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头强健有力的大象”——中国推进周边合作的八个重要理念
1
作者 邵峰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24期26-33,共8页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能否为中国进一步崛起创造一个和平、稳定、和谐的周边安全环境。几十年来,中国提出了很多关于周边合作的理念,为中国的周边合作实践和亚洲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能否为中国进一步崛起创造一个和平、稳定、和谐的周边安全环境。几十年来,中国提出了很多关于周边合作的理念,为中国的周边合作实践和亚洲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中国应该坚定奉行的理念,既有比较成熟的、已经显示其强大生命力的,也有正在形成、处于完善过程当中的。作为怀有伟大抱负的中国来说,这些理念都是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合作 负责任大国” 亚洲安全观 命运共同体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秩序转型下中国周边合作的历史性变革
2
作者 李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6期70-79,共10页
在全球秩序深度转型背景下,周边地区作为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周边合作模式发生系统性变革。从“互利”到“共命”的周边外交理念跃迁,彰显出中国追求与周边国家安危相系、荣辱与共的天下情怀;从倚重... 在全球秩序深度转型背景下,周边地区作为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周边合作模式发生系统性变革。从“互利”到“共命”的周边外交理念跃迁,彰显出中国追求与周边国家安危相系、荣辱与共的天下情怀;从倚重“一轨”向“多轨”并重的机制创新,深化并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导向的区域构建;从“经济优先”到“全方位合作”的领域拓展,生动诠释着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决心。这一变革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区域层面的生动实践和重大创新,正塑造一种超越传统霸权逻辑、更具包容性与共享性的新型区域关系范式,推动中国周边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转变,为动荡世界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秩序转型 周边地区 周边合作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与策略
3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杨立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82-89,共8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认为:首先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网,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核心。文中首先分析中国参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认为:首先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网,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核心。文中首先分析中国参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与特点,然后以《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国参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效应及现存问题,最后通过GTAP模型测算,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核心——周边整合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参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 实践效应 未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维护周边和平稳定的实践逻辑与世界意义
4
作者 周方银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6期49-58,共10页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周边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地区,国家众多、国情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多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维持地区和平稳定面临现实挑战。尽管如此,该地区未爆发大规模和持续性的武装冲突,危机管控总体较为...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周边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地区,国家众多、国情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多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维持地区和平稳定面临现实挑战。尽管如此,该地区未爆发大规模和持续性的武装冲突,危机管控总体较为成功。这一局面的形成,与中国作为本地区最重要力量长期保持战略克制并积极推动周边合作密切相关。中国的战略克制有效减轻大国竞争对周边局势的冲击,降低周边国家面临的国际压力,缓解中小国家的战略焦虑并增加其战略回旋空间。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夯实地区和平稳定的利益基础,使经济问题安全化的现象未在周边地区大面积蔓延。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超过半数的周边国家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并积极推动多个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携手周边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对推动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合作 周边命运共同体 国际安全 和平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挑战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9
5
作者 于宏源 汪万发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澜湄区域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上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仍远未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要求,当前面临诸多挑战:地区发展不平衡,治理制度赤字,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赤字,公共产品赤字。为促进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 澜湄区域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上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仍远未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要求,当前面临诸多挑战:地区发展不平衡,治理制度赤字,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赤字,公共产品赤字。为促进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深化可持续发展治理机制创新,塑造澜湄区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协作关系;加强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共产品创新突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提高澜湄合作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参与和贡献,发挥澜湄国家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合作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周边次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