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周孔”而“孔孟”:儒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圣人之道”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6,168,共5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孔孟"取"周孔"而代之,"周孔之道"演化为"孔孟之道",是儒家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建构话语体系的产物。随着周、孔形象渐趋圣化,汉唐时人多以周、孔并举,包含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内涵的"周孔之道"得以生成。继韩愈"道统论"之后,宋儒建构"性与天道"理论和道统谱系,"孔孟之道"逐渐成为儒学的代名词。统治者藉由教育、祭祀等参与此过程,也彰显出道统与治统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孔之道 孔孟之道 圣人 道统 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眼中的园林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庭风 万婷婷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1期81-85,共5页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之一,它源于周朝礼制,被孔子和孟子加以阐述和发展,在汉以后影响中国文化各个领域,在园林方面亦有深刻影响。其精义如入世、治世、仁政、德行、同乐、娱人、孝义、礼乐、中庸、重农等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园林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之一,它源于周朝礼制,被孔子和孟子加以阐述和发展,在汉以后影响中国文化各个领域,在园林方面亦有深刻影响。其精义如入世、治世、仁政、德行、同乐、娱人、孝义、礼乐、中庸、重农等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园林的创作主题,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比比皆是。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主景创作、环境营造、文联匾对、绘画雕刻,有时是综合多种表现方式,从而达到名符其实,情、景、名相得益彰,使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交流更为便捷,生动而不失高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儒家 研究 周孔 主题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史辩证,持世救偏——章学诚经史观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50,共12页
经史关系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贯穿于周秦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面对清代中叶经学训诂学之迅速兴起,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论,以重建经史关系之视角,力图对周秦以来儒生所持“六经载道之书”的历史成规进行纠偏,进而为“史”正名,... 经史关系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贯穿于周秦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面对清代中叶经学训诂学之迅速兴起,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论,以重建经史关系之视角,力图对周秦以来儒生所持“六经载道之书”的历史成规进行纠偏,进而为“史”正名,同时给予“经”应有之地位。章学诚之经史观,核心即六经皆史之经史观,周孔之分之圣人观,即器明道之方法论,学于众人之知行观。章学诚看似尊史抑经,实则为尊经前提下纳史入经,经史并重。由此,经立基于制度实践之史,史则随时撰述提升为经。信仰基于正史,历史亦有经训,历史提升为一种历史哲学,历史化为了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六经皆史 周孔之分 即器明道 道器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