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震 孔明健 +2 位作者 乐伟 缪建中 陈建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81-1081,共1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神经刺激定位 周围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定位 阻滞不全 臂丛阻滞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岳子勇 殷媛 +1 位作者 宋春雨 李文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喙突法组(A组)和腋路法组(B组),A组在喙突尖向内下2cm处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将神经刺激仪设置为电流1mA、频率... 目的观察改良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喙突法组(A组)和腋路法组(B组),A组在喙突尖向内下2cm处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将神经刺激仪设置为电流1mA、频率2Hz。当电流减小到0·3mA时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任一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注入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比较两组的入针深度、止血带痛发生率、感觉及运动阻滞的成功率及时间。结果A组入针深度明显深于B组(P<0·05)。A组止血带痛发生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中正中、桡、肌皮、腋、臂内侧皮神经感觉完全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桡?肌皮、腋神经感觉达到完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P<0·01)。A组运动完全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达到最大运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改良喙突入路法臂丛操作简便,阻滞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突 臂丛神经阻滞 周围神经刺激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