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露梦 韩文娟 +1 位作者 万腾飞 宋彩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5-1002,共8页
目的调查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发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6-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1名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 目的调查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发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6-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1名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决策准备度量表、决策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准备度总分为(64.14±22.35)分;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总分为(35.18±26.47)分,决策冲突发生率为69.3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清楚患者预后、与患者的关系、是否知道患者关于治疗的想法、对机械通气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决策准备度与决策冲突及其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机械通气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决策准备度为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水平较高,且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水平与其机械通气相关信息了解程度和决策准备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代理决策 决策冲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领域文献研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备 缪斌 +2 位作者 张丽君 何俊峰 徐剑锋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研究热点与前沿,为发展RICU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499篇论文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研究热点与前沿,为发展RICU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49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5.5.R2实现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分析、突现词分析,以对RICU护理的科研情况进行文献可视化。结果 RICU护理领域中文文献发文量明显高于英文,中文发文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研究热点从关注临床与生理,到关注精神、整体健康,是中英文文献的相同趋势。近三年的研究前沿主要关注ICU后综合征与肺康复。结论 RICU护理对患者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热点也顺应学科发展转变,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前沿研究的分析进一步揭示需要护理模式与理念的转变,从关注疾病转向关注后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护理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评《新机械通气手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新机械通气手册》是由张翔宇、庄育刚、王启星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ISBN:9787519270728。呼吸重症监护室(ICU)是医疗机构中专门为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紧急和综合护理的特殊病房。在ICU中,重度疾病或创伤的患者通常需要机... 《新机械通气手册》是由张翔宇、庄育刚、王启星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ISBN:9787519270728。呼吸重症监护室(ICU)是医疗机构中专门为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紧急和综合护理的特殊病房。在ICU中,重度疾病或创伤的患者通常需要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通气方式,它通过将一根导管插入气管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气管插管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气管插管后48h内发生的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于气管插管患者来说,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给其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肺部感染 气管插管患者 导管插入 呼吸重症监护室 革兰氏阴性杆菌 综合护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当日其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识别研究
4
作者 肖适崎 戴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识别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当日患者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入住RICU当日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入院当日其家属不同年龄、月均... 目的探讨识别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当日患者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入住RICU当日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入院当日其家属不同年龄、月均收入、与患者关系的SF-36量表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入住RICU当日,年龄大、月均收入低的患者家属及患者配偶为生活质量低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入院当日 患者家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茉莉 潘频华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 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的药敏试验阳性结果,比较这两个时间段病原学构成和分布特点以及致病菌耐药性。结果:1)在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段里,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8.07%和65.21%),但首要致病细菌已发生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取代铜绿假单胞菌而成为最主要的细菌,感染率6年内由6.81%迅速上升至40.8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由2005年20.42%降至2011年15.60%,流感嗜血杆菌属现已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从2005年1.57%上升至2011年4.83%,并已成为最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同时,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升高,其它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升高更明显。2)2011年与2005年相比,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趋势是对多种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敏感性的降低。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现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仍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均较2005年明显增加(P<0.05)。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均敏感,对舒巴坦制剂有较好的敏感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极高,与2005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升高,真菌感染比例升高。主要致病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耐药性已发生较大变迁,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初始经验性使用受到更大影响,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性的继续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耐药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动态变化规律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飞 李惠 郭彩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住院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住院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每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HCO3-,比较生存组(52例)与死亡组(31例)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以距入住RICU的时间(以天数表示)及分组为固定效应,患者编号为随机效应进行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探讨血气分析指标随住院时间变化的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生存组观察期间pH均值为(7.45±0.09)、HCO3-为(25.3±4.4)mmol/L、PaCO2为(37.5±9.8)mm Hg;死亡组pH值为(7.39±0.11)、HCO3-为(22.8±7.2)mmol/L、PaCO2为(43.2±16.3)mm Hg;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第8天外,两组在不同的时间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天,两组pH均呈上升趋势;在最后3 d,生存组pH值超过7.45,水平相对稳定,无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死亡组在最后3 d的pH值呈下降趋势,死亡之前pH值接近7.30。(3)在第4~8天,两组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HCO3-基本是平稳的,波动幅度较小,有8 d维持在24~26 mmol/L之间,表现较为稳定;而死亡组HCO3-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第1天的明显低于参考下限到第9天的高于参考值上限。(4)除第1天和第9天,两组PaCO2在不同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生存组PaCO2降低幅度大于死亡组,插管后的PaCO2低于死亡组,且以后一直比较稳定,在35~36 mm Hg,直到拔除气管插管后亦未见反跳;在插管后第6~9天,死亡组PaCO2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第9 d达到最高。结论存活患者在机械通气后酸碱平衡基本保持稳定;而死亡患者后期却出现明显的酸中毒。pH值在入住RICU后随时间变化明显;PaCO2和HCO3-在患者死亡当天出现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动脉血气分析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飞 于洪涛 李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336-3340,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住院后28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因呼吸衰竭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的患者123例,依照患者在入院后28 d是否死亡分组,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05例。记录患者入院时急...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住院后28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因呼吸衰竭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的患者123例,依照患者在入院后28 d是否死亡分组,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05例。记录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住R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合并症情况及入院后第1周内每天的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分析血糖控制水平与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123例患者中使用有创呼吸机者61例;APACHEⅡ评分为(23.7±7.5)分;合并症包括:脑血管病38例,休克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肺炎102例,癌症19例,心力衰竭70例,糖尿病23例,肾衰竭16例。(2)不同时间、血糖最高值与28 d病死率的效应分析显示:分组是个显著的预测变量(P=0.035),不同组别之间血糖最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1周内血糖最高值均值为12.4 mmol/L,死亡组1周内血糖最高值均值为14.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3)不同时间、血糖最低值与28 d病死率的效应分析显示:分组是个显著的预测变量(P=0.022),不同组别之间血糖最低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住RICU时间亦是显著的预测变量(P=0.012),表明如果不考虑分组因素,只比较不同时间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1周内血糖最低值的均值为7.4 mmol/L,死亡组血糖最低值均值为9.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4)不同时间、血糖极差与28 d病死率的效应分析显示:入住RICU时间、分组以及它们的交互效应均不是显著的预测变量(P〉0.05),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分组,血糖极差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在良好营养支持下,血糖能否有效控制是决定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2)在良好营养支持下,将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4~9.2 mmol/L是合适的,避免血糖波峰在12.4 mmol/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高血糖症 病死率 营养支持 呼吸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探讨
8
作者 马晓春 梁英健 +3 位作者 章志丹 佟振月 康健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重症监护室 肺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甲型H1N1猪源性流感诱导溶血性尿毒症1例
9
作者 王茂水 孙文青 +1 位作者 王新锋 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3-723,共1页
患者男,20岁,症状出现前健康,无特殊医学史,自述患病前未接触猪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因干咳、腰痛、发热.到医院就诊,体温38℃,检查显示:血小板:60×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8.9U/L,尿素氮14.6mmol/L,肌酐240.4... 患者男,20岁,症状出现前健康,无特殊医学史,自述患病前未接触猪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因干咳、腰痛、发热.到医院就诊,体温38℃,检查显示:血小板:60×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8.9U/L,尿素氮14.6mmol/L,肌酐240.4μmol/L:尿常规:尿蛋白(++),血红蛋白(+++),尿量700mL/d。采用RT.PCR技术检查该患者鼻拭子.结果为甲型H1N1猪源性流感病毒阳性。后转入山东省胸科医院东院区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呼吸重症监护室 溶血性尿毒症 源性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山东省胸科医院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对RICU医院感染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7
10
作者 南岩东 姜华 +1 位作者 何娟 郎红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R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RICU患者及环境特点,建立医护一体化的感控管理模式,应用于216例患者(观察组),并与实施常规感控措施的23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1.5%,对照组... 目的探讨降低R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RICU患者及环境特点,建立医护一体化的感控管理模式,应用于216例患者(观察组),并与实施常规感控措施的23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1.5%,对照组18.0%,观察组导管置入及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感控管理模式的应用可降低R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 医院感染 导管置入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阳 童朝辉 +3 位作者 张睢扬 王磊 谢建新 张旭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6-729,734,共5页
目的探究在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60例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组和对照组。TDM组调... 目的探究在美罗培南持续泵入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60例ICU老年脓毒血症患者,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治疗药物监测(TDM)组和对照组。TDM组调整美罗培南剂量;对照组不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微生物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 TDM组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DM组临床治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微生物治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DM组不良副作用发生率(10.00%)、病死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DM组实现PK/PD目标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K/PD理论可优化ICU老年脓毒血症美罗培南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治疗有效率和微生物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老年患者 呼吸重症监护室 美罗培南 药代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