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多媒体业务的呼叫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强 苏森 陈俊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多媒体业务是下一代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同时也对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实体软交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呼叫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概念,分析了现有的呼叫模型及其优缺点,进而针对多媒体呼叫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 多媒体业务是下一代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同时也对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实体软交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呼叫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概念,分析了现有的呼叫模型及其优缺点,进而针对多媒体呼叫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呼叫状态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其结构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业务 呼叫模型 呼叫控制 多媒体呼叫 软交换 下一代网络 智能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软交换呼叫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2
作者 袁占亭 张秋余 +2 位作者 华竹平 余建明 王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55-1558,共4页
呼叫模型是移动软交换设计的核心。在分析了现有移动软交换呼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MSC-Server呼叫模型。该模型针对移动台发起前向承载建立呼叫控制流程的实现及路由的选择,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承载、业务逻辑和呼叫... 呼叫模型是移动软交换设计的核心。在分析了现有移动软交换呼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MSC-Server呼叫模型。该模型针对移动台发起前向承载建立呼叫控制流程的实现及路由的选择,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承载、业务逻辑和呼叫控制的分离,并支持多协议的接入,使得呼叫控制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实现了移动软交换中移动性呼叫控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叫模型 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 路由选择 呼叫控制 移动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系统的安全呼叫模型研究与实现
3
作者 许盛伟 李正阳 +1 位作者 方勇 秦晓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324-3327,共4页
在分析面向应用系统的安全呼叫模型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基于SOAP协议的WebService服务的接口调用、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交换等应用集成模式,分析了分层与模块化设计方法、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和密码设备的安全保... 在分析面向应用系统的安全呼叫模型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基于SOAP协议的WebService服务的接口调用、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交换等应用集成模式,分析了分层与模块化设计方法、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和密码设备的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数字签名的信任体系、基于Web服务和XML数据交换应用集成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安全呼叫模型的具体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叫模型 数字签名 分布式数据库 公钥基础设施 应用集成 身份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蜂窝系统双向溢出呼叫模型及分析
4
作者 蒋体钢 范平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58-1363,共6页
该文给出了N层蜂窝覆盖系统双向呼叫溢出信道指配策略的一般模型及分析方法,并给出了一个4层模型分析结果.通过设定不同参数,该文方法可用于分析任意多层蜂窝系统双向溢出、单向上溢出、单向下溢出、部分双向溢出和部分单向溢出等呼叫... 该文给出了N层蜂窝覆盖系统双向呼叫溢出信道指配策略的一般模型及分析方法,并给出了一个4层模型分析结果.通过设定不同参数,该文方法可用于分析任意多层蜂窝系统双向溢出、单向上溢出、单向下溢出、部分双向溢出和部分单向溢出等呼叫溢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系统 呼叫模型 双向 单向 信道 覆盖系统 一般模型 溢出 策略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呼叫模型的抽象及应用
5
作者 郑晖 叶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3-97,共5页
本文将智能网的呼叫模型按系统结构抽象为交换与高级控制两部分, 并将该概念应用于未来的各类通信网络中, 提出了设想并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 智能网 用户接入控制 通信网 呼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号码可携的呼叫模型及其解决方案
6
作者 许志远 汤洪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22,共3页
号码可携对合理的市场竞争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号码可携的分类和呼叫模型,描述了目前两个常用的号码可携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号码可携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着重分析了运营商在网络中部署号码可携时要考虑的问题,为今后运营商实施... 号码可携对合理的市场竞争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号码可携的分类和呼叫模型,描述了目前两个常用的号码可携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号码可携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着重分析了运营商在网络中部署号码可携时要考虑的问题,为今后运营商实施号码可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号码可携 呼叫模型 信令中继 智能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呼叫的SSF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立勇 张瑜 卢显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74,共4页
在半呼叫模型中,要很好地协调业务控制功能SCF和呼叫控制功能CCF,始终是业务交换功能SSF的难点。本文提出一个SSF模型的建立方案。该模型以单点控制为核心,独立区分上下两层功能单元的命令,灵活满足独立业务的需求,解决多业务的冲突问题... 在半呼叫模型中,要很好地协调业务控制功能SCF和呼叫控制功能CCF,始终是业务交换功能SSF的难点。本文提出一个SSF模型的建立方案。该模型以单点控制为核心,独立区分上下两层功能单元的命令,灵活满足独立业务的需求,解决多业务的冲突问题,并实现多业务的触发。建立触发检出表EDP、事件检出表TDP和业务冲突表CDP是实现上述功能的重要手段,并结合了会话功能SESSION实现业务的映射,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SSF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叫模型 业务交换功能 呼叫连接段 检测触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呼叫控制模型的软交换体系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亚波 陈俊亮 苏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5,共8页
分析了下一代智能化通信网的发展趋势及其体系结构,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了面向下一代网络的基于通用呼叫控制模型的软交换体系,并阐述了该体系设计的原则和特色。
关键词 下一代智能网 软交换 呼叫控制模型 多点控制 应用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SIP呼叫控制模型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曾锡山 范冰冰 黄兴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用SIP呼叫控制模型SIPCC,构建了模型与底层SIP协议的映射关系,并作为JAIN SLEE平台的一种通用的资源适配器,完成SIP呼叫控制模型的开发实现.实际业务应用测试证明模型可行,可有效简化开发复杂性.
关键词 呼叫控制模型 会话初始化协议 下一代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交换的一种通用呼叫控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双锴 杨放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57-1760,共4页
现有的呼叫控制模型不能满足多媒体与移动业务对承载的复杂控制需求.本文在不增加现有模型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出一种通用的两层、信令-承载控制相分离的呼叫控制模型SBS-CSM.SBS-CSM在核心会话控制模块完成协议无关的通用呼叫控制功能,并... 现有的呼叫控制模型不能满足多媒体与移动业务对承载的复杂控制需求.本文在不增加现有模型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出一种通用的两层、信令-承载控制相分离的呼叫控制模型SBS-CSM.SBS-CSM在核心会话控制模块完成协议无关的通用呼叫控制功能,并将信令链接与媒体链接的控制分离,将二者的控制能力独立的提供给业务.在协议接入处理模块完成具体协议的媒体链接控制功能.采用该模型的软交换系统的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用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交换 多媒体呼叫 呼叫控制模型 信令控制 承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会话管理的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研究
11
作者 陈波 张慧瑞 +1 位作者 杜秀丽 王运明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针对现有软交换呼叫控制技术缺少对呼叫会话有效地控制导致服务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管理的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该模型在原有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会话管理子模型,根据会话和呼叫关系建立会话鉴权和准入方法,并... 针对现有软交换呼叫控制技术缺少对呼叫会话有效地控制导致服务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管理的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该模型在原有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会话管理子模型,根据会话和呼叫关系建立会话鉴权和准入方法,并通过管理呼叫腿队列中的呼叫腿来减少鉴权次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降低了呼叫阻塞率、减小了网络平均时延和负载,进而提高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交换 呼叫控制模型 会话管理 会话鉴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net SS:支持网络融合和网络开放的软交换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2-174,共3页
讨论了支持网络融合和网络开放的软交换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层次化的软交换体系结构,包括协议适配子系统、呼叫控制子系统、业务适配子系统和OAM子系统。分析了层次化的呼叫控制模型、基于统一消息的协议适配方法和可扩展的ParlayAPI... 讨论了支持网络融合和网络开放的软交换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层次化的软交换体系结构,包括协议适配子系统、呼叫控制子系统、业务适配子系统和OAM子系统。分析了层次化的呼叫控制模型、基于统一消息的协议适配方法和可扩展的ParlayAPI实现方案。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系统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融合 网络开放 软交换 协议适配 呼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的出租车停靠位置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焕君 余靖 +1 位作者 苑帅 张玉停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11期1154-1163,共10页
基于兴趣点(POI),采用图论中判定节点重要度的方法,根据节点在路网中的基本信息,建立一种判定节点重要度的通用节点重要度(GNI)算法。针对不同场所出租车需求量不同的问题,建立了一种不同模式下的出租车按需分配呼叫模型。以GNI算法为基... 基于兴趣点(POI),采用图论中判定节点重要度的方法,根据节点在路网中的基本信息,建立一种判定节点重要度的通用节点重要度(GNI)算法。针对不同场所出租车需求量不同的问题,建立了一种不同模式下的出租车按需分配呼叫模型。以GNI算法为基础,获得基于POI的专用节点重要度(DNI)算法。采用杠杆原理,同时类比多边形获取“重心”的方法,分析DNI算法下节点重要度排名结果,获得出租车最佳停靠位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DNI算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POI) 节点重要度 通用节点重要度(GNI)算法 呼叫模型 专用节点重要度(DN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及建模
14
作者 刘霜梅 王海涛 +1 位作者 邹光南 高新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9期22-25,共4页
卫星移动通信是实现全球无缝覆盖通信的必要手段。由于卫星移动信道的特殊性,使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别于地面网通信系统。目前国内在建设自己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面尚属空白。针对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提出一种卫星移动通信体系结构,... 卫星移动通信是实现全球无缝覆盖通信的必要手段。由于卫星移动信道的特殊性,使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别于地面网通信系统。目前国内在建设自己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面尚属空白。针对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提出一种卫星移动通信体系结构,从传输模型、通信体制和信令结构几方面对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下卫星移动通信的呼叫模型,为未来国内建设自己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该呼叫模型对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呼叫模型 网络层协议栈 逻辑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层建模的认知无线电网络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 李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4,70,共5页
依据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既要保证主用户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又要维持次用户的基本通信的要求,基于用户的呼叫层和分组层策略,以排队论为数学基础,提出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跨层模型及性能分析方法,推导次用户呼叫阻塞概率和分组时延的表达... 依据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既要保证主用户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又要维持次用户的基本通信的要求,基于用户的呼叫层和分组层策略,以排队论为数学基础,提出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跨层模型及性能分析方法,推导次用户呼叫阻塞概率和分组时延的表达式。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进行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分析模型能准确地评估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呼叫层和分组层性能,次用户的呼叫阻塞概率和分组时延随着用户呼叫到达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呼叫模型 分组层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 呼叫阻塞概率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rvation-based dynamic 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16
作者 A.Y.Al-nahari S.A.El-Dolil +1 位作者 M.I.Dessouky F.E.Abd El-Sam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93-401,共9页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AC)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R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guarante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ervices in a very sca...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AC)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R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guarante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ervices in a very scarce resource as the radio spectrum. A new scheme was proposed which extends the concepts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rvations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systems with a unique feature of soft capacity. Voice and data traffic were considered. The traffic is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handoff and new requests. The reservation thresholds were dynam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pattern and mobility predi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aximum channel utilization, while guaranteeing different QoS constraints.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scheme was evaluated using Markov models.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handoff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channel utilization were used as benchmarks for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reservation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esource ut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