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周期非均匀采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浚溢 田书林 +1 位作者 王志刚 朱肇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61-2667,共7页
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方法。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的系统模型,基于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过程转换为矩阵向量运算;再借助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确定采样数据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并分析了... 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方法。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的系统模型,基于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过程转换为矩阵向量运算;再借助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确定采样数据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并分析了该算法在周期非均匀采样系统中的完整重构条件,通过插值器实现信号完整重构。最后,以多带正弦信号为例验证了可完整重构概率,系统实验证明:对于稀疏信号的采样与重构,该方法满足完整重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非均匀采样 正交匹配追踪 联合子空间 稀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非均匀采样带通信号的采样参数 被引量:2
2
作者 文静 文玉梅 李平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从采样信号中完全重建原信号的条件为基础,推导了周期非均匀采样的最低采样阶数NM与其单通道采样率fs需要满足的关系,给周期非均匀采样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并进一步分析了最小总采样率fM。结论证实了周期非均匀采样能保证任意带... 从采样信号中完全重建原信号的条件为基础,推导了周期非均匀采样的最低采样阶数NM与其单通道采样率fs需要满足的关系,给周期非均匀采样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并进一步分析了最小总采样率fM。结论证实了周期非均匀采样能保证任意带通信号以2倍带宽的采样率进行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非均匀采样 采样阶数 单通道采样 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L_1范数实现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浚溢 田书林 +1 位作者 王志刚 刘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8-423,共6页
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需要多个采样通道的特点,利用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转换为矩阵向量运算。结合最小L1范数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方法,分析了最小L1范数算法在周期非均匀采样系统中的完整重构条件... 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需要多个采样通道的特点,利用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转换为矩阵向量运算。结合最小L1范数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方法,分析了最小L1范数算法在周期非均匀采样系统中的完整重构条件。最后,以多带正弦信号为例,分别从可完整重构概率和系统整体验证两个方面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稀疏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L1范数 周期非均匀采样 稀疏信号 联合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浚溢 田书林 +1 位作者 王志刚 朱肇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实现稀疏信号的有效采样,根据稀疏信号仅有部分频带有能量的特点,建立了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的模型;利用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转换为向量运算。借助多测量向量模式确定非零行向量的位置,并通过插值器实现信号完整重构,... 为了实现稀疏信号的有效采样,根据稀疏信号仅有部分频带有能量的特点,建立了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的模型;利用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转换为向量运算。借助多测量向量模式确定非零行向量的位置,并通过插值器实现信号完整重构,使其能够在数字系统中应用。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稀疏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稀疏信号 周期非均匀采样 多测量向量 联合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非均匀采样多带信号时最优参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肇轩 王志刚 王厚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66-2070,共5页
以采样完全重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周期非均匀采样多带信号时的采样阶数、单通道采样周期等参数最优值的确定方法;同时以此方法的构建思想作为指导,推导出了采样阶数固定时最优单通道采样周期以及单通道采样周期固定时最优采样阶数等确... 以采样完全重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周期非均匀采样多带信号时的采样阶数、单通道采样周期等参数最优值的确定方法;同时以此方法的构建思想作为指导,推导出了采样阶数固定时最优单通道采样周期以及单通道采样周期固定时最优采样阶数等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通过该方法确定参数可保证周期非均匀采样多带信号时的采样频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带信号 周期非均匀采样 采样阶数 单通道采样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建中的优化子频带划分 被引量:1
6
作者 文静 文玉梅 李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8-572,共5页
对于周期非均匀采样,由于每个均匀采样流的采样率通常都是小于Nyquist率的,因此,采样信号频谱中会发生频率混叠。这表明在采样信号的重建频带内将会有多于1的谱分量。因为不是所有的与重建频带相交的谱分量都会覆盖整个重建频带,所以有... 对于周期非均匀采样,由于每个均匀采样流的采样率通常都是小于Nyquist率的,因此,采样信号频谱中会发生频率混叠。这表明在采样信号的重建频带内将会有多于1的谱分量。因为不是所有的与重建频带相交的谱分量都会覆盖整个重建频带,所以有必要将重建频带分成若干个子频带进行分析,构造内插函数,这样有利于减小重建所必需的最小采样率。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的子频带划分方法,通过该方法在重建频带上定义子频带,能在保证重建所需的采样率最低的情况下使子频带的个数最少,这对于简化内插滤波器的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重建 周期非均匀采样 子频带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测量向量模式的周期非均匀采样研究
7
作者 罗浚溢 田书林 王志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8-174,共7页
为了实现稀疏信号的有效采样与完整重构,结合多测量向量模式,提出了一种针对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方法。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需要多个采样通道的特点,利用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转换为矩阵向量运算。利用多测量向量确定... 为了实现稀疏信号的有效采样与完整重构,结合多测量向量模式,提出了一种针对稀疏信号的周期非均匀采样与重构方法。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需要多个采样通道的特点,利用联合子空间理论将采样与重构转换为矩阵向量运算。利用多测量向量确定非零行向量的位置参数并分析了多测量向量模式在周期非均匀采样系统中的完整重构条件并通过插值器实现信号完整重构,使其能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后,分别从可完整重构概率和系统整体验证两个方面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稀疏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非均匀采样 多测量向量 联合子空间 稀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的傅里叶望远镜时域信号采集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树海 王建立 +2 位作者 董磊 刘欣悦 王国聪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3期395-401,共7页
为了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清晰重构深空暗弱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NUPS)的傅里叶望远镜(FT)时域信号采集方法。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并与均匀采样方法重构的图像进行了对比。基于NUPS方法,用1 MHz和5 MHz的采样频率分别... 为了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清晰重构深空暗弱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NUPS)的傅里叶望远镜(FT)时域信号采集方法。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并与均匀采样方法重构的图像进行了对比。基于NUPS方法,用1 MHz和5 MHz的采样频率分别采集100个点,对两个序列信号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对关心频率信息进行平均;传统的均匀采样方法则分别用1 MHz和5 MHz的采样频率采集200个点,再进行解调平均。对比结果显示:当信噪比(SNR)为50时,本文重构图像与衍射极限图像的斯托里尔比(Strehl)相比原方法提升了0.03,SNR为20时,Strehl比为0.531 1,较均匀采样提高了0.223 3。实验结果表明:NUPS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成像质量较高,可降低对激光功率的要求,为FT工程系统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望远镜 均匀周期采样 低信噪比 高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实现星载SAR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玉峰 孙光才 +2 位作者 杨军 邢孟道 周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6,共8页
针对单通道星载SAR系统高分辨与宽测绘带之间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的方位采样,避开距离盲区的重叠,使得相同距离单元的盲区最多出现在一个采样通道内;然后利用方位采样的周期性,构造出等... 针对单通道星载SAR系统高分辨与宽测绘带之间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的方位采样,避开距离盲区的重叠,使得相同距离单元的盲区最多出现在一个采样通道内;然后利用方位采样的周期性,构造出等效的多通道数据,通过多通道解模糊的方法实现方位信号频谱恢复。文中还详细分析了非均匀采样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宽测绘带 周期均匀采样 解模糊 单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正则变换的非均匀采样信号重构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解延安 李炳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3-1189,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正则变换的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构方法.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信号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匀线性正则变换;研究所提出信号的离散非均匀线性正则变换谱与其连续谱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提出了一种线性正则变换域...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正则变换的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构方法.根据周期非均匀采样信号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匀线性正则变换;研究所提出信号的离散非均匀线性正则变换谱与其连续谱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提出了一种线性正则变换域基于周期非均匀采样信号点重构算法;为验证推导结果,采用一维周期非均匀采样信号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重建信号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正则变换 周期非均匀采样 频谱重构 离散线性正则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采样信号重构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本钊 林茂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并行交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ADC系统的采样率,但是采样时间偏差造成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严重地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消除非均匀采样的影响,对并行交替式ADC系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非理想测试信号对时间偏... 并行交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ADC系统的采样率,但是采样时间偏差造成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严重地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消除非均匀采样的影响,对并行交替式ADC系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非理想测试信号对时间偏差估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偏差估计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了一种基于系统输出序列频谱的滤波重构算法,通过原型电路的实际数据,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重构非均匀采样信号,为该算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交替 时间偏差 周期均匀采样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