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治疗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Meta分析
1
作者 方菲 边致远 +3 位作者 王镓炜 梁宜 方剑乔 孙晶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至2023年7月7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7个...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至2023年7月7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7个公开数据库中关于电针治疗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Note Express软件筛选符合标准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将以H-B为评判指标的总有效率、治愈率,sunnybrook评分,Portmann评分及面瘫评分等为结局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745篇,最终纳入8篇,共计患者452例。Meta分析显示:电针组对于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总有效率(RR=1.23,95%CI:1.12~1.34,P<0.00001)和治愈率(RR=2.14,95%CI:1.61~2.85,P<0.00001),在改善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sunnybrook静态下评分(SMD=0.73,95%CI:0.39~1.08,P<0.0001)、随意肌运动下评分(SMD=0.55,95%CI:0.20~0.89,P=0.002),Portmann评分及面瘫评分(SMD=2.58,95%CI:1.62~3.53,P<0.000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疗法。结论电针治疗非急性期周面瘫的疗效较其他疗法有一定优越性。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样本量有限、对照组疗法种类较少、方法学质量不高,可能产生偏倚,故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电针治疗非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瘫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周围 非急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婉君 刘晶晶 +1 位作者 赵磊 苏和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显著优势。该文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归纳,以便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周围 口僻 针灸治疗 普通针刺 电针 温针 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3
作者 唐婷 潘宾 +4 位作者 许萍萍 胡梦飞 胡晓雅 黄瑞雪 王晓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健康宣传教育及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次30 min,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健康宣传教育及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次30 min,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朱氏头皮针透刺治疗,每次头针留针6 h,隔日1次,取穴及方法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dex,FDI)量表,健、患侧红外热成像温差,徒手肌力分级检查评价面部功能恢复情况,基于治疗前后H-B分级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在降低眶上区和口周区健、患侧红外热成像温差,FDI社会维度评分,改善眼睑肌力和口周肌力,提高FDI生理维度评分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于H-B分级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提高眼睑肌力、口周肌力方面,普通针刺结合朱氏头皮针透刺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针刺 朱氏头皮针 红外热成像 神经功能分级 部残疾指数 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赵晗璐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3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疏密波电针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3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疏密波电针治疗,研究组采用疏密波、疏波交替模式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面肌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眼裂闭合、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密波、疏波交替模式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面肌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周围 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刺法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对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及表面肌电图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黎少文 李红儿 +4 位作者 陈婕 阮波 利铸均 黎杰轩 薛爱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筋刺法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效果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表面肌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采用经筋刺法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效果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表面肌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营养神经及消炎治疗,同时对照组使用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经筋刺法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面神经传导功能指标、表面肌电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潜伏期比对照组短,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波幅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颊肌群、口轮匝肌群、额肌群、鼻肌群的RMS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进行经筋刺法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其面神经传导功能及表面肌电图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后遗症 经筋刺法 表情肌功能训练操 神经传导功能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成研 张钰琪 王琢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PFP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治疗组实施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PFP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治疗组实施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腹针“扶正气法”治疗PFP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腹针 扶正气法 周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炉拨筋疗法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蔡秀薇 石建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红炉拨筋疗法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针康病区及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 目的:探究红炉拨筋疗法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针康病区及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炉拨筋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5)。结论:红炉拨筋疗法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促进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炉拨筋疗法 周围 恢复期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少阳阳明合病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的针药治疗策略
8
作者 盖晓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3期14-17,共4页
该文针对周围性面瘫治疗中寒热难辨、重阳明轻少阳、针药结合少等问题,创新性提出“少阳经气血痹阻、阳明经经筋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从少阳阳明合病的角度治疗本病,针刺治疗选取少阳经翳风、风池、外关疏散少阳邪气,阳明经合谷、足... 该文针对周围性面瘫治疗中寒热难辨、重阳明轻少阳、针药结合少等问题,创新性提出“少阳经气血痹阻、阳明经经筋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从少阳阳明合病的角度治疗本病,针刺治疗选取少阳经翳风、风池、外关疏散少阳邪气,阳明经合谷、足三里濡润阳明经筋,跷脉与足阳明经交会穴睛明、承泣、巨髎、地仓协调面部经筋运动;中药治疗采用小柴胡汤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卒口僻 少阳经 阳明经 针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赵慧子 李彬 +1 位作者 黄志宏 幸小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风寒证PF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风寒证PFP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Sunybrook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u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治疗风寒证PFP患者效果满意,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风寒证 麦粒灸 透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伴抑郁、焦虑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琳芳 郁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45-148,157,共5页
目的 探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伴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9月杭州市中医院150例急性期PFP伴抑郁、焦虑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火龙罐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 目的 探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伴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9月杭州市中医院150例急性期PFP伴抑郁、焦虑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火龙罐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火龙罐组予以火龙罐综合灸和穴位贴敷治疗,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面瘫改良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火龙罐组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14、28 d后改良Portmann、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8 d后改良Portmann、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14 d后(P<0.05);两组治疗14、28 d后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8 d后FDIS评分低于治疗14 d后(P<0.05)。治疗14、28 d后,火龙罐组改良Portmann、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FDI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14、28 d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8 d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14 d后(P<0.05)。治疗14、28 d后,火龙罐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期PFP伴抑郁、焦虑患者采用火龙罐综合灸治疗效果显著,能更有效改善面部残疾指数及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综合灸 穴位贴敷 周围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联合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振丰 鲍亮 +4 位作者 李春宁 杨骏 田鑫 邱帅辉 李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选取患侧阳白、攒竹、翳风、完骨、下关、牵正、太阳、颧髎、鱼腰、地...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选取患侧阳白、攒竹、翳风、完骨、下关、牵正、太阳、颧髎、鱼腰、地仓、颊车、承浆、迎香及双侧足三里、合谷;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揿针治疗,取穴同上。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6 d后休息1 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额肌群、颊肌群、口轮匝肌群的表面肌电图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平均值比值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量表评分、FDI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FDI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H-B量表评分、FDI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减少程度,FDI躯体功能评分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血清hs-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hs-CRP、PCT水平降低程度,Alb水平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额肌群、颊肌群、口轮匝肌群的表面肌电图RMS平均值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各肌群的表面肌电图RMS平均值比值增加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及穴位注射疗法可促进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揿针 针刺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病情程度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2
作者 李杨 王杰 +1 位作者 刘茉 任媛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病情程度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列线图模型。方法以3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R软件对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病情程度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列线图模型。方法以3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R软件对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效性的内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面瘫类型、发病季为预测周围性面瘫病情程度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11(95%CI:0.639-0.784)和0.798(95%CI:0.709-0.888);两组校准曲线观测值和预测值的重合度较好;两组的DCA曲线均显示净收益较高,提示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年龄、面瘫类型、发病季是影响病情程度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可靠的预测因子,以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的病情程度风险,可以促进临床决策和医患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周围 病情程度 影响因素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筋刺法理论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伟 魏丹 李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经筋刺法理论是石学敏院士在传统经筋刺法的基础上,结合经筋病的临床特点将经筋刺法进行了丰富及创新,提出的经筋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多种刺法。经筋刺法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该文分享应用经筋刺法理论治疗周围性面... 经筋刺法理论是石学敏院士在传统经筋刺法的基础上,结合经筋病的临床特点将经筋刺法进行了丰富及创新,提出的经筋透刺法、经筋排刺法等多种刺法。经筋刺法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该文分享应用经筋刺法理论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刺法 透刺法 排刺法 周围 周围神经炎 口僻 吊线风 石学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泉秀 樊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77-79,共3页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查阅了近年文献资料,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同针刺手法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常见的联合治法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简要的点评,以期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为周围性...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查阅了近年文献资料,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同针刺手法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常见的联合治法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简要的点评,以期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为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针灸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保有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及分析
15
作者 马海燕 马英锋 +4 位作者 李保有 黑英鑫 陈佳鑫 张燕茹 郭建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治愈难度大,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应用李保有医师根据临证经验总结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10余例,疗效显著。该文对典型病案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以抛砖引玉,探讨周围性面瘫的中...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治愈难度大,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应用李保有医师根据临证经验总结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10余例,疗效显著。该文对典型病案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以抛砖引玉,探讨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综合疗法 周围 李保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炼钢运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16
作者 姜玉静 郁昊哲 +3 位作者 周林枫 胡潇琪 黄玉转 燕炼钢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
燕炼钢运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色,其审查邪正盛衰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因病机的演变,应用三通法结合现代周围性面瘫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毫针浅刺以祛邪外出;恢复期温针灸配合透刺,治以扶正... 燕炼钢运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色,其审查邪正盛衰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因病机的演变,应用三通法结合现代周围性面瘫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毫针浅刺以祛邪外出;恢复期温针灸配合透刺,治以扶正祛邪并重;后遗症期善用放血,扶正补虚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三通法 分期论治 毫针 温针灸 透刺 放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雪娇 李莹 +1 位作者 白雪娇 张瀚元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09-11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10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雷火灸治疗,1...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10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雷火灸治疗,1次/d,7 d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1次/d,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面瘫等级评分、面瘫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面部肌电图。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面部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 揿针 雷火灸 风寒袭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论治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成果及启示
18
作者 戴帆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水湿、瘀血、浊毒”不同的病因,采用辨经论治,分经、分部、分法相结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 水湿瘀毒 辨经论治 分法治疗 名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春梅 魏清琳 +2 位作者 王璐 李健弟 潘娅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大多数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耳后疼痛的症状,而耳后疼痛的治疗对后期的恢复尤为关键,文章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总结整理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后疼痛的相关文献,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关键词 针灸 周围 耳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析整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佳欢 杨雪捷 +1 位作者 凡丹 侯婷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该文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阐述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中虚即气血不足,外感致营卫不和,中虚、外感引起清浊反作,头面失于濡养,邪淫阻滞经络是该病发生的根本。临床上以补益气血,升清降浊,调和营卫为核心,采用整合针灸治疗... 该文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阐述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中虚即气血不足,外感致营卫不和,中虚、外感引起清浊反作,头面失于濡养,邪淫阻滞经络是该病发生的根本。临床上以补益气血,升清降浊,调和营卫为核心,采用整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使气血运行输布通畅,气血充则经脉荣,清升浊降则气机畅,营卫调则经脉和,从而头面得以濡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整合针灸 周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