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衰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翁燕娜 韩云 谢东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87,共2页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通气模式及调整呼吸机参数,视病情使用抗生素...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选用通气模式及调整呼吸机参数,视病情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化痰药、扩血管药、强心药及营养支持治疗等。试验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健脾益肺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电针双侧足三里30min,每日2次。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呼吸肌耐力指标(吸气时间比例、呼吸浅快指数)和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对照组治疗后TP、Alb、Hb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治疗后TP、Hb较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周白蛋白水平较前亦明显下降(P<0.01),但在治疗后2周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后1周有所升高,但这种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水平较前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2周的总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组经治疗后2周浅快指数、吸气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浅快指数及吸气时间均与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有利于加强肌肉的营养,减少呼吸肌蛋白的分解,改善骨骼肌能源物质的供给,从而增强呼吸肌耐力,减轻呼吸肌疲劳,有助于促进呼衰的纠正,实现脱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生金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肌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肌综合康复疗法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尚仁 毛毅敏 +3 位作者 孙瑜霞 娄元杰 史凤琴 王俊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50-53,共4页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非康复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在一般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营养、能量补充、合理氧疗与逐步增加膈肌运动负荷、提高呼吸肌耐力(体外膈肌起搏并穴位刺激,呼吸阻力锻炼、呼吸操并缩唇呼吸...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非康复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在一般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营养、能量补充、合理氧疗与逐步增加膈肌运动负荷、提高呼吸肌耐力(体外膈肌起搏并穴位刺激,呼吸阻力锻炼、呼吸操并缩唇呼吸等)相结合的呼吸肌综合康复方法,非康复治疗组仅采用一般传统疗法(抗感染、疏通气道、低流量吸氧等)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康复治疗组与非康复治疗组相比,常规肺功能(FVC,FEV10%)和主要血气指标(paO2、paCO2),呼吸肌耐力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值分别<0.05和0.01)。提示:呼吸肌综合康复疗法,近期疗效满意,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肌耐力 康复疗法 吸气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功能的定量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甫 张燕萍 +4 位作者 张文鹏 洪光 俞红霞 阎启英 孙银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59-160,共2页
跨膈压的测定可间接反映呼吸肌肌力,故跨膈压可作为呼吸肌肌力训练前后的客观指标。本实验选择23例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正常人,测定其跨膈压及最大跨膈压值,得到结果为:跨膈压值为2.25±0.97kPa,最大跨膈压值为5.... 跨膈压的测定可间接反映呼吸肌肌力,故跨膈压可作为呼吸肌肌力训练前后的客观指标。本实验选择23例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正常人,测定其跨膈压及最大跨膈压值,得到结果为:跨膈压值为2.25±0.97kPa,最大跨膈压值为5.09±2.24kPa,40岁以下年龄组Pdimax值较40岁以上组高8.39%,男性较女性高27.4%,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膈压 呼吸肌耐力 定量化方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