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周期小波变换快速求解电磁散射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兴昌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用周期小波变换对电磁散射问题中由矩量法产生的阻抗矩阵进行稀疏化和求逆 ,简要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和稀疏后的阻抗矩阵结构与散射体形状的关系 .用这种方法计算了二维柱体的表面感应电流 ,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阻抗矩阵的稀疏化可以有效... 用周期小波变换对电磁散射问题中由矩量法产生的阻抗矩阵进行稀疏化和求逆 ,简要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和稀疏后的阻抗矩阵结构与散射体形状的关系 .用这种方法计算了二维柱体的表面感应电流 ,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阻抗矩阵的稀疏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其求逆时间 ,这对于计算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是很有益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小波变换 矩量法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周期小波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秀丽 汪凤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9-612,共4页
通过对结构损伤前后模态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损伤结构的位移振型函数构造出曲率振型函数γi(x),然后再在曲率振型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用于探测和评定损伤程度的新指标———损伤因子r(x)=∑i∈Idγi2(x);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损... 通过对结构损伤前后模态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损伤结构的位移振型函数构造出曲率振型函数γi(x),然后再在曲率振型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用于探测和评定损伤程度的新指标———损伤因子r(x)=∑i∈Idγi2(x);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损伤因子进行周期小波变换,通过小波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结构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数值仿真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损伤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周期小波变换 曲率振型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太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包云轩 何琰 +2 位作者 蒯志敏 陈彦 严明良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2-880,共9页
根据1971—2010年环太湖地区苏州、常州、长兴等9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采用EOF正交经验分析法、线性倾向率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了环太湖地区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1971—2010年间,环... 根据1971—2010年环太湖地区苏州、常州、长兴等9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采用EOF正交经验分析法、线性倾向率法、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了环太湖地区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1971—2010年间,环太湖地区整体上呈增暖趋势,环太湖地区的季节性增暖存在空间差异,西北部的气温在春、夏季明显升高,而东南部则在秋、冬季明显增暖,1990年前后该地区的增暖率存在完全相反的空间分布。2)该40 a中,降水表现为北部增加,南部减少。整个环太湖地区的降水在冬季普遍呈现增加趋势,春、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大于秋、冬季。3) M 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地区年平均温度存在16~17 a和6 a、26 a左右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15~16 a和24 a的强显著性变化周期,各地区在年均温、年降水量周期振荡的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1971—2010年环太湖地区各站点均表现为气温由低向高的突变,突变发生在1992—199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湖地区 气候变化 EOF分析 小波周期变换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