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
被引量:
8
1
作者
卜凤贤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290-294,共5页
关键词
周代
秦代
周秦
两汉
时期
农业灾害
致灾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防灾抗灾技术措施
2
作者
卜凤贤
《古今农业》
2001年第2期9-24,共16页
农业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和自然斗争、防灾抗灾的过程。周秦两汉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作技术的改进提高方面,在农业减灾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农业减灾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了传统农学中杰...
农业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和自然斗争、防灾抗灾的过程。周秦两汉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作技术的改进提高方面,在农业减灾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农业减灾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了传统农学中杰出的“三才理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反映了时人对农业生产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它既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之便利积极发展生产,同时也开阔了人类的减灾视野,把人类减灾活动引导向观测天文以测报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减灾
周秦
两汉
时期
技术措施
农业生产
农作物
防灾抗灾
水利工程
抗旱保墒
水利建设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文明发展的生态启示--评《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
3
作者
雒新艳
刘晓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同时也面临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生态环境容纳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对于中华文明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民出版社出...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同时也面临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生态环境容纳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对于中华文明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一书系统梳理了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对于黄河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对开展黄河流域环境治理与文明保护传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书共九章:第一章讲述了黄河文明的起源;第二章通过阐述黄河文明在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历程,讲述黄河文明中心是如何确立的;第三章重点讲述了早期黄河文明中心的转移历程;第四章以黄河文明在镐京、洛阳、关中地区的发展阐述了周秦时期黄河文明的发展轨迹;第五章到第七章依次讲述了黄河文明在两汉、隋唐及宋代的发展史;第八章分析了黄河文明为何没有再返回早期文明中心,研究了气候变迁与黄河文明的关系,讲述了黄河文明的历史分期、起源分布与文明的特点;第九章对黄河文明的地位、作用与贡献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明
生态环境
保护传承
早期文明
中石器时代
气候变迁
经济带
周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
被引量:
8
1
作者
卜凤贤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史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290-294,共5页
关键词
周代
秦代
周秦
两汉
时期
农业灾害
致灾原因
分类号
S42-09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3-0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防灾抗灾技术措施
2
作者
卜凤贤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古今农业》
2001年第2期9-24,共16页
文摘
农业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人和自然斗争、防灾抗灾的过程。周秦两汉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作技术的改进提高方面,在农业减灾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农业减灾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了传统农学中杰出的“三才理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反映了时人对农业生产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它既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之便利积极发展生产,同时也开阔了人类的减灾视野,把人类减灾活动引导向观测天文以测报灾害。
关键词
农业减灾
周秦
两汉
时期
技术措施
农业生产
农作物
防灾抗灾
水利工程
抗旱保墒
水利建设
关中地区
分类号
S42-09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文明发展的生态启示--评《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
3
作者
雒新艳
刘晓雯
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基金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习近平发展观的守正与创新研究”(B220207006)。
文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同时也面临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生态环境容纳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对于中华文明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一书系统梳理了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对于黄河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对开展黄河流域环境治理与文明保护传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书共九章:第一章讲述了黄河文明的起源;第二章通过阐述黄河文明在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历程,讲述黄河文明中心是如何确立的;第三章重点讲述了早期黄河文明中心的转移历程;第四章以黄河文明在镐京、洛阳、关中地区的发展阐述了周秦时期黄河文明的发展轨迹;第五章到第七章依次讲述了黄河文明在两汉、隋唐及宋代的发展史;第八章分析了黄河文明为何没有再返回早期文明中心,研究了气候变迁与黄河文明的关系,讲述了黄河文明的历史分期、起源分布与文明的特点;第九章对黄河文明的地位、作用与贡献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黄河文明
生态环境
保护传承
早期文明
中石器时代
气候变迁
经济带
周秦时期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
卜凤贤
《农业考古》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防灾抗灾技术措施
卜凤贤
《古今农业》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文明发展的生态启示--评《生态环境与黄河文明》
雒新艳
刘晓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