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下各国的“表情”与周边共同体建设
1
作者 陆地 杨雪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6,共6页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部分地区肆虐,中国以举国之力应对。在此次疫情中,中国人民并非孤军奋战,很多国家或雪中送炭,或真情寄语,表现了人类大家庭应有的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但是,也有极少数国家或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部分地区肆虐,中国以举国之力应对。在此次疫情中,中国人民并非孤军奋战,很多国家或雪中送炭,或真情寄语,表现了人类大家庭应有的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但是,也有极少数国家或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这次疫情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和损失,但也刷新了中国人的国际观,让中国人看清了谁是患难与共的朋友,谁是生意上的朋友,谁是真正的对手,让我们认识到了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周边共同体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命运共同体:理论内涵与构建路径
2
作者 沈铭辉 沈陈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4,共10页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议题,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区域层面的实践使命。周边命运共同体由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共同构成。其中,利益共同体是其物质基础,共同发展是利益共同体的基本内容;责任...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议题,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区域层面的实践使命。周边命运共同体由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共同构成。其中,利益共同体是其物质基础,共同发展是利益共同体的基本内容;责任共同体是其运行保障,平等协商是实现责任共同体的必要条件;价值共同体是其理念基础,全人类共同价值维系了国家间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持久稳定并持续发挥作用。新时代以来,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机制创新、经济联动、安全治理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未来,需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整合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与多维实践,在变局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利益联结与价值认同,从机制对接、经济融合、安全共治等多个维度推动周边从地理相邻迈向命运与共,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区域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机制对接 经济融合 安全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科学体系与主要路径
3
作者 凌胜利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246,共12页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周边地区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周边地区大国博弈有所加剧、周边经济合作韧性风险增加和周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激荡的务实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2025年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了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科学...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周边地区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周边地区大国博弈有所加剧、周边经济合作韧性风险增加和周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激荡的务实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2025年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了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科学体系,确立了共同愿景、理念方针、基本遵循、主要平台和战略支撑等要素。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注重加强战略引领、营造共同繁荣、谋求和平安宁和促进民心相通。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坚定目标、凝聚共识、加强协同,需要中国与周边各国在各领域久久为功,聚沙成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 周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南海落地生根: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洁 《国际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8,130,共22页
在南海落实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区实践证明了维护南海稳定与推动区域合作“双目标”共进的可能性。中国与其他南海当事国的海上合作... 在南海落实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区实践证明了维护南海稳定与推动区域合作“双目标”共进的可能性。中国与其他南海当事国的海上合作也为在南海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总结了经验,夯实了互利基础。未来,中国应携手东南亚国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以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进共同开发为抓手,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地区治理模式,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落地南海,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为平台,实现中国与其他南海当事国的和合共生、互利共赢,从而不断向南海命运共同体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 海洋命运共同体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治理现代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方盛举 杨睿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共11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提出的解决人类未来发展前途命运的愿景设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建设过程,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就是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存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提出的解决人类未来发展前途命运的愿景设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建设过程,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就是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而紧密的地缘关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联系交往广泛而频繁,繁杂的跨界公共事务需要相邻国家间平等协商治理,才能取得高效共赢的治理效果。推动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是达成合作共赢的最佳选择。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二是促进中国边疆与周边国家的融合发展,加快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未来的边疆治理须秉持共生主义理念,统筹边疆治理与跨境区域治理,统筹国内发展与周边发展,统筹国内安全与周边安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耦合和协同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共生主义 跨境区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展、启示与深化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俊生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7,共18页
进入新时代,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更为稳固,经济纽带更为紧密,人文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安全主张愈发得到周边国家认同。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先进性与相关合作倡议的落地生根是周边命运共同体... 进入新时代,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更为稳固,经济纽带更为紧密,人文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安全主张愈发得到周边国家认同。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先进性与相关合作倡议的落地生根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动力。在动荡变革期,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既需要处理好美国对华战略打压引起的地区风险,更要协调好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战略需求与外交诉求,发挥周边国家自主性。中国应利用和创设多边合作议题及相关平台推动周边区域合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不懈地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动荡变革期 周边命运共同体 周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中国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7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50,共19页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人类主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马克思和列宁等革命导师都十分关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亚洲革命和进步问题上也进行了卓越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倡导人类命运...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人类主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马克思和列宁等革命导师都十分关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亚洲革命和进步问题上也进行了卓越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等系列理念。中国正与亚洲各国通过经济共享、和平共建和文明互鉴来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并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当前的地区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两者的密切结合既使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宏伟目标落地,也使地区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保持正确方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地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分阶段逐步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以发展促安全,应对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的安全挑战,以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和科技的提质升级等。此外,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亚洲各国及其人民长期不懈奋斗,也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亚洲命运共同体 周边命运共同体 世界秩序 全球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周边地区主义到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周边地区合作的新范式与新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孔金磊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155,共21页
地区主义是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潮流,欧盟的成功进一步刺激了世界其他地区合作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周边地区主义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分别是萌芽期、扩张期、快速发展期和相对停滞期。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周边地区主义展... 地区主义是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潮流,欧盟的成功进一步刺激了世界其他地区合作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周边地区主义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分别是萌芽期、扩张期、快速发展期和相对停滞期。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周边地区主义展现出了不同于欧洲传统地区主义的显著特点,包括开放性、自主性强和弱机制化等。对于地区主义本身而言,其发展有着特定的理想状态,比如统一的地区认同、“地区性”优先和成果共同受益等。然而,主导力量的缺位、国家中心主义的兴盛、地区认同的弥散等因素长期桎梏着中国周边地区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地区一体化难以取得实质性升级和突破,显示出地区主义发展的理想状态与具体现实的较大落差,亟待新的理论加以指导。2012年底,中国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解决国际和地区性的治理难题。2013年,中国进一步推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将目标对准中国周边地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周边地区主义的完善和升级提供前进方向。研究表明,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周边地区合作的理论新范式与行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 地区主义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面向南亚的战略传播研究
9
作者 邓惟佳 姜怡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南亚地区是我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认同困境与结构性矛盾成为了中国地区战略实施的现实挑战。为此,亟需基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和南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为研究框架,从传播的对象、主体、内容、场景... 南亚地区是我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认同困境与结构性矛盾成为了中国地区战略实施的现实挑战。为此,亟需基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和南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为研究框架,从传播的对象、主体、内容、场景和话语等方面精准构建面向南亚的战略传播体系,提升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国家形象认知,从而推动中国—南亚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具体来说,在政治经济政策之外,通过面向青年群体、构建多元主体、丰富传播场景、增进话语共情等方面的战略传播可以为凝聚共识、超越分歧、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南亚地区的落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战略传播 南亚 国际传播 周边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博弈下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进动力、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洁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I0001,共20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在多种行为体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有其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近年,中美博弈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特征,受此牵引,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等行为体持续进行战略调整并引发地区力量的...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在多种行为体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有其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近年,中美博弈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特征,受此牵引,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等行为体持续进行战略调整并引发地区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次区域安全态势的差异性改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发展、新变化。随着特朗普再次执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将更趋复杂多变。鉴于此,中国应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在加强实力建设的同时,清晰、具化自身周边战略,增加周边国家对华可预期性与战略互信,进而携手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博弈 周边安全 “印太战略” 周边命运共同体 全球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安全治理现代化与周边安全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方盛举 杨睿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共10页
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主要短板。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重点推进边疆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边疆安全治理离不开与周边国家的联动协同与... 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主要短板。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重点推进边疆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边疆安全治理离不开与周边国家的联动协同与互助合作。构建周边安全共同体旨在增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安全互信和利益共享,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周边环境。在推进边疆安全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主动经略和塑造周边国家的安全环境,把构建周边安全共同体作为这一进程的重要目标,以双边或多边安全预警预防机制、安全处置机制、安全能力建设机制等的耦合形成为抓手,全面提升跨国跨境安全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安全治理 周边安全共同体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周边形势新变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健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7,157,158,共17页
2017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安全上,美国以推动"印太"战略、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借议题拉拢东盟等手段将战略布局深度集中到中国的周边地区;法国、英国、德国、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深度介入"印... 2017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安全上,美国以推动"印太"战略、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借议题拉拢东盟等手段将战略布局深度集中到中国的周边地区;法国、英国、德国、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深度介入"印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安全事务和互联互通进程。在经济上,全球化已进入"慢速"阶段且越来越以区域化的方式展开;而机器人、3D打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运用将继续推动区域化进程,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对双方来说都更为重要。无论是在安全上还是在经济上,周边地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都在迅速上升。中国应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在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要总结历史和当代中国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经验;争取处理好中美日、中美韩、中日韩、中俄印等一些大三角关系;将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和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示范地区;积极提供地区公共产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中美关系 区域化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中缅边境跨境人口流动治理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尤伟琼 董向芸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4,共8页
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与困境面前,对于边民跨境流动的认识应有着更大格局的理解视域,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的共识以及共同体价值的构建变得越发重要,这也是在全球问题不断增加的情势之下,共赢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中缅两国从历史、地缘、... 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与困境面前,对于边民跨境流动的认识应有着更大格局的理解视域,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的共识以及共同体价值的构建变得越发重要,这也是在全球问题不断增加的情势之下,共赢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中缅两国从历史、地缘、文化以及族群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发展命运紧密相连,双方以区域及全球性的共同发展为基点形成共识尤为重要。中缅边境外籍边民跨境流动中的教育、务工、婚姻管理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缩影,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实,以更大的发展格局应对问题风险与挑战,是我国提升边境地区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是积极构建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 中缅边境 跨境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对边境民族地区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伟 苏韦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50,共10页
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是客观的、基础的、具体的"子共同体",是中国国际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重要示范。边境民族地区是"嵌合"周边的特殊区域,也是国家治理的薄弱环节。由于周边地区与边境民族地区... 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是客观的、基础的、具体的"子共同体",是中国国际治理理念及其实践的重要示范。边境民族地区是"嵌合"周边的特殊区域,也是国家治理的薄弱环节。由于周边地区与边境民族地区地域相通,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有利于直接为边境民族地区自身及其治理逻辑提供启示。具体而言,有利于为边境民族地区治理提供正确的义利观,彰显治理价值;有利于边境民族地区治理认知结构的重塑,稳固治理逻辑;有利于边境民族地区治理从理论构建转向具体实践,发挥治理能力;有利于边境民族地区治理目标科学化,确保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边境民族地区 义利观 治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周边安全共同体: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4
15
作者 凌胜利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8,共16页
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需要经历周边利益共同体、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三个阶段,其中周边安全共同体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周边安全共同体构建面临权力竞争、机制竞争和观念竞争等主要挑战,需要循序渐进,从观念... 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需要经历周边利益共同体、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三个阶段,其中周边安全共同体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周边安全共同体构建面临权力竞争、机制竞争和观念竞争等主要挑战,需要循序渐进,从观念共识到共同行动,从机制对话到机制协调,从大国协调到机制统筹,最终推动周边安全共同体的实现。周边安全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良好运筹,中国应该通过"双重协调"战略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周边安全共同体 周边外交 双重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逻辑、挑战与路径——以中国和东盟合作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颜欣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和地域概念,就我国而言,包括南亚、南太平洋、东南亚等区域。东南亚是中国周边的重要场域,对东南亚的运作成效对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和东... 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和地域概念,就我国而言,包括南亚、南太平洋、东南亚等区域。东南亚是中国周边的重要场域,对东南亚的运作成效对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的检验,周边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行动愿景与实践,有着相应特征与共性。规则、责任、意愿、过程共同组成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逻辑框架,四者缺一不可。不过在现实运作中,“邻里”矛盾和分歧、大国竞争和博弈、周边内生性因素及周边机制拥堵在不同程度上对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造成一定阻碍。基于此,不断完善和健全周边基础性秩序与制度体系、多措并举搭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长效机制、在周边时空结构中注重周边构造的过程建构及加强周边命运共同体知识生产成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阶梯与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安全 东南亚 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边命运共同体 东盟 中国—东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外交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盛举 徐志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我国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不仅地缘经济合作广,地缘文化互嵌深,而且跨界社会交往频度高。以往的边疆治理具有明显的内向性特点,缺乏与跨境区域治理相衔接、相统筹,制约了边疆治理效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 我国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不仅地缘经济合作广,地缘文化互嵌深,而且跨界社会交往频度高。以往的边疆治理具有明显的内向性特点,缺乏与跨境区域治理相衔接、相统筹,制约了边疆治理效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更加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成为边疆治理的重要职责。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不仅是边疆省区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需要,也是主动经略和塑造周边安全态势、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需要,还是促进边疆省区加快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周边外交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外交,不能仅靠政府外交来实现,还需要整合边疆省区丰富外交资源,构建以政府外交为主导,以民间外交为主体,以公共外交为重点的周边外交新格局,这样才能适应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边疆治理现代化 周边命运共同体 民间外交 开放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中国周边安全合作 被引量:11
18
作者 凌胜利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52,156,157,共27页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不仅需要加强国内安全治理,也需要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周边地区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的首要外部区域。十年来,中国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不仅需要加强国内安全治理,也需要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周边地区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的首要外部区域。十年来,中国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多领域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谋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纵观中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的历程,呈现出以下特点:统筹安全与发展、协调推进各领域安全、尊重差异与各有侧重、战略谋划与务实推进相结合。中国在周边地区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更好地维护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推动周边安全共同体建设。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周边地区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安全互信不足、泛安全化、系统效应受限等局限,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周边安全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周边安全 周边安全共同体 周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边境贸易成就、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黎丽 王政杰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中国相邻的陆地边境邻国有14个,边境口岸101个,边贸在波动中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边贸取得的成绩有:边贸历史悠久,为现代边境设立口岸及其边贸发展奠定了历史、地理及人文基础;中方边贸产品以加工产品为主,对应国边贸产品以原材料或农牧... 中国相邻的陆地边境邻国有14个,边境口岸101个,边贸在波动中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边贸取得的成绩有:边贸历史悠久,为现代边境设立口岸及其边贸发展奠定了历史、地理及人文基础;中方边贸产品以加工产品为主,对应国边贸产品以原材料或农牧产品为主,具有互补性;除俄罗斯、蒙古、老挝外,中国陆地边贸均为顺差;陆地边境贸易在整体外贸中的占比在波动中增长;人民币的边贸结算作用不断提升。目前陆地边境贸易存在问题有:中国陆地边境对应国口岸及边贸交通建设仍有待提升;边贸产品中高科技和文化产品较少;中国陆地边贸总量小且各类边贸内部发展不平衡性表现非常明显;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周边国家边贸政策、外交关系及局部国际关系对边境贸易影响深刻。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从连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入手,总体规划中国陆地边境贸易,夯实中国陆地边境贸易基础;根据我国与陆地邻国目前需求和未来需求方向,充分发展边贸互补性、发掘未来边贸合作方向;发挥小额边贸、边贸互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联动作用,促进边贸与国贸融合;从发挥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作用向人民币数字货币结算转变;以和为贵处理中国与周边及局部国际关系问题,为中国陆地边贸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口岸 陆地边境贸易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化构建:发展演进与未来进路
20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44-57,共14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促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深化友谊、加强合作的战略之一,应通过法治化构建实现科学、稳定的发展。中华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促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深化友谊、加强合作的战略之一,应通过法治化构建实现科学、稳定的发展。中华法系自古就有与周边国家共生发展的法治基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一步为当代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化构建提供理论源泉。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处实践经历了从“安全”到“发展”再到“共生”的合作变革,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时空正义理念,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内部有着多元利益互嵌,并应在外部共同突破国际规则的不公正约束。因此,在未来的法治化构建上,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周边国家共同繁荣为目标,打造新型周边命运共同体法治文明,以软硬法相协同完善基础法律设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内外联结机制,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机制,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命运共同体 中华法系 法治化构建 时空正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