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介质低渗测试气体周期振荡法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威 陈卫忠 +5 位作者 杨典森 杨光华 周小文 袁明道 史永胜 刘宜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9-1956,共18页
目前,多孔介质低渗测试主要采用高精度气体稳态法和气体脉冲衰减法,缺少对气体周期振荡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于气体周期振荡法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提出了3种基于不同控制方式模拟生成周期波气压边界条件的方法,以及在试样上游和下游... 目前,多孔介质低渗测试主要采用高精度气体稳态法和气体脉冲衰减法,缺少对气体周期振荡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于气体周期振荡法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提出了3种基于不同控制方式模拟生成周期波气压边界条件的方法,以及在试样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1个体积可调的气体储存容器的试验设备方案。基于孔隙流体介质的讨论,将Fischer等提出的以不可压缩流体为渗流介质的周期法理论解,推广到以可压缩流体为渗流介质的情况,扩大了周期法理论解的适用范围,并讨论了各参数之间的物理意义及其联系。基于气体周期振荡法理论解,进行了2个特例分析,优化了理论解中复杂分项的处理。通过一系列正交对照计算案例,对比了气体周期振荡法理论解和数值解的计算结果,讨论了渗透率、孔隙率、下游容器体积、试样直径和长度等对试验过程的影响,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理论解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气体周期振荡法试验的优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周期振荡法 渗透率 储存系数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周期振荡法测试超低渗储层的渗透率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小琼 葛洪魁 陈海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37-244,共8页
渗透率是储层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也是油气开发的基础。随着页岩气、致密砂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开发,迫切需要开展超低渗透率(<0.1×10-3μm2)测试,对测试方法和仪器都提出了挑战,是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的难点。目前我国石油工业... 渗透率是储层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也是油气开发的基础。随着页岩气、致密砂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开发,迫切需要开展超低渗透率(<0.1×10-3μm2)测试,对测试方法和仪器都提出了挑战,是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的难点。目前我国石油工业中主要采用稳态法和脉冲衰减法进行超低渗透率测试,在测试精度、稳定性和测试周期方面还存在不足,探索高精度超低渗透率的方法十分重要。分析了室内渗透率测量的稳态法、脉冲衰减法和周期振荡法3种方法原理,在三轴应力下进行了岩石超低渗透率对比测量。结果表明,相比稳态法和脉冲衰减法,周期振荡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用时短的优点,建议引入非常规超低渗透储层渗透率测试。对周期振荡法的设备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采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互谱法等信号处理方法提高数据信噪比,提高超低渗透率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超低渗 脉冲衰减 周期振荡法 测试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振荡法在低渗透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康 王威 +3 位作者 杨典森 陈卫忠 亓宪寅 谭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6-1094,共9页
周期振荡法是一种新兴的多孔介质渗透率测量方法,具有测量周期短、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然而,由于缺乏对周期振荡法的系统研究,该方法未能在低渗透测量领域得到推广应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孔隙率、渗透率对周期振荡... 周期振荡法是一种新兴的多孔介质渗透率测量方法,具有测量周期短、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然而,由于缺乏对周期振荡法的系统研究,该方法未能在低渗透测量领域得到推广应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孔隙率、渗透率对周期振荡法气压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形式周期波在周期振荡法渗透率测量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孔隙率,还是渗透率都会影响气体压力传递过程;周期振荡法渗透率测量时可以不需要初始气压平衡过程,一定时间后测量结果几乎不受初始气压状态影响;与正弦波相比,方波对下游气体压力响应的影响更明显,而且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具有容易加载的特点,建议采用方波取代正弦波进行周期振荡法试验。研究成果对指导周期振荡法试验和解决低渗透测量难题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周期振荡法 低渗透测量 周期 数值模拟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扩张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玉飞 蒋平 +3 位作者 裴海华 张贵才 姜瑞忠 汤明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69,共5页
使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考察了55℃时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西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扩张流变性。通过测量界面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参数,研究了实验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界... 使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考察了55℃时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西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扩张流变性。通过测量界面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参数,研究了实验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滴大小和振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界面上发生的主要弛豫过程为扩散弛豫,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适宜的实验条件为: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0.01%,油滴振幅1.0μL,振荡周期10 s,表面活性剂平衡时间300 s。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界面膜可以看作是弹性模,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分别为2.8409mN/m和2.8490mN/m,黏性模量近似为0。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界面膜的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迅速降至0.1503 mN/m和0.1786 mN/m:而黏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幅周期振荡法 表面活性剂 桩西原油 界面扩张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磺基甜菜碱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亮 王彦玲 +4 位作者 张建军 金家锋 路以文 马剡 郑晶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0-1195,共6页
氟碳表面活性剂是目前表面活性最高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用小幅周期振荡法研究了羟基磺基甜菜碱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S)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能,考察了振荡频率、FS质量分数、无机盐(Na Cl、Ca Cl2、... 氟碳表面活性剂是目前表面活性最高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用小幅周期振荡法研究了羟基磺基甜菜碱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S)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能,考察了振荡频率、FS质量分数、无机盐(Na Cl、Ca Cl2、Mg Cl2)对FS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S溶液在油水界面的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和扩张粘度随着F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出现最大值,随着频率的增大而略有增加。加入无机盐时,扩张模量、扩张弹性随Na Cl质量分数增大而出现最大值,而随着Ca Cl2或者Mg Cl2质量分数的增加,FS溶液的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和扩张粘度减小,而当Ca Cl2或者Mg Cl2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时,tanθ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表面活性剂 油水界面 扩张粘弹性 小幅周期振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长链醇体系泡沫性能与表面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平 郑玉飞 +3 位作者 陈文征 葛际江 张贵才 胡晓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使用德国KR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在室温下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长链醇体系的泡沫性能(起泡性和稳定性)与表面参数(表面张力和表面扩张流变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向SDS溶液中... 使用德国KR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在室温下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长链醇体系的泡沫性能(起泡性和稳定性)与表面参数(表面张力和表面扩张流变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向SDS溶液中分别加入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和十八醇,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会随着醇的链长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表面张力会先减小后增大,而体系的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表面黏度都会先增大后减小;体系的起泡性由表面张力和表面黏弹性共同决定;体系的析液半衰期随着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增大而增大,并且析液半衰期与弹性模量具有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幅周期振荡法 泡沫性能 表面张力 扩张模量 弹性模量 表面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