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者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东升 曾勉 容中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对20例正常人、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及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慢阻肺呼衰)患者进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比研究,并与死腔气量/潮气容积(VD/VT)和气... 对20例正常人、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及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慢阻肺呼衰)患者进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比研究,并与死腔气量/潮气容积(VD/VT)和气道阻力(Raw)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组及慢阻肺组PaCO2和PetCO2间无明显差异(P>0.05),PetCO2可反映PaCO2变化。慢阻肺呼衰者PaCO2和PetCO2间有明显差异,其中PetCO2较PaCO2低,平均相差达2.13kPa±1.26kPa(P<0.01)。故在慢阻肺呼衰时PetCO2不能反映PaCO2变化,此时如以PetCO2来估计PaCO2是不可靠的。慢阻肺呼衰时PaCO2-PetCO2之差异与VD/VT(r=0.81,P<0.01)和Raw相关(r=0.4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呼吸衰竭者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
2
作者 李艳玲 刘刚 +1 位作者 吴凝萃 石玛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27-628,共2页
肺心病呼吸衰竭者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李艳玲刘刚吴凝萃石玛丽1(呼吸疾病研究所,沈阳110001)关键词慢性肺心病;过氧化氢酶;呼吸衰竭医学上从80年代始对自由基进行了研究[1]。超氧自由基是研究得最多的一个。它迅速转化... 肺心病呼吸衰竭者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李艳玲刘刚吴凝萃石玛丽1(呼吸疾病研究所,沈阳110001)关键词慢性肺心病;过氧化氢酶;呼吸衰竭医学上从80年代始对自由基进行了研究[1]。超氧自由基是研究得最多的一个。它迅速转化为过氧化氢(H2O2),使人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过氧化氢酶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DIP重症细分组研究——以呼吸衰竭患者为例
3
作者 杨扬 史力群 +3 位作者 郑瑞强 林华 於江泉 蔡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299例重症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穷尽卡方自动交互检验决策树模型构建呼吸衰竭重症病例组合方案并进行各组费用测算。结果 住院日、主要手术/操作、离院方式、转归情况是影响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分类变量,最终形成8个DIP组及相应的标准费用;各组内同质性高,组间异质性强,分组效果较好。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DIP优化分组方案符合临床实际,标准费用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医疗资源消耗水平,且不会大幅度增加医保基金支出负担,能够为医保部门优化该病种的细分组方案提供参考,促进医院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按病种分值付费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的应用
4
作者 杨青 王睿泽 +1 位作者 姚思雨 刘秋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资料,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资料,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撤机患者65例,高流量组38例,正压组27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流量组患者撤机后24 h的PaO_(2)及氧合指数较正压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8和2.19,P<0.05和P=0.03);高流量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正压组,高流量组患者腹胀及皮损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压组(χ^(2)=6.69和χ^(2)=3.05,P=0.01和P=0.03)。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治疗效果不劣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但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更舒适,腹胀及皮损等并发症少于正压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衰竭 撤机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APACHEⅡ、SOFA评分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奎 潘旭冉 邵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69-1574,共6页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8例老年SP合并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分为非激素组(n=83)及激素组(n=125)。采...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8例老年SP合并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分为非激素组(n=83)及激素组(n=125)。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得到每组71例患者。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病情改善情况、血气指标、实验室生化指标及预后。结果 激素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非激素组(P <0.05);治疗7 d后,激素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氧合指数(P/F)、血氧饱和度(SaO_(2))、淋巴细胞计数(TLC)高于非激素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低于非激素组(P <0.05);生存曲线显示,激素组28 d生存率高于非激素组(P <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未使用糖皮质激素为老年SP合并RF患者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SP合并RF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病情,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糖皮质激素 老年 呼吸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伴呼吸衰竭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张赛 陈希 曾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以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回顾分析初始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在伴有呼吸衰竭的NMOSD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NMOSD患者,选取出现中枢性呼... 【目的】探讨以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回顾分析初始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在伴有呼吸衰竭的NMOSD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NMOSD患者,选取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观察每例患者急性重症发作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后半年内NMOSD的拓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EDSS)。【结果】对纳入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核磁共振成像证实,本组患者脱髓鞘病灶可广泛累及延髓或(及)高颈段脊髓。本组患者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作为初始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顺利脱离呼吸机,EDSS评分显著降低(P<0.001)。【结论】NMOSD脱髓鞘病灶累及延髓及高颈段脊髓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早期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呼吸衰竭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 延髓 高颈段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缺陷人群肺孢子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123例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林秀华 林嘉萍 +5 位作者 史逸娴 张思婷 林鑫 陈磊 李卉 谢宝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人群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住院治疗的123例免疫缺陷PJ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行多因素二元logis...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人群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住院治疗的123例免疫缺陷PJ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J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123例PJP患者中,77例为HIV感染,46例为非HIV感染。非HIV感染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恶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类患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和入住ICU(P<0.001)。HIV阳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蛋白值显著更低(P<0.001)。40例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6例死亡。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P=0.031)、非HIV感染(P=0.002)和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P<0.001)是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非HIV感染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6(0.584,0.789)、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的ROC曲线的AUC为0.731(0.637,0.826)、NLR的ROC曲线的AUC为0.648(0.546,0.750),预测概率的ROC曲线的AUC为0.845(0.778,0.912)。结论非HIV感染、NLR高、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是PJ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分析这些因素对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更高。临床上应及时评估患者状况,尽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心理护理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8
作者 靳丽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抽取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强化心理护理)。比对患者血...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抽取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强化心理护理)。比对患者血气指标、满意度、不良情绪、临床指标、依从性。结果: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通过对血气指标进行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SPO_(2)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差异大,研究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分析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及血气指标状况,患者满意度高,疾病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 强化心理护理 血气指标 不良情绪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程序化路径护理ECMO救治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吴国庆 许玉男 +4 位作者 董婷婷 夏敏 韦梅 韩小琴 徐何群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ECMO救治时运用程序化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江苏省3家三甲医院收治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例资料(70例),包括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35例,以及接受...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ECMO救治时运用程序化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江苏省3家三甲医院收治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例资料(70例),包括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35例,以及接受程序化路径护理的研究组患者35例,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等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血气指标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研究组高,二氧化碳分压对照组高(P<0.05);预后相关指标中的ECMO支持时间、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时间、入院ICU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均研究组较短(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研究组高(P<0.05);分别护理后生活质量分数、护理满意度高的一组为研究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ECMO救治时,实施程序化路径护理,会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经护理辅助ECMO治疗,缩短疾病救治时间,预防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O 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 程序化路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周辅超 刘祥 +1 位作者 鲁开智 邵建良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0-1980,共11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呼吸衰竭(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ailure,POR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特异性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的纳入INSPIRE数据库2011到2020年间行心血管手术的1623例患者,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后,...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呼吸衰竭(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ailure,POR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特异性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的纳入INSPIRE数据库2011到2020年间行心血管手术的1623例患者,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后,使用多重插补处理缺失数据,并采用Boruta筛选相关特征变量。基于筛选指标构建8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GBM、GLM、XGBoost、KNN、NNET、NB、SVM及RF,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并基于排列重要性算法识别对PORF有重要影响的变量。结果PORF总体发生率为27.05%(439/1623),PORF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显著高于非PORF组(12.98%vs.1.60%,P<0.001)。建立的预测模型中,SVM模型效果较好,在测试集中,该模型AUC达到0.705,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481、0.825、0.504、0.812。根据特征重要性计算,对术后呼吸衰竭预测影响最大的前十个变量为麻醉时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钙、淋巴细胞百分比、体外循环时长、术中出血量、年龄、肌酐、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预测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模型,该模型可以识别出高危患者及其发生呼吸衰竭的概率,促进数据驱动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手术 术后呼吸衰竭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肌酐比值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基于MIMIC-Ⅳ数据库
11
作者 陈鑫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尿素/肌酐比值(UCR)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脓毒症病人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脓毒症病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信息、入ICU后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动脉血气... 目的:探讨尿素/肌酐比值(UCR)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脓毒症病人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脓毒症病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信息、入ICU后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动脉血气分析、ICU期间的治疗、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根据入ICU时UCR四分位数水平对病人进行分组,以90 d死亡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对比各组病人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预后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评估UCR水平与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476名病人,高UCR组病人的院内、28 d、60 d及90 d死亡率显著增加(P<0.001)。通过Boruta算法及随机森林选择重要的特征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U3组及U4组病人90 d死亡风险显著增高(OR=1.311,95%CI:1.065~1.614,P=0.011;OR=1.745,95%CI:1.412~2.157,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UCR水平与病人死亡风险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高UCR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脓毒症病人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衰竭 尿素/肌酐比值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
12
作者 宋飞飞 杜春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点及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通过痰培养结果、影像学检查资料、血清学检测结果等,明确病原菌分布情况,总结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12%),常见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2.62%)、大肠埃希菌(16.67%)、铜绿假单胞菌(11.31%)和鲍曼不动杆菌(9.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9.76%),以肺炎链球菌(18.4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31%)为主;真菌(10.1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浸润影和实变影,部分患者出现了空洞影;年龄≥80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低蛋白血症(<30g/L)及混合感染是并发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像学检查多呈现多叶病变,高龄、基础疾病、营养状态、混合感染等是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分布 影像学特点 并发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呼吸衰竭治疗的效果
13
作者 张丹霞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对呼吸衰竭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医院诊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无创呼吸机治疗,30例)与研究组(高流量湿化治疗...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对呼吸衰竭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医院诊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无创呼吸机治疗,30例)与研究组(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30例)。对比两组的呼吸功能、血气指标、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血氧饱和度(SaO_(2))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C-反应蛋白(CRP)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用于呼吸衰竭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但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更能改善呼吸功能与血气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14
作者 赵常征 杲海霞 +4 位作者 支翔鹏 芦永赞 周兰彩 郑言栋 杨汝燕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SRF)患者采取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SRF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对比...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SRF)患者采取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SRF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气指标、肺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SRF患者来讲可促进其康复,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指标 重症呼吸衰竭 生活质量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 并发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15
作者 徐猛 黄鹤 +1 位作者 许良兰 王金标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用于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7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行常...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用于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7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和血气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炎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为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既改善了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又缓解了炎症反应,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肺泡灌洗 急诊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黄新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联用纳肾降肺平喘汤治疗... 目的:探讨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联用纳肾降肺平喘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高,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更短,撤机失败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血气指标更优(P<0.05)。结论: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并降低撤机失败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气指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肾降肺平喘汤 无创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慧 张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7-149,共3页
目的:评价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急救治疗,比较两组间... 目的:评价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急救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肺功能,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可积极改善症状,稳定体征,提升抢救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推广意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抢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东珂 李素云 +2 位作者 杨建雅 李宁 姚富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4,共7页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评价系统对结局指标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本研究纳入13项临床研究,共1 007例患者,观察组505例,对照组502例;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OR=3.52,95%CI为2.35~5.27,P<0.000 01)、动脉血气pH值(MD=0.04,95%CI为0.02~0.05,P<0.000 01)、氧分压(MD=7.86,95%CI为7.24~8.48,P<0.000 01)、二氧化碳分压(MD=-6.85,95%CI为-8.99~-4.77,P<0.000 01)、肿瘤坏死因子(TNF-α)(SMD=-2.56,95%CI为-4.11~-1.01,P<0.01)方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DE证据分级提示,GRADE证据分级结果提示,总有效率、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气氧分压、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低级质量证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西医常规结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减轻炎症状况,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痰热清注射液 动脉血气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NPPV治疗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锐 李雪娇 +2 位作者 贺银虹 李彦霖 王晓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通气失败的概率较高。本研究...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通气失败的概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力NPPV(high intensity NPPV,HI-NPPV)治疗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3年7月因AE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pH值≤7.25)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NPPV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NPPV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吸气相气道正压(inspire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IPAP)将患者分为2组:NPPV组(IPAP<20 cmH2O,1 cmH2O=0.098 kPa)和HI-NPPV组(20 cmH2O≤IPAP<30 cmH2O)。NPPV组和HI-NPPV组分别纳入99和95例患者。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数据配比,共匹配得到86对数据。比较2组的主要结局指标(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及次要结局指标[血气分析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结果:NPPV组和HI-NPPV组的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98%和1.1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NPPV组和HI-NPPV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3.26%和9.30%,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1)。HI-NPPV组治疗后24、48 h的PaO_(2)均高于NPPV组,PaCO_(2)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4、48 h,2组之间p 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NPPV可通过迅速改善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状态,从而降低病死率及插管率,本研究为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严重Ⅱ型呼吸衰竭 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参数联合NLR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幽草 施晓瑜 +2 位作者 黄芳 陈云峰 林亚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2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有患者行1.0 mm薄层胸部CT扫描,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Portal工作站内的COPD软件,测量并记录肺总容量、肺气肿容量、最大吸气末容积(MIV)、最大呼气末容积(MEV),并计算肺体积百分比(LVP)。对患者血液内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并记录两者的比值(NLR)。采用耶格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估,记录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观察患者自入院治疗起90天内是否发生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间CT定量参数及NLR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T定量参数、NLR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定量参数和NLR在患者预后预测中的效能。结果:MIV、MEV、NLR分别与FVC、FEV1呈负相关(P均<0.05),而肺体积百分比与FVC、FEV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均>0.05)。预后良好者89例,预后不良者33例。预后良好组的MIV、MEV和NLR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体积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量参数(MIV、MEV)及NLR预测患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09(95%CI:0.601~0.816)、0.820(95%CI:0.744~0.895)和0.895(95%CI:0.825~0.96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达0.935(95%CI:0.882~0.988)。结论:CT定量参数(MIV、MEV)及NLR与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具有相关性,且三者联合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较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肺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