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6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苏文芝 李杰 王东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学校和企业充分调研,共同研究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并将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为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模式,以济源职业技...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学校和企业充分调研,共同研究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并将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为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模式,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产教深度融合、强力服务产业,探索“361+N”盟院合作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在科研(教学)团队培育、核心技术培育与孵化,科技项目合作、省市重点实验室、省市工程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横向项目、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专利转让许可等方面开展体系化合作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企业行业 科技创新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为、难为与何为
2
作者 杨慷慨 《职教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共同体思想深刻影响着教育学学科语境与话语体系。人自身的质的规定使得人类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与各种事物建立起联系,这种类本质的追求既能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唤醒人性的自觉。职业教育的人格本位性、社会性、跨域治理性的特征... 共同体思想深刻影响着教育学学科语境与话语体系。人自身的质的规定使得人类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与各种事物建立起联系,这种类本质的追求既能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唤醒人性的自觉。职业教育的人格本位性、社会性、跨域治理性的特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使命与价值上相匹配。通过唤醒人的类本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团结意识;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深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合作关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可以发现其在发展中仍存在话语理解、情感认同、多元适应秩序失位、职教本科生态位失调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秉持人类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自身发展促进共享,以促进共享引领发展。同时,要建立更加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认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机制建设,构建起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地》中他者的困境与命运共同体建构
3
作者 瞿魏娟 张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自《低地》出版以来,纳萨尔巴里运动中女性及其声音的缺失已被评论家识别并加以分析。表面上看,这部小说是拉希莉记录移民和家庭危机的又一力作,国内外学者对其中的反女性主义特征、纳萨尔运动中女性的地位、母性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 自《低地》出版以来,纳萨尔巴里运动中女性及其声音的缺失已被评论家识别并加以分析。表面上看,这部小说是拉希莉记录移民和家庭危机的又一力作,国内外学者对其中的反女性主义特征、纳萨尔运动中女性的地位、母性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自然—女性本质主义隐喻及其与男性二元对立思维的逻辑陷阱尚未得到充分探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小说中性别解放和自然解放的进程。因此,本文试图揭露其中他者所面临的困境:女性可能是生态恶化的肇事者,自然不只是温驯的奉献者,男性并不等于自然和女性的压迫者。在此基础上,挖掘《低地》中他者的命运共同体建构尝试,从而实现对族裔文学与命运共同体(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叠性趋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 生态女性主义 命运共同体 族裔文学 交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与升华
4
作者 付晓男 颜雨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理想归宿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是运用历史思维在洞察人类历史到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厘清历史大势,结合实际、科学审视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美丽世界的系列实践方略,是在主体、思维、实践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拓展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广西的重大机遇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世泽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给广西带来的重大机遇,包括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机遇、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的重大机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广西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 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给广西带来的重大机遇,包括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机遇、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的重大机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广西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应对策略包括七个方面: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南宁渠道;推进国家级开放平台提质增效;挖掘面向东盟的贸易新增长点;大力引进来自东盟的外商投资;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参与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深化与东盟的人文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南宁渠道 国家级开放平台 人文交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关系及实践进路
6
作者 陈绍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科学认识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关系,是理论创新之基础和前提,也是实践发展之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从虚幻的共同体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必然,也... 科学认识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关系,是理论创新之基础和前提,也是实践发展之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从虚幻的共同体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必然,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前提。人类文明新形态区别于资本逻辑塑造的旧文明形态,是坚持人民立场、协调推进五大文明的新文明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会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共同富裕超越两极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方式的契合性;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交往方式的一致性;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价值理念的契合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二元对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理念的耦合性。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载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应构建世界经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物质根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和平发展环境;构建清洁美丽的生态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环境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7
作者 林庆港 《政工学刊》 2025年第1期96-96,共1页
黄浦江畔,八方来客。2024年12月4日,第二届几内亚湾安全形势专题研讨会在上海拉开序幕。这场盛会汇聚了几内亚湾地区18个国家的海上武装力量领导人及其代表,他们与中国海军一道共谋安全之策,共商合作大计。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围绕“几... 黄浦江畔,八方来客。2024年12月4日,第二届几内亚湾安全形势专题研讨会在上海拉开序幕。这场盛会汇聚了几内亚湾地区18个国家的海上武装力量领导人及其代表,他们与中国海军一道共谋安全之策,共商合作大计。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围绕“几内亚湾海上安全形势与合作”主题,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海洋环境与地区安全”“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与海上安全合作”等分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几内亚湾 海洋环境 黄浦江畔 安全形势 生动实践 主题鲜明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价值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8
作者 陈文美 赵羽 《教师》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文章从共同价值的视角分析了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双重互构”逻辑,认为共同价值是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生成依据、发展驱动力、现实基...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文章从共同价值的视角分析了构建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双重互构”逻辑,认为共同价值是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生成依据、发展驱动力、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基础、方式、基石、路径、目标等层面探讨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点,主要包括尊重、民主、平等、信任及发展。最后,文章基于共同价值,研究出了在实践中践行构建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公平民主、共建共商;信任发展、合作共赢的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生关系 公共价值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文媒体中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基于《南洋商报》2022-2023年有关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9
作者 王仕勇 沈清远 《新闻论坛》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本研究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南洋商报》中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有关的报道文本,分析了《南洋商报》报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的话语策略。研究发现其在报道中总体上构建了中国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本研究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南洋商报》中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有关的报道文本,分析了《南洋商报》报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的话语策略。研究发现其在报道中总体上构建了中国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促进东盟经济发展以及避免国际争端的积极形象,但《南洋商报》的有关报道在肯定了该倡议的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潜在顾虑。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结合我国国际传播实践,进一步为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策略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批评话语分析 华文媒体 《南洋商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
10
作者 冯昕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6期137-139,共3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理论根基和理论旨趣上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个领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包含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从发展新型的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理论根基和理论旨趣上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个领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包含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从发展新型的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并践行“三大全球倡议”三个方面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路径,以期推动理念落实和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哈关系背景下的命运共同体
11
作者 叶尔金·拜达罗夫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在中哈关系的背景下,命运共同体不仅受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专家的高度关注,而且受到其他国家专家的高度关注,因为北京和阿斯塔纳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未来发展。哈萨克斯坦在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 在中哈关系的背景下,命运共同体不仅受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专家的高度关注,而且受到其他国家专家的高度关注,因为北京和阿斯塔纳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未来发展。哈萨克斯坦在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解者作用。这绝非偶然,因为哈萨克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两个地区合作的桥梁。现今,以睦邻友好、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中哈关系取得了良好成果,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联系以及贸易额逐年增长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首次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全球秩序发展进程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给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带来了新的挑战,迫使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以适当的方式应对这些挑战。考虑到所有伙伴的利益,促进世界和平和互利合作是中哈实现21世纪和谐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哈萨克斯坦 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命运共同体 中亚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遇与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认知状况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文成 牟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2,共8页
特定时空环境下诸多因素和机制的混合交织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的中国理念国际认知状况的复杂性。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该理念在时空维度契合了全球化趋势,但逆全球化运动使其遭到了排斥;在主体维度,理念契合了寻求加强和... 特定时空环境下诸多因素和机制的混合交织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的中国理念国际认知状况的复杂性。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该理念在时空维度契合了全球化趋势,但逆全球化运动使其遭到了排斥;在主体维度,理念契合了寻求加强和改革全球治理、改善自身发展环境的全球南方的普遍诉求,而试图维护“自由国际秩序”的霸权国家对中国理念持敌视态度;在利益维度,全球性问题与风险虽然建构了基于共同利益的共识基础,但国家间的利益分歧和冲突始终是影响中国理念国际认知的负面因素;在文化维度,理念凭借开放性、包容性特质具备被其他文明理解的可能,但地方性文明对普世价值的抗拒心理以及多元文化差异阻隔了理念认同的形成与内化;在传播维度,多元传播机制成为促成和提升中国理念国际认同的重要武器,但国际话语权的“西强东弱”成为影响传播效能的短期“天堑”。鉴于此,中国需要全面审视和理性应对中国理念及其国际传播与认同建构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使“认同”真正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知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力打造厂商命运共同体 西凤欲借新机遇穿越周期实现破局
13
作者 张卫 王卫明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9期104-106,共3页
近日,国内上市白酒企业2024年半年报悉数公布,通过整理分析20家白酒企业2024年上半年业绩发现,仅有五分之一的企业营收下滑,行业依然“涨”声一片。但从企业的营收增速来看,却呈现降速的趋势,与十年前的高增速形成了鲜明对比,消费疲软... 近日,国内上市白酒企业2024年半年报悉数公布,通过整理分析20家白酒企业2024年上半年业绩发现,仅有五分之一的企业营收下滑,行业依然“涨”声一片。但从企业的营收增速来看,却呈现降速的趋势,与十年前的高增速形成了鲜明对比,消费疲软、库存高企、竞争加剧等行业隐忧渐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企业 消费疲软 命运共同体 机遇 半年报 整理分析 竞争加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流散文学中的对话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
14
作者 刘锟 彭永涛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文化交往的深入,从属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流散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俄罗斯流散文学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人类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从冲突对抗到平等对话再到渗入融合的文化张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文化交往的深入,从属于比较文学领域的流散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俄罗斯流散文学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人类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从冲突对抗到平等对话再到渗入融合的文化张力是其主要特征。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来看,“自我”与“他者”的主体建构、“众声喧哗”的文化复调以及尊重差异、追求共识的“外位性”和“对话性”不仅对明确流散作家身份、归纳流散作品主题、阐释流散写作内涵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流散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意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新表达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文学 对话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者想象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文学何为
15
作者 朱斌 《海峡人文学刊》 2024年第1期15-24,156,共11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学应贡献一份独特力量。我国当代一些优秀的民族作家已具有通过文学想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且已付诸具体的创作实践。但当代民族文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书写还存在诸多不足,远未抵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学应贡献一份独特力量。我国当代一些优秀的民族作家已具有通过文学想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且已付诸具体的创作实践。但当代民族文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书写还存在诸多不足,远未抵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境界。民族文学理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亟须做好以下工作:寻求自我民族与多元他者之间的文化价值契合,尊重自我民族与多元他者之间的文化价值差异,确立多元一体的思维方式。这样,民族文学才能以审美想象的独特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一份独特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文学 文化价值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军事电影的创作与传播策略
16
作者 韦庠 董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3,共6页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军事电影既要关注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也需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与人性的展现,从而获得更为立体且深入的国家认同感。同时,通过转换创作思路,将民族性话题转换为具有全球共通情感的世...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军事电影既要关注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也需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与人性的展现,从而获得更为立体且深入的国家认同感。同时,通过转换创作思路,将民族性话题转换为具有全球共通情感的世界性话题,中国军事电影有望打破文化壁垒,唤起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呈现出类型延展与范式升级、军事题材与国家形象同构为“命运共同体”、国家战略与民族认同的特征。随着时代进步,中国军事题材电影逐渐走向国际化视野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融合,更加注重类型延展与国际化战略升级,积极吸收全球电影市场的先进元素,丰富叙事手法与美学风格,提升作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中国军事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军事电影 创作策略 传播策略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
17
作者 谢忠 许可人 《云梦学刊》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而“美国优先”则是根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以“美国第一”为标准,为实现其霸权服务的美国对外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优先”在目标、原则、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根本...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而“美国优先”则是根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以“美国第一”为标准,为实现其霸权服务的美国对外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优先”在目标、原则、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由理念到理论,由愿景到现实,由双边到多边,已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美国优先”与世界发展大势背道而驰,破坏现行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必然不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美国优先”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批判视域下的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研究
18
作者 邵发军 朱家萱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数字资本作为资本演进的最新样态,是资本逻辑和数字技术在数字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数字资本背后所呈现出的特征是数据私有化、算法权力侵占和数字平台垄断。在数字资本的控制下,数字时代人的现实境遇表现为人的数字劳动异化、人的主体性... 数字资本作为资本演进的最新样态,是资本逻辑和数字技术在数字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数字资本背后所呈现出的特征是数据私有化、算法权力侵占和数字平台垄断。在数字资本的控制下,数字时代人的现实境遇表现为人的数字劳动异化、人的主体性缺失和人的认知能力虚化。数字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有助于破解数字资本逻辑统治、制约算法权力滥用和消解人的数字异化,对数字文明与人类文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数字命运共同体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更斯男孩》中的命运共同体书写
19
作者 刘海霞 《语文学刊》 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
《狄更斯男孩》是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托马斯·肯尼利在2020年出版的一部新作。小说以19世纪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展和崛起为时代背景,以英国文坛巨匠狄更斯的小儿子普洛恩为主人公,描述了他在蒙巴牧场做牧羊人的经历,呈现了一个和合... 《狄更斯男孩》是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托马斯·肯尼利在2020年出版的一部新作。小说以19世纪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发展和崛起为时代背景,以英国文坛巨匠狄更斯的小儿子普洛恩为主人公,描述了他在蒙巴牧场做牧羊人的经历,呈现了一个和合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一方面,牧羊人与土地及其之上的万物生灵形成了一个天人相谐的生态共同体;另一方面,在牧羊人群体之内,爱尔兰少数族裔、原住民、移民等跨越阶级、种族、民族、文化差异形成一个平等、仁爱的社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在促进澳大利亚民族经济独立的同时,也促进了澳大利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二者的发展势不可挡地使澳大利亚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男孩》 命运共同体 牧羊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科式医疗助理师”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20
作者 吴佳莹 张秀 《叙事医学》 2024年第1期11-14,55,共5页
现代社会呼吁医患双方建立和谐、友善、互惠的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贯穿整个医疗实践的主线。本文试图从研究“肺科式医疗助理师”发展模式入手,从医学伦理的有利原则、无伤害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四个角度,分析医患共情的实际案例,进... 现代社会呼吁医患双方建立和谐、友善、互惠的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贯穿整个医疗实践的主线。本文试图从研究“肺科式医疗助理师”发展模式入手,从医学伦理的有利原则、无伤害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四个角度,分析医患共情的实际案例,进而提出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共情 医疗助理师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