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联负变化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家红 吕传真 陈兴时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关联负变化 (contingentnegativevariation ,CNV)的特点。方法 对 2 4例VD患者及 2 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CNV测试和比较。结果 VD患者CNV的早成分M1、晚成分M2 的潜伏期均较正常人明显延...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关联负变化 (contingentnegativevariation ,CNV)的特点。方法 对 2 4例VD患者及 2 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CNV测试和比较。结果 VD患者CNV的早成分M1、晚成分M2 的潜伏期均较正常人明显延长 ,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M1的波幅降低 ;反应时间 (reactivetime ,RT)延长 ,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典型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postimperativenegativevariation ,PINV)出现率增多。结论 CNV值可用于反映VD患者的痴呆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关联变化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PINV C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性痴呆关联性负变的研究
2
作者 陈兴时 楼翡璎 +2 位作者 王继军 梁建华 张明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2-44,55,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 (VD)患者关联性负变 (CNV)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 ,采用声和光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 (RT)技术 ,对 2 4例VD患者和 2 2名正常老年人的CNV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VD组命...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 (VD)患者关联性负变 (CNV)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 ,采用声和光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 (RT)技术 ,对 2 4例VD患者和 2 2名正常老年人的CNV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VD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PINV)出现率增多 (VD组 79% ,NC组 32 % ,χ2 值 10 .47,P <0 .0 1)。与NC组相比 ,VD组CNV早成分M1、晚成分M2 潜伏期延长 ,反应时间延迟 ,且与其认知功能评定 (MMSE评分 )相关。VD组早成分M1波幅下降 (P <0 .0 1)。 结论本组VD患者CNV改变可能与疾病所致的脑实质损害有关 ,血管性病变后的心理应激也可影响CNV。PINV增多对临床诊断VD患者有一定参考价值。RT延迟可以辅助评定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脑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适应障碍患者及健康军人的关联性负变比较
3
作者 甘景梨 高存友 +3 位作者 杨代德 胡兴焕 李晓琼 张伟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目的 探讨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适应障碍(AD)患者的关联性负变(CNV)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技术,记录了23例FISD患者、24例AID患者与30名健康军人(NC)的CNV,并进行了比... 目的 探讨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适应障碍(AD)患者的关联性负变(CNV)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技术,记录了23例FISD患者、24例AID患者与30名健康军人(NC)的CNV,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PTSD组波形不规则;PISD组、AD组及NC组在指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潜伏期M1、波幅M2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NC组相比,PTSD组波幅增高和潜伏期延迟;PISD组的PINV出现率明显高于AD组。结论 CNV是评定FISD患者和AD患者大脑综合功能的有效工具,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关联性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的反应时间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王继军 梁建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反应时间 (RT)的特点。 方法应用美国CA - 10 0 0型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6 2例精神分裂症、5 4例神经症和 6 7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听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反应时间 (RT)的特点。 方法应用美国CA - 10 0 0型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6 2例精神分裂症、5 4例神经症和 6 7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上述三组第二轮听反应时间与命令信号后负电位 (PINV)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 ,即听反应时间延迟 ,PINV随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 反应时间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认知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