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麦16在豫北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李文广 杜丽 +2 位作者 师爱英 李文欣 朱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周麦16品种 豫北地区 产量表现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DNA导入小麦“周麦16”引起后代变异的研究及SSR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希太 谢淑芹 +3 位作者 张彦波 肖磊 张清华 崔文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872-8874,共3页
[目的]将高粱DNA导入"周麦16"选育新的冬小麦变异种质系。[方法]将高粱"抗5"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品种"周麦16",对变异后代系统选择稳定的变异种质系,并对得到的稳定变异株系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 [目的]将高粱DNA导入"周麦16"选育新的冬小麦变异种质系。[方法]将高粱"抗5"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品种"周麦16",对变异后代系统选择稳定的变异种质系,并对得到的稳定变异株系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将高粱"抗5"DNA导入"周麦16",其后代在株高、叶片蜡质层、芒型、穗型、旗叶、成熟期等几个方面发生大量变异。通过对变异后代系统选择得到稳定的变异种质系D16-1、D16-4等,对"周麦16"、D16-1、D16-4、高粱"抗5"基因组DNA的引物xgwm6、xgwm148、xgwm295、xgwm328、xgwm257检测出了较丰富的多态性DNA片段,其中xgwm6、xgwm257检出了高粱"抗5"DNA特有而"周麦16"没有的特异带型,进一步说明了D16-1、D16-4是由高粱"抗5"DNA片段嵌入"周麦16"基因组DNA变异而来。[结论]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可实现小麦远缘、超远缘遗传物质的转移,极大地丰富了小麦遗传的物质基础,为创造新的突破性的种质资源材料开辟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DNA 花粉管通道 周麦16 后代变异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麦16号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建卫 殷贵鸿 +5 位作者 韩玉林 黄峰 王丽娜 于海飞 杨光宇 李新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18,共5页
利用双列杂交Ⅱ试验研究了周麦16号等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周麦16号属矮秆、大穗、大粒型品种,其株高、穗长、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可以显著降低后代的株高,增加后代穗长和千粒重。其独特的... 利用双列杂交Ⅱ试验研究了周麦16号等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周麦16号属矮秆、大穗、大粒型品种,其株高、穗长、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可以显著降低后代的株高,增加后代穗长和千粒重。其独特的短倒二节间长和较长的穗下节间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结合短的旗叶长和较宽的旗叶宽,形成了良好的冠层结构,这些特有性状使其成为黄淮麦区育种骨干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周麦16 配合力 矮秆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孔子明 宋晓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119,共3页
为解析小麦骨干品种周麦16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研究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90 K SNP标记对小麦周麦16及其亲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2个亲本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差异较大,周8425 B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率为64.32%,远高于周麦9号对周... 为解析小麦骨干品种周麦16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研究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90 K SNP标记对小麦周麦16及其亲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2个亲本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差异较大,周8425 B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率为64.32%,远高于周麦9号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率(35.68%);在不同基因组水平上,周8425 B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均高于周麦9号的遗传贡献率;在不同染色体上,2个亲本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各有侧重,周麦9号在2 A、2 D、6 A、6 B染色体上对周麦16的遗传贡献率均达到60%以上,而在1 B、3 D、5 A、5 D和6 D染色体上周8425 B对亲本的遗传贡献率达到80%以上。本研究明确了周麦16的分子遗传构成,为周麦16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麦16 SNP标记 遗传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麦16号
5
《河南农业》 2002年第9期11-11,共1页
该品种由周口市农科所育成。特征特性:半冬性,抗冬春寒能力强。株高75cm左右,抗倒性较好。叶上冲,株形好,分蘖力和成穗率中等。穗粗大,穗粒数较多,一般667m~(2)成穗40万左右,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8-50克。白粒、角质,粗蛋白15.27%... 该品种由周口市农科所育成。特征特性:半冬性,抗冬春寒能力强。株高75cm左右,抗倒性较好。叶上冲,株形好,分蘖力和成穗率中等。穗粗大,穗粒数较多,一般667m~(2)成穗40万左右,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8-50克。白粒、角质,粗蛋白15.27%,湿面筋35.8%,容重780-800克/升。品质较好。中抗条锈、叶锈、白粉病、纹枯病,轻感赤霉病。中熟、熟相较好,属超高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周麦16号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5号
6
作者 郑继周 杨文涛 +3 位作者 张廷封 郭璐 李垠洁 郑天存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505,共1页
丰德存麦5号是利用周麦16(周麦9号/周8425B)×郑麦366(豫麦47/PH82-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于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4003。1 特征特性丰德存麦5号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 d,与... 丰德存麦5号是利用周麦16(周麦9号/周8425B)×郑麦366(豫麦47/PH82-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于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4003。1 特征特性丰德存麦5号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 d,与对照周麦18成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壮,叶片窄长直立,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76 cm,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株型稍松散,旗叶宽短,外卷,上冲。穗层整齐,穗下节短。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穗数571.5万·hm-2,穗粒数32粒,千粒重42.3 g。经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熟品种 强筋小麦 耐高温能力 分蘖成穗率 抗病性鉴定 杂交选育 周麦16 高产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河南省审定品种(续前)
7
《种业导刊》 2018年第7期42-47,共6页
2018年3月16日,第八届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郑州召开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洛麦34等52个小麦新品种。公告日期为2018年4月20日。本刊自2018年第6期起陆续刊登。
关键词 审定品种 河南省 郑麦9023 形成时间 降落数值 冬性品种 周麦16 品种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