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粘连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延砚 陈亚平 周谋望(审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膝关节粘连 治疗进展 基础研究 手术后并发症 日常生活活动 关节活动范围 周围组织结构 膝关节内 全膝关节置换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在腰椎间盘退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丽 李锋 熊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8-431,共4页
椎间盘是一种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主要通过水分子的弥散进行供给。水分子中氢质子的弛豫时间取决于氢质子和周围生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通过MRI从水分子质子中的信息.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周围组织结构与成分的信息。例如蛋白多糖分子... 椎间盘是一种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主要通过水分子的弥散进行供给。水分子中氢质子的弛豫时间取决于氢质子和周围生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通过MRI从水分子质子中的信息.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周围组织结构与成分的信息。例如蛋白多糖分子中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对水分子具有较大亲和力.有助于维系髓核中的水分。腰椎间盘退变时.髓核内蛋白多糖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功能MRI 周围组织结构 应用 诊断 蛋白多糖 水分子 氢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文莲 罗光华 +3 位作者 李丹 罗明贤 王俊波 陆从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发生机制与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的关系,评价MSCT在诊断TTPV中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MSCT动态增强检查,共发现56例TTPV,结合DSA表现综合分析。结果56例TTP...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发生机制与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的关系,评价MSCT在诊断TTPV中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MSCT动态增强检查,共发现56例TTPV,结合DSA表现综合分析。结果56例TTPV患者在MS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及“门静脉铸形”、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以及肝脏灌注异常等。有3例TTPV在DSA上显示不明显。结论MSCT可判断TTPV的发生机制、供血来源及血供的丰富程度、栓子的良恶性及范围、有否合并APS及分流量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TTPV的MSCT诊断对指导肝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 多层螺旋CT诊断 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 肝动脉-门静脉分流 CT动态增强扫描 门静脉内癌栓 肝脏灌注异常 周围组织结构 MSCT诊断 发生机制 DSA表现 门静脉扩张 增强表现 增强检查 综合分析 阳性征象 充盈缺损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后钛网下沉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东荣 郭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6-850,共5页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我国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及人们生活、学习习惯改变.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告以来.具...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我国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及人们生活、学习习惯改变.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告以来.具有减压彻底和可以扩大椎管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颈椎多种疾病的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大多数颈椎疾病的首选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椎体次全切 原因分 椎间盘组织退变 钛网 术后 周围组织结构 颈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