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有机碳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1
作者 陆一鸣 李哲 +1 位作者 鲁伦慧 张媛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3,30,共10页
过往研究通常认为,水位波动在人类活动对消落带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影响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陆地人类活动如消落带周边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消落带SOC的影响目前尚不明晰。为探究三峡水库周期性水位波动和土地利用变化双重叠加干扰对消... 过往研究通常认为,水位波动在人类活动对消落带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影响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陆地人类活动如消落带周边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消落带SOC的影响目前尚不明晰。为探究三峡水库周期性水位波动和土地利用变化双重叠加干扰对消落带不同形态SOC的影响,选取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带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消落带以及不同高程土壤样品的理化特征以及不同形态有机碳,并采用Mantel test、随机森林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消落带SOC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总氮是影响SOC储量的最重要因素,而淹水时间的增加对土壤物理指标产生正向影响、对化学指标产生负向影响进而间接调控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储量。农田及建设用地的增加有利于土壤惰性有机碳(ROC)储量的增加,但不利于DOC的储存;同时对土壤总氮的促进作用间接增加了土壤DOC、微生物量碳(MBC)、ROC的储量;而相对淹水时间,农田及建设用地的增加对物理指标产生正向影响、对化学指标产生负向影响更显著,进而间接调节土壤DOC的分布。因此,相对于周期性水位波动,农田及建设用地变化是影响消落带不同形态SOC储量最显著的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消落带碳的核算及源汇功能的评估提供相应的关键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周期性水位波动 土地利用 人类活动 消落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