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悦 张鲁涛 +1 位作者 史利克 刘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 ICU)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为RICU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RICU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 ICU)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为RICU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RICU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08株非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6株(66.11%,66/10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9株(26.85%,29/108),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104株(96.30%,104/108)。药敏结果显示,非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45%、29.63%和33.3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4.00%和28.57%。结论非铜绿假单胞菌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非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非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5 位作者 徐瑾 李渺苗 苏欣 赵蓓蕾 孙辉明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ICU,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实体瘤等基础疾病,应用多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及外周静脉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总病死率为42.0%,抗感染治疗有效率54.0%。结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治疗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耐药率变迁 被引量:7
3
作者 姜洪丽 陈菲 +5 位作者 陈晨 潘宾海 王兆峰 徐小勇 孙辉明 赵蓓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耐药率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RICU557例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非重复细菌,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1 13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212... 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耐药率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RICU557例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非重复细菌,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1 13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212株(18.8%),革兰阴性(G-)菌919株(81.2%)。最常见的5种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0.2%)、铜绿假单胞菌(21.1%)、金黄色葡萄球菌(18.2%)以及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9.8%)和黏质沙雷菌(8.3%)。2013—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非发酵菌分离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但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有上升趋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均>6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相对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由59.4%降至37.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MRSA)检出率为96.1%,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喹奴普丁/达福普汀的敏感率接近100%;肠杆菌科细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降低(由55.6%降至14.3%),但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均>60%。结论该院RICU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痰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量供给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飞 于洪涛 +1 位作者 李惠 郭彩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ICU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第1—3天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占总热量比率、总热量与标准热量的比率以及供能方式。分析热量供给与VAP的相关性。结果:VAP组病人54例,非VAP组61例。多水平线性模型显示: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VAP组和非VAP组进行比较时,仅有第1天的实际热量/标准热量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EN的病人16例,有6例发生VAP;使用TPN的45例,14例发生VAP。使用EN的病人99例,其中EN液平均每天摄入量〈500ml为5例,500—1000ml为44例,1000~1500ml为32例,≥1500ml为18例。结论:①人院后24h内摄入热量增加是RICU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②第1天热量摄人为目标量的60%可减少VAP的发生,随着EN摄入量增加,VAP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与肺炎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阎锡新 王海宾 +2 位作者 张鲁涛 张聚静 王保法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两组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和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以探讨RICU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RICU内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结果...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两组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和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以探讨RICU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RICU内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结果,分为典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A组)22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VABI)组(B组)23例。分析两组间临床与病原学差异。结果A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B组感染发生时间早于A组。结论RICU内机械通气患者,特别是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支气管感染早期发现有利于防止VAP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支气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