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与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飞龙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79-80,共2页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番鸭的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大。该文报道一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与体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呼肠孤病毒病的发病危害及防控分析
2
作者 曹运德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9期45-46,共2页
本文介绍了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高度传染性,以及其对鸭群肝脏、消化道的严重病变与症状,同时强调了该疾病对鸭养殖业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阐述了有效防控该病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全方位加强鸭饲养管理。提出应建立健全早期发现和隔离机... 本文介绍了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高度传染性,以及其对鸭群肝脏、消化道的严重病变与症状,同时强调了该疾病对鸭养殖业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阐述了有效防控该病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全方位加强鸭饲养管理。提出应建立健全早期发现和隔离机制,以便及时控制和防止疾病的传播。通过本文的阐述,养殖人员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鸭呼肠孤病毒病的严重性,掌握有效的防控方法,以保障鸭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养殖 呼肠孤病毒病 危害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思伽 王凤阳 +7 位作者 成子强 黄爱芳 李胜 邹永新 余双祥 罗映霞 李剑荣 沙才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番鸭病毒性传染病。自在我国发生以来,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防制本病,我们用分离毒NH9908株作为种毒,研制成一种蜂胶佐剂灭活疫苗。试验表明该疫苗抗原性良好、使用安全和...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番鸭病毒性传染病。自在我国发生以来,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防制本病,我们用分离毒NH9908株作为种毒,研制成一种蜂胶佐剂灭活疫苗。试验表明该疫苗抗原性良好、使用安全和免疫保护效果确实。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用本疫苗免疫7d、14d、49d后攻毒保护指数分别为77.8、100、100。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保护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病 蜂胶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锋强 陈仕龙 +4 位作者 陈少莺 朱小丽 程晓霞 胡奇林 王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0-1804,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法氏囊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免疫番鸭生长发育正常,免疫器官中胸腺明显增大;免疫后35d血清中和抗体才开始上升;外周血和胸腺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显著提高(P<0.05);而外周血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对LPS增殖反应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功能增强(P<0.05)。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免疫后主要刺激提高番鸭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 番鸭 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弱毒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思伽 黄爱芳 +2 位作者 邹永新 蔡弋 李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番鸭呼肠病毒 呼肠孤病毒病 弱毒疫苗 特征性 症状表现 死亡率 肝脏 花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强 张济培 +1 位作者 陈武活 陈建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防治试验 呼肠孤病毒病 雏番鸭 番鸭呼肠病毒 烈性传染 弱毒疫苗 卵黄抗体 免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陆新浩 陈秋英 +3 位作者 刘鸿 黄建勇 吴勇 任祖伊 《浙江畜牧兽医》 2015年第5期34-35,共2页
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鸭呼肠孤病毒(DRV)引起番鸭、鸭、半番鸭和鹅等水禽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鸭呼肠孤病毒可分为经典型(C—DRV)和新型(NDRV)两种。经典型病毒主要感染番鸭引起鸭坏死性肝炎(俗称番鸭“白点病”或“花肝病”)... 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鸭呼肠孤病毒(DRV)引起番鸭、鸭、半番鸭和鹅等水禽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鸭呼肠孤病毒可分为经典型(C—DRV)和新型(NDRV)两种。经典型病毒主要感染番鸭引起鸭坏死性肝炎(俗称番鸭“白点病”或“花肝病”);新型病毒可感染番鸭、半番鸭、肉鸭和鹅等多种水禽,引起番鸭和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称为番鸭“新肝病”)和肉鸭“脾坏死症”。2007年开始,该病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江西等地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半番鸭 防控措施 流行 宁波地区 坏死性肝炎 急性传染 花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巨银 胡新岗 魏宁 《甘肃畜牧兽医》 2011年第4期38-40,共3页
呼肠孤病毒是1954年Ramos和Sbani等先从健康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定名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是一类无囊膜双股分节段的RNA病毒。包括9个属,其中与兽医学有关的是正呼肠孤病毒属、环状... 呼肠孤病毒是1954年Ramos和Sbani等先从健康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定名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是一类无囊膜双股分节段的RNA病毒。包括9个属,其中与兽医学有关的是正呼肠孤病毒属、环状病毒属和轮状病毒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呼肠病毒 RNA病毒 健康儿童 轮状病毒 环状病毒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番鸭场感染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巨银 蔡丙严 吴小龙 《家禽科学》 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
呼肠孤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因毒株和感染宿主的不同而不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主要发生于番鸭,夏季多发,发病日龄以4~45日龄为主,发病率达20%~90%,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流行学调查 感染 规模化 鸭场 日龄 症状表现 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伟 林贵富 +4 位作者 谢海军 蔡小敏 傅光华 陈红梅 万春和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70-72,共3页
江西省赣州地区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个别死亡、卵泡出血和肝脏、脾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建立的PCR、RT-PCR方法对该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多杀性巴... 江西省赣州地区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个别死亡、卵泡出血和肝脏、脾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建立的PCR、RT-PCR方法对该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呼肠孤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副粘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检测,结果仅扩增出约330 bp大小的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条带和约680 bp大小的鸭呼肠孤病毒特异性条带,结合临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呼肠孤病毒病 混合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崇斌 侯旋 +1 位作者 谢海 吴文武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第1期81-82,共2页
<正>1病原主要特征: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软脚、肝脾等脏器出现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急性烈性的番鸭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因其肝脏表面的灰白点较为典型,... <正>1病原主要特征: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软脚、肝脾等脏器出现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急性烈性的番鸭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因其肝脏表面的灰白点较为典型,又称为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本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2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较少见,天气炎热、潮湿时发病率明显升高,本病多发生于7~35日龄,而最常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灰白色坏死点 肾脏肿大 免疫抑制性 白色条斑 白点 病毒性传染 出血斑点 灰白色坏死灶 雏鸭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春亮 蔡羲 +1 位作者 朱小丽 陈少莺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4期8-9,13,共3页
本研究应用具有免疫荧光特性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单克隆抗体(MDRV 237-11)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Mab-IFA)方法。结果显示人工感染MDRVMW9710株病毒后发病和死亡番鸭组织切片均可检出阳性病灶;且组织匀浆经尿... 本研究应用具有免疫荧光特性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单克隆抗体(MDRV 237-11)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Mab-IFA)方法。结果显示人工感染MDRVMW9710株病毒后发病和死亡番鸭组织切片均可检出阳性病灶;且组织匀浆经尿囊腔途径接种12日龄番鸭胚,取死亡胚心制作冰冻切片进行IFA鉴定呈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病快速诊断方法
13
作者 魏育红 薛仁宇 +2 位作者 贡成良 曹广力 朱越雄 《内陆水产》 2003年第9期38-40,共3页
利用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核酸图谱类型的特殊性,采用直接从病蟹淋巴液中提取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核酸,根据所获得的核酸图谱,用于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的快速简便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从病蟹中提取病素核酸的方法简便有效,从病毒... 利用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核酸图谱类型的特殊性,采用直接从病蟹淋巴液中提取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核酸,根据所获得的核酸图谱,用于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的快速简便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从病蟹中提取病素核酸的方法简便有效,从病毒核酸的电泳图照片上可清晰辨出呼肠孤病毒核酸所特有的带型,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证实此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呼肠孤病毒病 诊断方法 核酸提取 淋巴液 电泳图谱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巨银 胡新岗 魏宁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10期9-11,共3页
禽呼肠孤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类禽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因毒株和感染宿主的不同而异。鸡感染该病毒可出现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病、肠病、吸收障碍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等症状,番鸭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软脚、腹泻... 禽呼肠孤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类禽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因毒株和感染宿主的不同而异。鸡感染该病毒可出现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病、肠病、吸收障碍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等症状,番鸭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软脚、腹泻等,有的可能引起高达98%的死亡率。该病原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可致死敏感番鸭胚、半番鸭胚和鸡胚,并能经接种种蛋感染出壳番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呼肠孤病毒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个预防“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在福建面世
15
作者 林雄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58-58,共1页
2013年11月25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研究室承担的“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013新兽药证字41号)。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唯一用于预防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生物制品... 2013年11月25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研究室承担的“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013新兽药证字41号)。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唯一用于预防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生物制品,也是世界上首个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活疫苗 福建省 番鸭 预防 畜牧兽医研究所 自主知识产权 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丰英 丛雁方 +8 位作者 于春梅 黄冬 王睿智 蒋皓静 曲信芹 赵玉惠 王伟波 崔建新 蒋贻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100,共9页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是近年影响我国养鸭业的新发疫病,该病主要感染雏鸭,以肝脾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因其能引起免疫抑制和生长障碍,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文章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原学、...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是近年影响我国养鸭业的新发疫病,该病主要感染雏鸭,以肝脾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因其能引起免疫抑制和生长障碍,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文章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原学、诊断方法、致病机制、预防与治疗措施等进行综述,阐述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和预防治疗该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 诊断方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物治疗疑似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序传 《福建畜牧兽医》 2010年第4期8-9,共2页
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又称"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雏番鸭发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鸭患病中后期易继发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或大肠杆菌病。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雏番鸭 药物治疗 番鸭呼肠病毒 免疫抑制性疾 鸭传染性浆膜炎 接触性传染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雏半番鸭疑似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美荣 《畜禽业》 2012年第6期76-77,共2页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也称为“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2005年以来在福建省莆田、福州、长乐、福清、漳浦、广东省佛山和渐江省等地番鸭、半番鸭和麻鸭群发生一种以肝脏不规则坏死和出血混杂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由福建农科院陈少莺、陈...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也称为“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2005年以来在福建省莆田、福州、长乐、福清、漳浦、广东省佛山和渐江省等地番鸭、半番鸭和麻鸭群发生一种以肝脏不规则坏死和出血混杂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由福建农科院陈少莺、陈仕龙等人将该病原分离并鉴定为呼肠孤病毒科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陈少莺等,2009),且确定病名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病 雏半番鸭 坏死性肝炎 诊治 呼肠病毒 福建农科院 原分离 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礼冲 叶相宜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所诱发的疫病类型,该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征,由于疾病会造成患病鸭的肝脾等脏器存在大量的灰白色坏死点,所以该疾病又被称作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在我国...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所诱发的疫病类型,该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征,由于疾病会造成患病鸭的肝脾等脏器存在大量的灰白色坏死点,所以该疾病又被称作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在我国南方地区高发流行,不仅发病率高,同时伴随较高的致死率,若未能做好有效防控,则会对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疫病的防控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君山 《福建畜牧兽医》 2006年第5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番鸭呼肠病毒 呼肠孤病毒病 防治 兽医工作者 肝白点 科研人员 传染 特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