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轧制离心铸造双金属管的试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杰慧 王子砚 +1 位作者 练勇 刘珂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2-104,110,共4页
采用离心铸造+周期轧制的工艺,成功生产了双金属复合管(外层为14MnV,内层为TP316L)。该工艺解决了双金属复合管的尺寸问题,减小了壁厚,节约了金属,降低了成本,同时均匀了组织,提高了双金属复合管的性能。
关键词 14MnV/TP316L 离心浇铸 双金属复合管 周期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0热连轧机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忠峰 徐建忠 +1 位作者 李长生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研究了国内某1700热连轧机轧辊温度场有限差分模型及热凸度模型,采用C++语言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轧制周期工作辊温度场及热凸度,得到轧制过程不同时刻工作辊表面温度及热变形情况.F2,F3和F4轧辊上表面在轧制结束后最高温度分别为5... 研究了国内某1700热连轧机轧辊温度场有限差分模型及热凸度模型,采用C++语言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轧制周期工作辊温度场及热凸度,得到轧制过程不同时刻工作辊表面温度及热变形情况.F2,F3和F4轧辊上表面在轧制结束后最高温度分别为58.1,73.1和81.2℃;表面最大变形量(半径方向)分别为193.979,275.259和333.433μm.对CVC轧辊而言,轧辊表面温度分布及热变形变化明显受到轧辊横移的影响.将程序计算得到的轧辊表面温度与实测值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轧辊温度场模型及热凸度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轧辊 轧制周期 温度场 热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0热连轧机轧辊磨损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忠峰 徐建忠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78-1380,共3页
以国内某1700热连轧机为对象,研究了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轧制周期工作辊磨损.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形状近似箱形,受带钢宽度影响较大,带钢长度是影响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轧制周期... 以国内某1700热连轧机为对象,研究了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轧制周期工作辊磨损.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形状近似箱形,受带钢宽度影响较大,带钢长度是影响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轧制周期后,F7工作辊中心磨损约为302μm.将程序计算得到的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轧辊 磨损 模型 轧制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