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与气道炎症反应在产后出血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赖晓慧 麻彬彬 +2 位作者 王蕾茜 郑美凤 王晓蕾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气道炎性反应与产后出血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T)的相关性及该机械通气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例产后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气道炎性反应与产后出血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T)的相关性及该机械通气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例产后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仅对观察组实施VAT临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T发生情况。于机械通气48 h后检测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比较患者中发生VAT患者(VAT组)和未发生VAT(非VAT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VA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T组机械通气48 h后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低于非VAT组(P<0.05),MAD、IL-6、TNF-α表达水平高于非VAT组(P<0.05)。结论:氧化应激和气道炎性反应均为产后出血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T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临床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与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的VA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氧化应激 气道炎性反应 临床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健 陈竹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更好地防治呼吸机相关的院内感染提供帮助。[方法]分析92例机械通气>48 h老年患者的资料,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更好地防治呼吸机相关的院内感染提供帮助。[方法]分析92例机械通气>48 h老年患者的资料,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将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分成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和32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VAT)组。分析两组发生率、病原学和预后差异。[结果]VAP、VAT发生率分别为41.3%和34.8%,13例VAT(40.6%)继发VAP。对比VAT组,VAP组机械通气2周前使用抗生素、COPD患者的比率显著增高,感染发生滞后,病死率高,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AP组前四位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VAT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的G-菌株70%为多重耐药菌株,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VAT的早期发现和控制,有利于防止VAP发生,并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性肺炎 呼吸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械通气 院内感染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与肺炎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阎锡新 王海宾 +2 位作者 张鲁涛 张聚静 王保法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两组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和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以探讨RICU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RICU内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结果...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两组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和致病菌的细菌学情况,以探讨RICU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RICU内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定量培养及药敏结果,分为典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A组)22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VABI)组(B组)23例。分析两组间临床与病原学差异。结果A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B组感染发生时间早于A组。结论RICU内机械通气患者,特别是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支气管感染早期发现有利于防止VAP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械通气 呼吸相关性肺炎 呼吸相关性支气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导管支气管灌洗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桂珍 齐海妮 +3 位作者 高杨 张俊叶 王春妮 商江丽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38-39,共2页
对持续机械通气7d以上患者32例吸痰时经鼻导管行支气管灌洗,灌洗前将灌洗的生理盐水加温到37℃,妥善连接仪器及管道,灌洗中配合用简易呼吸器短暂快速挤压3~4次后彻底吸痰并做好吸痰时的护理,灌洗后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及器械消毒、基础护... 对持续机械通气7d以上患者32例吸痰时经鼻导管行支气管灌洗,灌洗前将灌洗的生理盐水加温到37℃,妥善连接仪器及管道,灌洗中配合用简易呼吸器短暂快速挤压3~4次后彻底吸痰并做好吸痰时的护理,灌洗后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及器械消毒、基础护理,调节好呼吸机参数等。结果治疗第14天,32例患者中,3例床旁X线摄片示右下肺感染,痰液稠厚,给予盐酸氨溴索30mg静脉注射,2次/d,间断停机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痰量较前减少;其余肺部未见异常表现且痰量明显减少。患者在ICU治疗12~36(19.0±5.6)d,26例转入普通病房后痊愈出院,6例死于吻合口瘘所致的循环衰竭。提示经鼻导管支气管灌洗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械通气 鼻导管 支气管灌洗 呼吸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陈伟杰 谢伟武 李泽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7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灌洗吸痰+抗感染治疗,研究组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抗感染治疗。监测两组患...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7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灌洗吸痰+抗感染治疗,研究组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抗感染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灌洗前后气道峰压(PIP)、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及呼吸做功(WOB)等呼吸力学参数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菌株清除率为88.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和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5、7天时,研究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灌洗治疗1、4 h后,PIP、Cdyn、Raw及WOB均较灌洗前明显改善,灌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灌洗后的呼吸力学参数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VAP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肺部感染控制效果好,且能有效改善呼吸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 呼吸相关性肺炎 疗效 呼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声门下吸引功能的气管插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鑫 刘阳 +3 位作者 吕晓楠 李国强 李国锋 魏路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3-738,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采用具有声门下吸引(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但是某些研究结论与之相反。目的探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对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 背景有研究表明,采用具有声门下吸引(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但是某些研究结论与之相反。目的探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对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插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148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15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入院类型(术后、内科疾病、创伤)、是否使用肌肉松弛剂、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气管切开、是否再插管、VAP发生率、VAP发病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VAP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气管插管类型、年龄、是否使用肌肉松弛剂、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气管切开、是否再插管是VAP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气管插管类型、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再插管是VAP的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无VAP累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住院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采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可降低VAP发生率;高龄、较高的APACHEⅡ评分、较长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亦是VAP的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相关性 插管法 气管 声门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气管导管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程安琪 李雅楠 +1 位作者 夏欣华 李佳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圆柱形与锥形气囊气管导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微误吸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机械通气≥48h的气管插管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32例,采用圆柱形气囊气管导管;B组32例,采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将机械通气≥48h的气管切... 目的探讨圆柱形与锥形气囊气管导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微误吸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机械通气≥48h的气管插管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32例,采用圆柱形气囊气管导管;B组32例,采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将机械通气≥48h的气管切开患者72例随机分为C组36例,采用圆柱形气囊气管导管;D组36例,采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液变化量、声门下分泌物变化量、脱机成功率。结果 B、D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A、C组;痰液变化量和声门下分泌物变化量显著多于A、C组(P<0.05,P<0.01)。四组机械通气时间、7d内脱机成功率、14d内脱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锥形气囊的气管导管可以更好地预防微误吸的发生,从而预防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械通气 气管导管气囊 微误吸 呼吸相关性肺炎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黎晓萍 石玲丽 梁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金城江区人民医院接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VAD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金城江区人民医院接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VAD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吸痰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吸痰的基础上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肺部感染率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VAP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并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纤维支气管 呼吸相关性肺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黄湘晖 郑翠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134-1137,共4页
就气管导管的固定、细菌生物被膜的防治、气囊管理及病人的心理行为干预进行综述。
关键词 呼吸相关性肺炎 气管导管护理 细菌生物被膜 气囊管理 心理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松领 彭英 左泽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索使用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是否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探索使用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是否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I给予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1次/d,试验组II给予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2次/d。比较三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气管导管的堵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长以及住院时间。结果VAP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有35例(32.41%),试验组Ⅰ有24例(22.22%),试验组Ⅱ有13例(12.03%),三组间V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情况:对照组有生9例(8.33%)堵管,2个试验组均无堵管发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每日2次行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并降低气管导管的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性肺炎 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立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4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海军安庆医院ICU治疗的66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海军安庆医院ICU治疗的66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停用的时间。结果 4d内,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后,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可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及MV的使用时间,但并不能降低迟发性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 呼吸相关性肺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应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李文娜 杨继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与传统气管切开套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机械通气6d以上60例病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高容量低压力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行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囊上分泌物定时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气...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与传统气管切开套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机械通气6d以上60例病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高容量低压力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行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囊上分泌物定时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套管,放气囊后,经气管切开套管行气管内吸痰。两组均行床旁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取样(PSB),并行细菌学培养。[结果]试验组培养出致病菌13株,对照组培养出致病菌20株;试验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例,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7例,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应用高容量低压力可冲洗气管切开套管较传统气管切开套管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套管 可冲洗 械通气 呼吸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牙垫经口气管插管增加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小玲 康福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47-2748,共2页
目的:观察去除牙垫在增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去牙垫(无牙垫组)和放置牙垫(有牙垫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患者口腔局部舒适度的影响和VAP的发生率。结果:无牙垫组舒适度明显优... 目的:观察去除牙垫在增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去牙垫(无牙垫组)和放置牙垫(有牙垫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患者口腔局部舒适度的影响和VAP的发生率。结果:无牙垫组舒适度明显优于有牙垫组,VAP发生率较有牙垫组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去牙垫经口气管插管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V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相关性 去牙垫 经口气管插管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刷牙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邵勤文 程红 +2 位作者 景艳翠 韩飒飒 赵海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226-3232,共7页
[目的]评价刷牙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 [目的]评价刷牙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涉及刷牙对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VAP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类实验性研究(C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9年3月31日。2名研究员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比传统的擦拭法口腔护理更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病人VAP发生率[RR=0.74,95%CI(0.58,0.93),P=0.01],但是刷牙并不能减少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MD=-0.72,95%CI(-2.04,0.61),P=0.29]和ICU住院时间[MD=-1.50,95%CI(-3.37,0.36),P=0.1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刷牙能有效地降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牙 气管插管 呼吸相关性肺炎 口腔护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声门下吸引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气管黏膜损伤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金娥 顾芳臣 林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5-1653,共9页
目的:评价持续声门下吸引与间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预防及对气管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万... 目的:评价持续声门下吸引与间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预防及对气管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机械通气患者持续声门下吸引与间断声门下吸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3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8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间断声门下吸引相比,持续声门下吸引VAP发生率[RR=1.06,95%CI(0.88~1.28),P=0.53]、早发VAP发生率[RR=1.09,95%CI(0.66~1.79),P=0.74]、机械通气时间[MD=0.12,95%CI(-0.49~0.72),P=0.70]、ICU住院时间[MD=-0.16,95%CI(-0.88~0.56),P=0.66]和病死率[RR=0.92,95%CI(0.69~1.23),P=0.5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持续声门下吸引隐血试验阳性率[RR=2.74,95%CI(1.72~4.37),P<0.0001]高于间断声门下吸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与间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VAP效果方面无差异,但持续声门下吸引较易致气管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吸引 呼吸相关性肺炎 气管黏膜损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冲洗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雨村 何海燕 +2 位作者 徐小平 彭其玉 谭太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6%,发生时间13±4天,对照组发生率为48.7%,发生时间6±3天,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确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冲洗气管导管 呼吸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声门下冲洗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萍 唐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时,不同声门下冲洗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管切开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在持续声门下吸引时,A组给予5mL空气冲洗、B组用5mL生理盐水一次冲洗、C组用5m...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时,不同声门下冲洗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管切开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在持续声门下吸引时,A组给予5mL空气冲洗、B组用5mL生理盐水一次冲洗、C组用5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引流液稀薄),冲洗后10min经人工气道吸痰,观察24h声门下吸引总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三组24h声门下吸引总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效果相当,但均优于A组。结论在保持有效吸引的前提下,采用5mL生理盐水进行声门下冲洗,可保持声门下吸引的通畅性,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但反复冲洗存在操作步骤多,有增加分泌物下行的风险,推荐使用5mL生理盐水一次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冲洗 呼吸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刷牙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红 万小红 邱秋娟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刷牙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为寻找更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9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传统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刷牙方法进行口腔护理... 目的探讨常规刷牙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为寻找更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9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传统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刷牙方法进行口腔护理;两组口腔护理后均给予口腔冲洗和咽部深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1周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1周后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常规刷牙配合口腔冲洗及咽部深吸引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械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刷牙 呼吸相关性肺炎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血清、肺泡灌洗液及呼出气冷凝液中sTREM-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婵 徐丽瑾 +1 位作者 王鑫 程亚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新生儿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新生儿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 TREM-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疑似VAP的328例住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VAP组(152例)和非VAP组(176例)。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及28天死亡情况,于诊断为疑似VAP当天采集患儿血清、BALF及EBC,并测定其sTREM-1水平。结果 VAP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BALF、EBC中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_均<0.05);BALF中sTREM-1水平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点为125.16 ng/L,此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6%、73.1%;152例VAP组患儿均接受随访,28天病死率为21.71%(33/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LF和EBC中,高sTREM-1水平是导致VAP患儿预后差的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检测BALF和EBC中sTREM-1水平对新生儿VAP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也可将其作为评估新生儿VAP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相关性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呼出气冷凝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秀婵 唐艳琴 邓婉娣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2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选定合适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ICU使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h的病人16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A组54例,试验B组55例;...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选定合适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ICU使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h的病人16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A组54例,试验B组55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A组采用纱块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B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A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0,P<0.01),对照组与试验B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2,P<0.01),试验A组与试验B组两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3,P=0.482);口腔护理后清洁评价情况,对照组不满意率为24.52%,A组不满意率7.40%,B组不满意率9.09%,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VAP导管日感染率试验A组为0.307%,试验B组为0.304%,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纱块擦拭和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棉球擦拭法 纱块擦拭法 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 冲洗法 呼吸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