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桂霞 张慧 +7 位作者 施艳群 孟云 董秦玲 程金玲 杨秀英 周凤 鲍露露 李晓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理、健康教育、医嘱核对、诊疗护理信息查询、结构化护理文书书写、智能化护理质量管理等。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智慧护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床铃呼叫次数、健康教育效果、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士工作量、工作压力及职场疲劳得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结论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职场疲劳,有利于优化患者住院体验及护理人员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智慧病房系统 智慧护理 自我感受负担 工作压力 职场疲劳 护理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被引量:3
2
作者 解立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危重症医学的历史是从救治呼吸衰竭、人工通气发展起来的,与国外发展历史相同,国内呼吸病起步于结核病的救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从事呼吸病领域的医务人员必然要面对呼吸衰竭的诊治。因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势在必行。作为... 危重症医学的历史是从救治呼吸衰竭、人工通气发展起来的,与国外发展历史相同,国内呼吸病起步于结核病的救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从事呼吸病领域的医务人员必然要面对呼吸衰竭的诊治。因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势在必行。作为学科带头人,需要有长远眼光,重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体系的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共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呼吸专科医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3
作者 纪婷婷 张鹏俊 +3 位作者 尹金风 彭博 罗翔予 王辰 《中国医院》 2019年第5期20-24,共5页
目的:构建国内呼吸专科医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半结构式访谈,构建国内呼吸专科医师能力评价初步框架;运用改进型德尔菲法对13位呼吸专科医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对25位专家进行了两轮正式函询,请专家对指标重... 目的:构建国内呼吸专科医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半结构式访谈,构建国内呼吸专科医师能力评价初步框架;运用改进型德尔菲法对13位呼吸专科医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对25位专家进行了两轮正式函询,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分,对指标进一步优化,建立呼吸专科医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所选25位专家主要来自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育领域,平均专业年限为22.96年,两轮正式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1,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 W的范围为0.14~0.23,P值均小于0.05。最终构建的一级指标为医学知识、患者诊疗、科研教学、职业素养、沟通合作、终身学习6个指标,下设55个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发现函询专家对科研教学能力要求意见不一致,部分专家对控烟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同时,该指标体系侧重理论层面,需进一步实化评价内容,以期形成行业共识。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丰富呼吸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培质量的提升有重大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专科医师 能力评价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慢阻肺患者吸气阶段呼吸力学参数估计的改进的约束优化方法临床验证
4
作者 许丽嫱 李德玉 +1 位作者 乔惠婷 夏金根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3-163,共1页
目的对一种慢阻肺患者吸气阶段呼吸力学参数估计的改进的约束优化方法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采集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数据。入选标准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排除标准... 目的对一种慢阻肺患者吸气阶段呼吸力学参数估计的改进的约束优化方法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采集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数据。入选标准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排除标准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气胸。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压力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友好医院 慢阻肺患者 呼吸力学参数 临床验证 机械通气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 压力控制模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软骨瘤1例
5
作者 李晓 王书方 +1 位作者 高永平 周云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2-464,共3页
支气管软骨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组织肿瘤,因生长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于体检时发现。随着肿瘤增大会出现为咳嗽、喘鸣、渐进性呼吸困难、气道狭窄、肺不张、反复继发感染等[1]。2024年1月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 支气管软骨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组织肿瘤,因生长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于体检时发现。随着肿瘤增大会出现为咳嗽、喘鸣、渐进性呼吸困难、气道狭窄、肺不张、反复继发感染等[1]。2024年1月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支气管软骨瘤,经电子支气管镜行气管肿瘤切除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软骨瘤 气道狭窄 间叶组织肿瘤 渐进性呼吸困难 早期临床症状 喘鸣 继发感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