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调节及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陶 张田圆 +5 位作者 马琳 赵倩茹 张俊华 王彧 陈璐 张晗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0,245,共11页
全球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患者正在迅速增加。呼吸道病毒的宿主免疫反应在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中发挥关键作用。呼吸道病毒不仅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还可能导致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其特征是严重感染患者释放... 全球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患者正在迅速增加。呼吸道病毒的宿主免疫反应在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中发挥关键作用。呼吸道病毒不仅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还可能导致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其特征是严重感染患者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导致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以及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异常。这些呼吸道病毒诱导的免疫异常可能导致微生物感染、败血症性休克和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因此,阐明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免疫致病机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和患者的预后;此外,合理的调节呼吸道病毒在宿主的免疫反应,包括增强抗病毒免疫力,同时抑制全身炎症,可能是成功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关键。本综述主要讨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免疫调节及相关临床治疗策略以利于帮助制定新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固有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 临床治疗策略 呼吸道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
2
作者 黄云英 黄富超 《江西农业》 2025年第7期123-125,共3页
作为在生猪养殖环节最为典型的多发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多为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及时对此类病症进行防治。文章简述了猪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导致猪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并从疫苗接种、环境优化、饲养管理、... 作为在生猪养殖环节最为典型的多发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多为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及时对此类病症进行防治。文章简述了猪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导致猪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并从疫苗接种、环境优化、饲养管理、药物预防与治疗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猪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方案,给出了几点建议强化防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猪养殖户的日常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主要原因 防治方案 强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2年上海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丁韻珍 苏犁云 +1 位作者 孙家娥 徐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2000-2002年 上海 小儿 呼吸道病毒感染 病原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邹映雪 鲁继荣 +1 位作者 成焕吉 刘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5-467,共3页
为探讨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_RT_PCR)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结果显示 ,103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中 ,明确病原诊断者49例(47.6% ) ;其中RSV占34.7 %(17/49例... 为探讨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_RT_PCR)方法对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结果显示 ,103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中 ,明确病原诊断者49例(47.6% ) ;其中RSV占34.7 %(17/49例 ) ,RV65.3%(32/49例 ) ;52例缓解期病人中有8例阳性 ,RSV占25.0%(2/8例 ) ,RV75.0%(6/8例)。两组病原分布具有年龄差异。提示小儿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RSV是3岁以下哮喘患儿的主要诱发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哮喘 呼吸道病毒感染 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11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道 韦栋 +1 位作者 徐志红 胡家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8-63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临床结局的可能因素。方法·共入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确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119例住院患者(年龄≥65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临床结局的可能因素。方法·共入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确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119例住院患者(年龄≥65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转归,并比较治愈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85.61±7.67)岁,男性98例,女性21例;死亡病例12例。其中,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感染患者最多(41例)。与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更大,合并细菌感染、胸部CT出现双肺炎症的比例更高(均P<0.05);在入院时实验室检查中,治愈患者与死亡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偏大,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偏低,肾功能不全,合并有细菌感染可能是老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殷少军 何礼贤 瞿介明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病毒是仅次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宿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以及新出现的病毒如汉坦病毒、Ebola病毒感染的增加和积累 ,使呼吸道病毒感染不断增加 ,因此 ,对呼... 病毒是仅次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宿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以及新出现的病毒如汉坦病毒、Ebola病毒感染的增加和积累 ,使呼吸道病毒感染不断增加 ,因此 ,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 药物疗法 病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被引量:68
7
作者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集成的基础上,制定循证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明确本指南的范围,规范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术语和定义,提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将本病分为风寒袭表证、风热犯表证、暑热夹湿...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集成的基础上,制定循证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明确本指南的范围,规范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术语和定义,提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将本病分为风寒袭表证、风热犯表证、暑热夹湿证、时疫外感证4主证和夹痰证、夹滞证、夹惊证3兼证,推荐了辨证论治方药及中成药、外治法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中医诊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患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 被引量:4
8
作者 詹铀超 秦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患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选择2014年和2015年5-12月两个时间段确诊的280例和32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A和B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分布,年龄分布和发病时间分布。同时检测所...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患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选择2014年和2015年5-12月两个时间段确诊的280例和32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A和B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分布,年龄分布和发病时间分布。同时检测所有患者其他呼吸道病毒情况。结果:B组发热、肌痛/骨痛、身重乏力、腹泻、纳差、皮疹和出血发生率均高于A组,两组患者头痛、肌痛/骨痛、身重乏力、皮疹症状体征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年龄在21~30岁(28.57%)和31~40岁(25.36%)占的比例较大,B组中,年龄在41~50岁(19.69%)和51~65岁(25.00%)占较大比例,两组患者在51~65岁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为10月份(64.29%),其次是11月份(28.21%);2015年,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为10月份(84.38%),其次是11月份(12.49%),两组患者10月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九大呼吸道病毒阳性检测率为30.36%(85/280),其中MP 38株(44.71%),LP1 24株(27.24%);B组九大呼吸道病毒阳性检测率为34.38%(11/32),其中MP 4株(36.36%),LP1 3株(27.27%),两组患者各种病毒的检测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时间广州地区登革热发病情况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年龄分布和发病时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登革热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管理工作流程导图专家建议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来栓 胡晓静 +6 位作者 史源 富建华 冯星 母得志 周文浩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目前已知其与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人群广泛传播,重症病例容易导致死亡[1,2].病毒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力负相关,与其他年龄... 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目前已知其与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人群广泛传播,重症病例容易导致死亡[1,2].病毒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力负相关,与其他年龄组不同,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除了更容易发生社区和/或院内获得性感染外,可能存在确诊和疑似SARS-CoV-2感染妊娠分娩的垂直传播途径.目前虽然未见新生儿获得性SARS-CoV-2感染母胎垂直传播的报道,但已有妊娠晚期孕妇确诊病例,人群对SARS-CoV-2普遍易感,新生儿难以获得母亲抗体的保护,鉴于新生儿人群的特殊性,可以借鉴新生儿呼吸道传播为主的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防患新生儿SARS-CoV-2感染/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院内获得性感染 重症病例 妊娠分娩 垂直传播 妊娠晚期孕妇 确诊病例 管理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廉国利 俞海国 +1 位作者 赵晓东 杨锡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小鼠模型 ,了解病程规律及病理变化 ,为研制抗RSV药物打下基础。方法 给小鼠感染不同负荷量RSV(10 3、10 4 、10 5、10 6 PFU) ,并于小鼠感染 10 6 PFURSV后不同时间 (1、2、3、4、5、6、7d)取右肺... 目的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小鼠模型 ,了解病程规律及病理变化 ,为研制抗RSV药物打下基础。方法 给小鼠感染不同负荷量RSV(10 3、10 4 、10 5、10 6 PFU) ,并于小鼠感染 10 6 PFURSV后不同时间 (1、2、3、4、5、6、7d)取右肺组织作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RSV滴度 ,左肺组织行HE染色、电镜检查及原位杂交检测RSV定位表达。结果 病毒感染量为 10 3PFU时肺组织无空斑形成 ,随着感染病毒量增大 ,肺组织病毒增多。鼠感染 10 6 PFU后 ,随着时间推移 ,肺内病毒量降低 ,感染第 6天的肺组织已无空斑形成。病理显示RSV感染第 3天肺组织炎症性变化最明显 ,感染第 7天肺部炎症细胞减少 ,但出现了部分肺泡壁断裂融合 ,肺泡腔扩大。原位杂交证实RSV主要侵袭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结论 经鼻内滴入RSV可建立小鼠感染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 毛细支气管炎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莉佳 刘恩梅 +1 位作者 宋洪超 罗晓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01-702,共2页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快速诊断 临床特点 婴幼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TLR3、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杰 张文斌 +2 位作者 牟界 雷文汇 李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松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3(TLR3)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可能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培育的ICR小鼠60只... 目的:通过观察松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3(TLR3)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可能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培育的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松针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呼、低剂量组,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后给药,观察肺组织TLR3及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松针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肺组织TLR3及TLR4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针可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中TLR3及TLR4蛋白的表达,可能为其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TLR3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乾 刘代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82-3083,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及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近些年随着认识的深人,RSV被认为是成人呼吸道感染及COPD发病的重要病原体[1]。现将RSV与COPD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PULMONARY 常见病原体 呼吸道感染 COPD 发展中国家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淑新 梁剑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77-2179,共3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RNA病毒,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北半球11-4月为高感染季节。2岁前,大多数儿童都曾感染过RSV。细支气管炎属下呼吸道感染,常为RSV所致。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儿童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亚非 包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在机体肺部防御和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SP-D参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发生、发展,提示SP-D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效...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在机体肺部防御和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SP-D参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发生、发展,提示SP-D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文中就SP-D结构、功能及其与RSV关系、对肺部炎症性疾病治疗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RSV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蛋白D 生理功能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 曼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动物模型,曾被使用的动物很多,如猩猩、棉兔、鼠、小牛、豚鼠、以及雪貂等.其中仅猩猩、小牛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其余动物经RSV滴鼻后,都能受感染,但不致死,也无症状.利用这些动...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动物模型,曾被使用的动物很多,如猩猩、棉兔、鼠、小牛、豚鼠、以及雪貂等.其中仅猩猩、小牛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其余动物经RSV滴鼻后,都能受感染,但不致死,也无症状.利用这些动物模型,不仅能对预防和治疗RSV感染的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也能检测RSV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甲醛灭活疫苗致疾病恶化的机制,正是因为应用了棉兔和小鼠的感染模型,才逐渐得以解释[1-2].人类感染RSV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与年龄、遗传特性、免疫状态以及与同时并存的疾病有关.没有一个病例感染RSV后能表现出所有的临床特征,同样也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复制出所有RSV感染后的表现,所以需要用不同的动物模型来研究疾病的各种特性,并且应该依据所研究疾病的内容来选择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 小鼠 诊断 棉兔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裕昌 赵世武 +2 位作者 张泮生 李世光 岳月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3-336,共4页
本文用间接荧光法检查了99例临床疑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RSV抗原,阳性率57.6%,与血清学检查比较,阳性符合率75.5%,说明该方法具有敏感快速的优点,对小婴儿RSV感染,可提高阳性诊断率。本文还观察了58例血清学检... 本文用间接荧光法检查了99例临床疑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RSV抗原,阳性率57.6%,与血清学检查比较,阳性符合率75.5%,说明该方法具有敏感快速的优点,对小婴儿RSV感染,可提高阳性诊断率。本文还观察了58例血清学检查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了年龄、喘憋程度和恢复期血清RSV-IgG抗体滴度的关系,认为临床上小婴儿喘憋程度较重的原因似与血清中RSV-IgG抗体产生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快速诊断 临床观察 儿童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所致炎症的药理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敏时 檀卫平 +1 位作者 陈小平 姚海魂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6-684,共9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抑制炎症过程中的药理机制。【方法】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C)炎症模型,分别用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抑制炎症过程中的药理机制。【方法】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C)炎症模型,分别用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活性氧化物(ROS)的产生。进一步通过合成Nrf2小干扰RNA(Nrf2 siRNA),下调Nrf2的表达后,探究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孟鲁司特显著降低RSV感染后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表达(P<0.05)及细胞中ROS水平(P<0.05),增加细胞炎症模型中Nrf2、HO-1、NQO-1、GST的基因与蛋白表达(P<0.05),且高剂量的孟鲁司特效果越显著。下调Nrf2的表达后,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表达量上升(P<0.05)及活性氧ROS含量明显升高(P<0.05),Nrf2、HO-1、NQO-1、GST的基因与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所致的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影响Nrf2/ARE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炎症 Nrf2/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石群 王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66-1668,1672,共4页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A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A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连花清瘟胶囊,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前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2.253,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4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确切,在退热和改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能有效纠正患儿Th1/Th2免疫应答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胶囊 利巴韦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雾化吸入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免疫应答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欢 张芳霞 +1 位作者 段淼 黄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276-3280,3294,共6页
近年来,多个国内外研究相继发布了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范围,但多数研究只是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并没有针对抗病毒药物在儿童这一类特殊人群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阐述。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联合国家儿童医学... 近年来,多个国内外研究相继发布了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范围,但多数研究只是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并没有针对抗病毒药物在儿童这一类特殊人群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阐述。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共同制订了《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该指南的发布对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诊断和病原学检测、感染的控制、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及使用等几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儿科同行理解该指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呼吸道疾病 病毒药物 儿童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