪联合多重往复挤...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稻米食味品质的认识,设计了人机结合评价稻米食味品质的教学实验,采用“人工感官评价”与“机器模拟咀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根据感官评价规则对米饭食味品质进行评分,再采用物性分析仪联合多重往复挤压装置(TA/MEC)模拟米饭咀嚼,通过探头测定咀嚼过程中米饭易破碎结构、不易破碎结构、无法破碎结构的做功情况,量化分析米饭食味品质。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人机结合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食品科学、感官科学、力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稻米食味品质相关知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品质 人工感官评价 机器模拟咀嚼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调控乳液凝胶理化性质及口腔加工过程中钠离子释放研究
6
作者 尚靖雯 张彦慧 +2 位作者 张若宁 李佳 毛立科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共11页
乳液凝胶兼具乳液和凝胶结构,是众多食品的结构基础。为了探讨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添加对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其与口腔加工过程中钠离子释放特性的关联,采用淀粉与大豆蛋白制备乳液凝胶。采用扫描电镜、质构仪、... 乳液凝胶兼具乳液和凝胶结构,是众多食品的结构基础。为了探讨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添加对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其与口腔加工过程中钠离子释放特性的关联,采用淀粉与大豆蛋白制备乳液凝胶。采用扫描电镜、质构仪、流变仪和摩擦流变仪等分析不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添加比例对乳液凝胶质构特性、流变性质、微观结构和润滑性质的影响。通过模拟咀嚼器进行口腔加工测试,表征钠离子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在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质量比为6∶4时,凝胶硬度达到最高,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发现,此时凝胶网络最为致密;而当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质量比为0∶10时,凝胶的孔隙率最高,硬度最低,钠离子的释放速率及总量显著提高;乳液凝胶与模拟唾液混合后的摩擦性质测试进一步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会提高凝胶与唾液混合后的摩擦系数,降低凝胶的润滑性。研究结果旨在为低钠食品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大豆蛋白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模拟咀嚼 钠离子释放 口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型与微型固位体粘结固定义齿的粘结耐久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姜婷 林宝山 孔宁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型和新型微型固位体粘结固定义齿的抗疲劳破坏能力。方法:将人前磨牙和磨牙各20颗间隔10mm配对包埋于树脂中建立单个磨牙缺失模型。随机等分为2组,分别进行传统的邻面轴沟、支托牙体预备和邻面备洞粘结预成微型固位体。... 目的:比较传统型和新型微型固位体粘结固定义齿的抗疲劳破坏能力。方法:将人前磨牙和磨牙各20颗间隔10mm配对包埋于树脂中建立单个磨牙缺失模型。随机等分为2组,分别进行传统的邻面轴沟、支托牙体预备和邻面备洞粘结预成微型固位体。制作Ni-Cr合金固定义齿,用树脂粘结剂PanaviaF粘结于模型上,经冷热循环机械载荷(TCML)咀嚼模拟疲劳实验后,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粘结面破坏、微渗漏情况并作非参数Mann-Whitney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过程中传统邻面轴沟固位组有2个双端、1个单端固位体完全脱落;微型固位体固位组无固位体脱落。传统组微渗漏程度高于微型固位体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46)。破坏和裂纹多发生在粘结剂-金属界面。结论:微型固位体固位的粘结固定义齿的抗疲劳破坏能力优于传统的邻面轴沟固位型粘结固定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模拟 粘结固定局部义齿 疲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瓷树脂及玻璃陶瓷贴面疲劳实验前后的磨耗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皓羽 姜婷 +1 位作者 程明轩 张玉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作1.5 mm厚的类瓷树脂、热压铸造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热压铸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切削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CAD/CAM切削瓷)贴面。使用树脂粘接剂将贴面粘接到预备体面形成试件,在水中储存72 h后在咀嚼模拟疲劳机上进行模拟5年口内温度疲劳和咀嚼疲劳的实验(5~55℃冷热水循环,模拟后牙咀嚼循环120万次)。用三维激光模型扫描和数字化分析法评价疲劳实验前后贴面的磨耗程度,用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粗糙度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咀嚼和温度疲劳实验后没有试件发生脱粘接或折裂。类瓷树脂组、热压铸瓷组、CAD/CAM切削瓷组的平均磨耗为(-0.13±0.03)mm、(-0.05±0.01)mm和(-0.05±0.01)mm,类瓷树脂组的磨耗量显著大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前各组接触区的表面粗糙度(Ra)为(1.24±0.20)μm、(0.75±0.09)μm、(0.73±0.14)μm,类瓷树脂组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81±0.24)μm、(1.53±0.26)μm及(1.77±0.23)μm,热压铸瓷组显著低于类瓷树脂组(P=0.005)及CAD/CAM切削瓷组(P=0.010)。结论:从磨耗速度来看,类瓷树脂贴面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但更接近于对颌牙为天然牙时牙釉质的平均磨耗速度;从表面粗糙度来看疲劳实验前类瓷树脂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疲劳实验后热压铸瓷贴面的表面粗糙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类瓷树脂 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 磨耗 表面粗糙度 咀嚼模拟疲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连杆结构的二维仿生咬合力测量装置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海洋 徐献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6,166,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咬合模拟试验的多连杆结构的咬合模拟装置。方法:分析了运用多连杆结构复刻人类口腔咬合轨迹的可行性,基于多连杆结构对咬合模拟装置进行机构设计,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咬合...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咬合模拟试验的多连杆结构的咬合模拟装置。方法:分析了运用多连杆结构复刻人类口腔咬合轨迹的可行性,基于多连杆结构对咬合模拟装置进行机构设计,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咬合模拟装置的有效性。结果:咬合模拟装置最大开口距离为50 mm,所选食材中胡萝卜咬合力最大为65.77 N,最小值为豆腐的2.05 N;咬合模拟试验与感官评价试验结果呈正相关,验证了咬合模拟装置的有效性。结论:咬合模拟装置可以有效地进行体外咬合模拟试验,其测力结果可以用于食品质地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模拟 咬合力 运动仿真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