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束延时飞秒激光调控制备二维亚波长周期阵列结构
1
作者
赵波
黄振芬
杨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3,共12页
利用偏振垂直的双束延时蓝色飞秒激光(400 nm)经柱透镜聚焦扫描钼表面,获得了二维矩形周期排列的方形和(椭)圆形阵列结构,以及六边形周期排列的三角形阵列结构。最小结构尺寸和周期达到100 nm和280 nm。研究发现双束飞秒激光的能量密度...
利用偏振垂直的双束延时蓝色飞秒激光(400 nm)经柱透镜聚焦扫描钼表面,获得了二维矩形周期排列的方形和(椭)圆形阵列结构,以及六边形周期排列的三角形阵列结构。最小结构尺寸和周期达到100 nm和280 nm。研究发现双束飞秒激光的能量密度和能量比是不同类型结构形成及形貌转化的关键参数。通过优化激光参数,实现了圆形和三角形阵列结构的大面积均匀制备。两种周期排布的阵列结构的形成与双束延时飞秒激光与材料作用的超快动力学过程之间的瞬态关联作用以及作用过程中表面等离激元波的共线和非共线激发密切相关。该二维周期阵列结构加工方法及理论可拓展至其它硬质金属和半导体硅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飞秒激光
二维亚波长
周期阵列结构
非共线激发
瞬态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矩形介质波导阵列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2
作者
田加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将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方法在应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发展为双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法,然后用它来分析矩形介质波导阵列.推得两个一维周期的耦合特征方程。如果将Macatili方法应用范围扩展用来研究该波导阵列也会...
本文将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方法在应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发展为双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法,然后用它来分析矩形介质波导阵列.推得两个一维周期的耦合特征方程。如果将Macatili方法应用范围扩展用来研究该波导阵列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它们都能在二维平面上较准确地反应出通带和阻带等主要周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等效介电常数
周期
结构
波导
阵列
耦合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石墨烯波导褶皱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
9
3
作者
朱君
秦柳丽
+1 位作者
傅得立
宋树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设计了褶皱石墨烯波导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通过设计周期阵列结构实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损耗的补偿.理论分析了周期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模型和补偿损耗的方式,结果表明褶皱衍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不仅能够...
设计了褶皱石墨烯波导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通过设计周期阵列结构实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损耗的补偿.理论分析了周期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模型和补偿损耗的方式,结果表明褶皱衍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不仅能够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还能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矢关系实现器件参数控制,周期阵列增益全程补偿损耗的方式可以显著增加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距离.数值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结构具备了保持亚波长尺寸的强局域化优势;周期阵列增益全程补偿可以显著提高纳米腔中的电场强度,降低传输损耗;波导结构的粒子反转水平较高,自发辐射噪声的扰动较低.设计的石墨烯波导器件可以为微纳光学集成、光子传感和测量等领域提供理想的亚波长光子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周期
褶皱
结构
周期阵列结构
纳米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束延时飞秒激光调控制备二维亚波长周期阵列结构
1
作者
赵波
黄振芬
杨建军
机构
长治学院物理系
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3,共12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No.20210302124701)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No.2022YFB3604802)
+2 种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No.2022L509)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20021086JC)
长治市技术创新项目(No.2022cx002)。
文摘
利用偏振垂直的双束延时蓝色飞秒激光(400 nm)经柱透镜聚焦扫描钼表面,获得了二维矩形周期排列的方形和(椭)圆形阵列结构,以及六边形周期排列的三角形阵列结构。最小结构尺寸和周期达到100 nm和280 nm。研究发现双束飞秒激光的能量密度和能量比是不同类型结构形成及形貌转化的关键参数。通过优化激光参数,实现了圆形和三角形阵列结构的大面积均匀制备。两种周期排布的阵列结构的形成与双束延时飞秒激光与材料作用的超快动力学过程之间的瞬态关联作用以及作用过程中表面等离激元波的共线和非共线激发密切相关。该二维周期阵列结构加工方法及理论可拓展至其它硬质金属和半导体硅表面。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飞秒激光
二维亚波长
周期阵列结构
非共线激发
瞬态关联
Keywords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Femtosecond laser
Two-dimensional sub-wavelength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
Noncollinear excitation
Transient correlation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矩形介质波导阵列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2
作者
田加胜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171014
项目名称为"毫米波纤维束波导基础研究")
文摘
本文将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方法在应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发展为双等效介电常数近似分析法,然后用它来分析矩形介质波导阵列.推得两个一维周期的耦合特征方程。如果将Macatili方法应用范围扩展用来研究该波导阵列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它们都能在二维平面上较准确地反应出通带和阻带等主要周期特性。
关键词
双等效介电常数
周期
结构
波导
阵列
耦合方程
Keywords
Key words: Double effec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Periodic structure, Waveguide array, Coupled equation
分类号
TN622.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石墨烯波导褶皱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
9
3
作者
朱君
秦柳丽
傅得立
宋树祥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基金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61361011)
Guang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No.2015GXNSFBA139257)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Doctor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Key Program(No.2015ZD03)
文摘
设计了褶皱石墨烯波导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通过设计周期阵列结构实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损耗的补偿.理论分析了周期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播模型和补偿损耗的方式,结果表明褶皱衍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不仅能够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还能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矢关系实现器件参数控制,周期阵列增益全程补偿损耗的方式可以显著增加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距离.数值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结构具备了保持亚波长尺寸的强局域化优势;周期阵列增益全程补偿可以显著提高纳米腔中的电场强度,降低传输损耗;波导结构的粒子反转水平较高,自发辐射噪声的扰动较低.设计的石墨烯波导器件可以为微纳光学集成、光子传感和测量等领域提供理想的亚波长光子器件.
关键词
亚波长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周期
褶皱
结构
周期阵列结构
纳米腔
Keywords
Subwavelength optics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Cycle fold structure
Periodic array structure
Nano-cavities
分类号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束延时飞秒激光调控制备二维亚波长周期阵列结构
赵波
黄振芬
杨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矩形介质波导阵列的一种新型分析方法
田加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石墨烯波导褶皱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设计(英文)
朱君
秦柳丽
傅得立
宋树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