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东南雄晚古新世蹠行类化石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童永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2年第1期26-34,92,共10页
-
文摘
这里记述了广东南雄盆地晚古新世浓山组的四种蹠行类,其中有两新种。在亚洲古新统中,蹠行类分布相当广泛,一直延存到晚始新世。亚洲蹠行类从臼齿形态上看,可分为Bemalambda型和Archaeolambda型,前者包括阶齿兽科,还有翼齿兽科;后者有古脊齿兽科、牧兽科和全脊齿兽科。这两个类群可能在古新世早一中期已分化,或许可代表两个超科。我国古哺乳类工作者一般认为冠齿兽的起源与伪脊齿兽类有关,而伪脊齿兽类的牙齿形态与踝节类有某些共同之处,因此,在系统上与可能源出于Deltatheridium状动物的Pantolambda状动物不同。而裂齿类和蹠行类之间分化早,形态差异明显,另为目也许较好。所以,这里使用蹠行目(Taligrada)做于Pantolambda状动物的目名。这里将弗辽洛夫等订的Archaeolambdatrofimovi归入周明镇等创建的Convallisodon。
-
关键词
臼齿
下内尖
下跟座
三角座
周明镇
化石
下次尖
兽类
下后附尖
下次小尖
-
分类号
Q9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