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南藏族自治州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仇桂红 杨翠红 +1 位作者 尚晓兰 丁桂芳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该文通过项目组在甘南州六县(市)即合作市、夏河县、卓尼县、玛曲县、碌曲县、迭部县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了RT-PCR抽样检测,简要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类似病症区分、预防治疗的论述,对今后甘南州牦... 该文通过项目组在甘南州六县(市)即合作市、夏河县、卓尼县、玛曲县、碌曲县、迭部县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了RT-PCR抽样检测,简要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类似病症区分、预防治疗的论述,对今后甘南州牦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金田 李静 +3 位作者 丁玉林 王文龙 高娃 王金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6-483,共8页
为确定引起内蒙古地区3月龄~6月龄荷斯坦犊牛暴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并分析其基因组序列,本研究对病死犊牛剖检并观察其各脏器的剖检病变,制备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病变。结果可见犊牛肺脏呈深红色有光泽的肌肉样实变,心脏肥大,... 为确定引起内蒙古地区3月龄~6月龄荷斯坦犊牛暴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并分析其基因组序列,本研究对病死犊牛剖检并观察其各脏器的剖检病变,制备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病变。结果可见犊牛肺脏呈深红色有光泽的肌肉样实变,心脏肥大,肝脏表面散在细小的结节状灰白色病灶,肾脏表面散在细小深红色出血点;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间质性肺炎,多数各级细支气管腔和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和浸润,偶见合胞体细胞,在各级细支气管部分黏膜上皮细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染的病毒包涵体;轻度纤维化和小坏死灶的变质性肝炎,急性炎性脾肿,多发性小出血灶的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进一步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扩增获得约600 bp的目的条带,测序后与GenBank中相关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目的基因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美国分离株USII/S1(KU159366)的同源性最高(98.42%),表明该地区某牧场犊牛感染了BRSV。将该病例肺组织研磨上清液接种牛肾细胞(MDBK)盲传3代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经RT-PCR检测确认为BRSV,进一步表明分离到1株BRSV,命名为IM BRSV-39。分段扩增IM BRSV-39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经测序后拼接获得长度为15130 bp的BRSV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egAlign软件分析IM BRSV-39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基因序列和F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及突变位点;采用MEGA 11软件构建分离株全基因组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IM BRSV-39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基因和F基因序列均与BRSVⅢ亚型分离株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且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证实IM BRSV-39株属于BRSVⅢ亚型;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显示:与BRSVⅢ亚型参考株相比,IM BRSV-39株G基因序列存在7个突变位点,F基因序列存在12个突变位点;G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4个突变位点,其中L13H处在G蛋白的胞质结构域(aa1~aa37);Y^(127)H、I^(139)T、P^(177)L、A^(186)T处在G蛋白的胞外结构域(aa66~aa257);F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5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M^(4)T、M^(7)T、S^(14)C处在F蛋白氨基末端信号肽区(aa1~aa26)。本研究检测并分离到1株BSRV,揭示了该病毒基因组的遗传进化特征,为国内BRSV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包涵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和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雪莲 李永琴 +5 位作者 李瑞乾 李昊 靳双媛 王雪妍 杜家伟 许立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8-1487,共10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病因之一,主要引起1岁龄以下犊牛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BRSV共编码9种结构蛋白,其中附着蛋白(G蛋白)和融合蛋白(F蛋白)是BRSV...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病因之一,主要引起1岁龄以下犊牛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BRSV共编码9种结构蛋白,其中附着蛋白(G蛋白)和融合蛋白(F蛋白)是BRSV表面主要的包膜糖蛋白,参与病毒吸附、融合宿主细胞的过程。G和F蛋白含多种识别表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反应,常常是牛呼吸道合胞体病(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disease, BRSD)疫苗开发所关注的重点。探究G和F蛋白在BRSV侵染中的作用机理对于病毒致病机理分析、疫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和F蛋白的结构功能及有关疫苗的开发加以综述,以期为BRSV疫苗的研制和BRSD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 呼吸道合胞病(BRSD) 附着蛋白(G蛋白) 融合蛋白(F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与A型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程玉婷 张丁中 +1 位作者 岳华 汤承 《草学》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2023年5月川西北某牦牛养殖场暴发呼吸道疾病并出现死亡,本试验的目的是对此疫情进行病原学诊断。采集了3份病死牦牛肺脏样本,采用PCR方法对肺脏样本进行了10种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2份样本检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2份样本检... 2023年5月川西北某牦牛养殖场暴发呼吸道疾病并出现死亡,本试验的目的是对此疫情进行病原学诊断。采集了3份病死牦牛肺脏样本,采用PCR方法对肺脏样本进行了10种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2份样本检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2份样本检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1份样本同时检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该养殖场牦牛暴发的呼吸道疾病是由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为该场牦牛的疾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PC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式RT-PCR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史鸿飞 朱远茂 +4 位作者 高欲燃 任宪刚 冯军科 于作 薛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为了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根据已发表的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了套式RT-PCR引物,初步建立了BRSV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对138份牛鼻腔棉拭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检测到了BRSV阳性样品54份,总的阳性检出率为39.1%。对大部分BRSV... 为了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根据已发表的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了套式RT-PCR引物,初步建立了BRSV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对138份牛鼻腔棉拭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检测到了BRSV阳性样品54份,总的阳性检出率为39.1%。对大部分BRSV阳性样品的F基因扩增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用该套式RT-PCR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进行了检测,结果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首次用套式RT-PCR技术证实了我国部分省的牛群中存在BRS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套式RT-PCR 牛鼻腔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红 侯喜林 朴范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4-1419,共6页
从黑龙江省某牛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牛鼻汁中分离到1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该病毒株能在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特征性的合胞体形态的细胞病变;病毒对5-碘脱氧尿核苷不敏感,对酸、氯仿、乙醚均敏感,不耐热,56℃加热30 min可... 从黑龙江省某牛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牛鼻汁中分离到1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该病毒株能在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特征性的合胞体形态的细胞病变;病毒对5-碘脱氧尿核苷不敏感,对酸、氯仿、乙醚均敏感,不耐热,56℃加热30 min可被灭活,且无血凝性和血吸附特性;该病毒能被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应用特异性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从病毒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BRSVN基因中596 bp的特异性片段,并且分离株与GenBank中BRSV毒株N基因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99.3%。以上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命名为BRSV HJ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蛋白基因的重组Ⅰ型牛疱疹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军科 朱远茂 +6 位作者 任宪刚 祖立闯 李娇 史鸿飞 高欲燃 童光志 薛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5,共5页
为构建表达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G蛋白基因的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重组病毒,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BRSV全长G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插入到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之下构建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利用磷酸钙-DNA沉淀法将该转移载体与亲本病毒BH... 为构建表达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G蛋白基因的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重组病毒,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BRSV全长G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插入到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之下构建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利用磷酸钙-DNA沉淀法将该转移载体与亲本病毒BHV-1/TK-/LacZ+的基因组DNA共转染牛鼻甲细胞后收获增殖的病毒。通过反向蚀斑筛选,得到重组病毒BHV-1/TK-/G+。PCR检测结果证实G蛋白基因已经插入到了亲本病毒BHV-1/TK-/LacZ+的基因组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证实BHV-1/TK-/G+中的G蛋白基因在感染的细胞中获得了表达。本研究为研制BRSV及其他重要牛传染病的BHV-1病毒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G蛋白基因 牛疱疹病毒Ⅰ型 磷酸钙-DNA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红 朴范泽 侯喜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小为596bp的目的片段,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小为596bp的目的片段,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方法与牛腺病毒、牛副流感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无浆体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TCID50。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作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检测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艳婷 侯喜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8-636,共9页
目的建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重组纯化的BRSV-G蛋白免疫家兔和小鼠,制备抗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PcAb)和单克隆抗体(MAb),方阵滴定法优化DAS-ELISA方法抗体工作浓度及反应条件,并对其敏感... 目的建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重组纯化的BRSV-G蛋白免疫家兔和小鼠,制备抗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PcAb)和单克隆抗体(MAb),方阵滴定法优化DAS-ELISA方法抗体工作浓度及反应条件,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进行验证。结果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G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体亚类均为IgG1型κ链,Western blot、IFA试验表明PcAb和MAb均与G蛋白和BRSV发生特异性反应,MAb作为捕获抗体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5μg/mL,PcAb作为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5μg/mL,判定临界值为0.22,最低检测限为1.43μ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常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几种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与RT-PCR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2.0%、100%、95.6%。结论建立的检测BRSV的DAS-ELISA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大规模检测,为BRSV疫情的监测和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G蛋白 多克隆抗 单克隆抗 DAS-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军科 薛飞 +3 位作者 朱远茂 任宪刚 史鸿飞 高欲燃 《中国奶牛》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是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病早在1968年就有记载,1970年BRSV首次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体中分离到[1]。其危害性在于BRSV感染发病率很高,达到60%~80%,死...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是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病早在1968年就有记载,1970年BRSV首次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体中分离到[1]。其危害性在于BRSV感染发病率很高,达到60%~80%,死亡率在一些爆发中也能达到20%以上[2,3]。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呼吸道疾病 VIRUS 秋冬季节 发病率 死亡率 病原 犊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昱萍 李珍 刘建青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4,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全序列,选择保守性较强的N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能快速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方法。利用本方法对采集的38份临床症状类似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中... 根据已发表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全序列,选择保守性较强的N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0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能快速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方法。利用本方法对采集的38份临床症状类似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中有10份为阳性。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能检测到1pg左右的病毒RNA,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N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流行与诊断 被引量:9
12
作者 翁善钢 《中国奶牛》 2013年第8期45-47,共3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牛群中的流行与感染率较高。本文主要介绍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流行病学与诊断。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流行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禹 于仁冬 周玉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17年第7期34-39,共6页
牛呼吸疾病道综合征(BRDC)给全球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安达市某牛场爆发呼吸道疾病,为了确诊此次疾病的病因,本文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呼吸道病毒PCR检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显示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牛呼吸疾病道综合征(BRDC)给全球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安达市某牛场爆发呼吸道疾病,为了确诊此次疾病的病因,本文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呼吸道病毒PCR检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显示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此菌对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为今后临床处理此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疾病道综合征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牛巴氏杆菌 细菌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进化树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集约化牛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旭 孟凡艳 +7 位作者 张乾义 吴桐忠 张星星 韩猛立 张倩 钟发刚 胡建军 黄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4-939,945,共7页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集约化牛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流行及分型情况,本研究从新疆7个地区14个集约化牛场采集了407头犊牛的血液及其对应的鼻拭子,分离血清,利用ELISA检测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结果显示,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阳性...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集约化牛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流行及分型情况,本研究从新疆7个地区14个集约化牛场采集了407头犊牛的血液及其对应的鼻拭子,分离血清,利用ELISA检测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结果显示,犊牛血清中的BRSV抗体阳性率为82.1%(334/407),各地区BRSV抗体阳性率在70%~100%,其中克拉玛依和伊犁两地BRSV抗体阳性率高达100%。9周龄以内犊牛BRSV抗体阳性率较高,为86.1%~100%,但9周龄以后BRSV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且12周龄以上犊牛BRSV的抗体阳性率下降至31.8%。利用套式RT-PCR(F基因引物)对鼻拭子检测结果显示,仅伊犁、石河子两地共17份样品检测结果为BRSV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4%(2/27)和7.5%(15/200)。5周龄犊牛BRSV的阳性率最高为21.7%(5/23),且BRSV阳性的犊牛均在12周龄以内。上述结果表明,新疆部分地区牛场犊牛存在BRSV的感染,且BRSV抗体阳性率也较高,在不同地区犊牛BRSV及其抗体的阳性率均存在差异。采用套式RT-PCR扩增17份BRSV阳性样品的G基因并测序,利用MegAlign软件中的clustal W算法分析G基因的同源性,利用MEGA 7.0软件中的NJ法构建G基因的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7份阳性样品均扩增到371 bp的G基因片段。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7条G基因序列均与美国Ⅲ亚群BRSV参考株USII/S1 G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91.6%~94.4%。且它们均与美国Ⅲ亚群BRSV参考株USII/S1位于同一大分支。上述结果表明,17条G基因序列可能均来自美国的BRSV USII/S1参考株,且均为Ⅲ亚群BRSV。本研究为新疆部分地区BRSV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检测 抗原检测 基因分型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融合前F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磊 常继涛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6-1130,1158,共6页
为确定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BRSV融合前F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各项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测B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 mg/L、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最佳封闭液为3%明胶、羊抗... 为确定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BRSV融合前F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各项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测B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 mg/L、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最佳封闭液为3%明胶、羊抗牛Ig G-HRP的稀释度为1:8000,抗体阴阳性临界值为0.204。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与阿卡斑病毒(AKAV)、牛轮状病毒(BRV)、蓝舌病病毒(BTV)、口蹄疫病毒(FM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以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当BRSV阳性血清稀释倍数达1∶6400时仍为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ELISA组内、组间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80%和8.80%,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对195份临床牛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BRSV抗体阳性率为61.0%;对其中的143份血清同时进行病毒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符合率为89.5%。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牛群中BRSV抗体的检测,为BRSV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融合前的F蛋白 间接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洺扬 王炜 +6 位作者 李真光 董鹏 胡桂学 武华 陈立志 程世鹏 冷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2,共3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进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诊断时,首先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以及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初诊,然后再进行实验室诊断。其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细...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进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诊断时,首先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以及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初诊,然后再进行实验室诊断。其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分离培养鉴定、聚合酶链反应。血清学方法包括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凭借其高效、快速、灵敏性高的特点成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牛呼吸道合胞体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各国养牛业造成极大危害。论文综述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恒温隔绝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益铭 岳华 汤承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恒温隔绝式RT-PCR(ii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BRSV 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BRSV的ii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对BRSV、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 为建立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的恒温隔绝式RT-PCR(ii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BRSV 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BRSV的ii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对BRSV、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冠状病毒(BCoV)、牛鼻病毒(BRV)、牛腺病毒3型(BAV-3)、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溶血性曼氏杆菌(M.haemolytica)和牛支原体(M.Bovis)等临床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仅特异性检测BRSV,对其它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强;将BRSV重组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3.45×105拷贝/μL~3.45×10^(-1)拷贝/μL)后,利用该方法分别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该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3.45拷贝/μL,敏感性高;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为1.92%~2.12%,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为1.67%~1.89%,重复性好。采用该iiRT-PCR方法和文献报道的3种方法同时对采自5个省146份肉牛呼吸道疾病患牛的鼻腔拭子和40份牦牛肺脏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iiRT-PCR方法对146份鼻腔拭子中BRSV的平均检出率为36.30%,场阳性率为75.00%,5个省均有检出;牦牛肺脏样品中BRSV的检出率为45.00%,场阳性率为100%,该结果首次证实BRSV在牦牛中的存在和流行。另外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高于其他3种方法。本实验建立的iiRT-PCR方法配合使用PetNAD核酸萃取试剂盒和POCKITTM手持式核酸分析仪能够对BRSV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其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为BRS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利工具,丰富了国内BRSV的流行病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恒温隔绝式PCR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主要编码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梦莹 马小静 +4 位作者 张凯 孙鑫鹏 王文佳 程成 许立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1,共4页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是引起反刍动物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之一,犊牛对该病毒的感染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养殖的经济效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主要编码蛋白F蛋白和G蛋白上的某些抗原表位可刺激中和抗体反应,而且是BRS...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是引起反刍动物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之一,犊牛对该病毒的感染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养殖的经济效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主要编码蛋白F蛋白和G蛋白上的某些抗原表位可刺激中和抗体反应,而且是BRSV唯一能够在动物模型中诱导中和抗体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蛋白。N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可诱导BRSV的保护性免疫,小疏水性蛋白(SH)有助于维持病毒外壳稳定性。目前,在该病的防控措施上仍然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可根据BRSV编码蛋白的不同特性与功能,研发出一种免疫效果良好、安全高效的疫苗,用以防控BRSV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编码蛋白 流行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贯黄感冒颗粒抗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悦 杨旭 +1 位作者 孙涛 刘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研究治疗感冒用中药贯黄感冒颗粒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方法:将中药贯黄感冒颗粒溶解于纯水,经0.22微米滤器过滤后制成贯黄感冒颗粒水溶液。以环盐酸吗甲吡嗪酸(cyclopiazonic ac... 目的:研究治疗感冒用中药贯黄感冒颗粒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方法:将中药贯黄感冒颗粒溶解于纯水,经0.22微米滤器过滤后制成贯黄感冒颗粒水溶液。以环盐酸吗甲吡嗪酸(cyclopiazonic acid,CPA)为阳性对照药物,利用CCK-8法测定贯黄感冒颗粒水溶液对Hep-2细胞的细胞毒性。在对细胞最大无毒的浓度下,测定贯黄感冒颗粒对RSV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贯黄感冒颗粒的半数致死浓度(TC_(50))为0.647 mg/mL,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0.014 mg/mL,治疗指数(TI)为46.21。贯黄感冒颗粒在RSV感染Hep-2细胞后0、2、4、6、8 h给药,结果表明贯黄感冒颗粒具有显著的抗RSV效果。结论:贯黄颗粒在体外培养细胞体系检测下对RS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黄感冒颗粒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病毒活性 显著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G蛋白抗原区原核表达及反应原性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春霞 周雅坪 +6 位作者 郭婷 崔琦 王宇琛 田广原 思汗 孙衍立 郝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38-3446,共9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重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G蛋白并对其进行反应原性鉴定。从NCBI上找出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其抗原区域,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BRSV G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 本研究旨在获得重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G蛋白并对其进行反应原性鉴定。从NCBI上找出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其抗原区域,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BRSV G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9-T后,对其进行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将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进行胶回收,构建重组质粒pET-32a-G,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Ni-IDA亲和层析法纯化经IPTG诱导表达的蛋白,并测定其浓度;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该蛋白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出大小约为567 bp的G基因,获得分子质量约为40 ku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优化诱导条件后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在16℃、IPTG浓度1.2 mmol/L、诱导4 h时蛋白表达量最大;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重组蛋白可与山羊源BRSV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该蛋白具有反应原性。综上,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BRSV G蛋白,为建立BRS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和BRSV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 G蛋白 原核表达 可溶性表达 反应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