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勃的迷失与职场舍弃之道
1
作者 王鑫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52-54,共3页
周勃作为西汉初期著名的开国将领,曾官至丞相,晚年却被冤下狱,死后仅得到一个空爵头衔。其职业生涯之悲在于自我才能凡庸而不进取、功高震主而不收敛、时移世易而不懂变通、秉性朴实而不善言辞。究其“悲”之根源,则是定位的迷失、... 周勃作为西汉初期著名的开国将领,曾官至丞相,晚年却被冤下狱,死后仅得到一个空爵头衔。其职业生涯之悲在于自我才能凡庸而不进取、功高震主而不收敛、时移世易而不懂变通、秉性朴实而不善言辞。究其“悲”之根源,则是定位的迷失、判断的迷失、谋划的迷失与行为的迷失。其对于当下组织成员的启示在于:虚怀若谷,居功而含“名”;谦虚礼让,得意而舍“欲”;志向高远,建功而舍“利”;审时度势,尚理而舍“强”;慎思笃行,自信而舍“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勃 迷失 职场 进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名相周勃的人生遭遇及启示
2
作者 李金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47,共3页
周勃作为西汉著名的开国功臣与丞相,为刘氏江山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免相就国"的人生结局不免令人叹息。周勃功大、位高且权重,具有超高的智慧和谋略,但他不惜一切钱财竭力讨好薄昭,在其封地有异常举动等,招致汉文帝的反... 周勃作为西汉著名的开国功臣与丞相,为刘氏江山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免相就国"的人生结局不免令人叹息。周勃功大、位高且权重,具有超高的智慧和谋略,但他不惜一切钱财竭力讨好薄昭,在其封地有异常举动等,招致汉文帝的反感。此外,汉文帝心胸狭、猜忌心重,也是造成周勃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勃 功绩 人生遭遇 汉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汉书·周勃传》
3
作者 四川师院中文系七五级二班理论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78-79,77,共3页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及其一伙,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借“评法批儒”之名,歪曲历史,篡改历史,伪造历史。他们不仅恬不知耻地吹捧两千多年前的所谓“女皇帝”吕雉。还厚着脸皮居然要人写文章,专门讲“周勃是如何支持吕后当皇帝的”。...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及其一伙,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借“评法批儒”之名,歪曲历史,篡改历史,伪造历史。他们不仅恬不知耻地吹捧两千多年前的所谓“女皇帝”吕雉。还厚着脸皮居然要人写文章,专门讲“周勃是如何支持吕后当皇帝的”。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勃 刘邦 吕后 汉书 诸吕 “安刘” 西汉政权 陈平 北军 王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书·周勃传》注释
4
作者 四川师院中文系古代文学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67-77,共11页
《周勃传》选自《汉书》(班固作)卷四十。《汉书》把周勃和张良、陈平、王陵的事迹合写在卷四十里,所以标题为《张陈王周传》;这里只选录周勃(包括他的儿子周亚夫)部分,改题为《周勃传》。《汉书·张陈王周传》末的赞语,有一部分涉... 《周勃传》选自《汉书》(班固作)卷四十。《汉书》把周勃和张良、陈平、王陵的事迹合写在卷四十里,所以标题为《张陈王周传》;这里只选录周勃(包括他的儿子周亚夫)部分,改题为《周勃传》。《汉书·张陈王周传》末的赞语,有一部分涉及周勃,今亦附载于传后。司马迁的《史记》记周勃事,在卷五十七,标题为《绛侯周勃世家》,与《汉书》大体相同,有足资参考的地方,注中略加采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勃 刘邦 县名 公元前 太尉 项羽 惠帝 诸吕 景帝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勃传
5
作者 赵继颜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6年第6期78-81,共4页
南征北战开国功臣周勃(前?年——前169年),沛县(江苏沛县)人,出身于贫苦家庭.家里没有土地,靠编织蚕箔过日子,但仍不能糊口,每逢死了人,他便去当吹鼓手,帮人办丧事,收入几个钱,这样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艰苦的生活和繁忙的劳动,使他锻炼出... 南征北战开国功臣周勃(前?年——前169年),沛县(江苏沛县)人,出身于贫苦家庭.家里没有土地,靠编织蚕箔过日子,但仍不能糊口,每逢死了人,他便去当吹鼓手,帮人办丧事,收入几个钱,这样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艰苦的生活和繁忙的劳动,使他锻炼出一副健壮的体魄,能拉开千斤的硬弓,人们都称他为壮士.秦朝末年,统治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赋税徭役一天天增加,使人民无力负担.刑罚也特别残酷,动不动就把人民杀头或罚为奴隶.人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公元前209年7月,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农民起义爆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大起义.起义的消息传到沛县,泗水亭长刘邦也起兵响应,周勃便参加了他的队伍,成为一个农民军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勃 刘邦 西汉政权 公元前 吕后 农民起义 江苏沛县 吹鼓手 秦朝 陈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名将周亚夫的人生悲剧及启示
6
作者 黄晶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6-48,共3页
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开国功臣周勃次子,"文景之治"时期名闻朝野的重臣,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与军事家,被封为条侯。他以军事起家,官拜丞相,位极人臣,武能治国,文能安邦,持国柄谨严,忠诚维护汉家社稷,但因生性耿直,拙于谋身,在汉... 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开国功臣周勃次子,"文景之治"时期名闻朝野的重臣,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与军事家,被封为条侯。他以军事起家,官拜丞相,位极人臣,武能治国,文能安邦,持国柄谨严,忠诚维护汉家社稷,但因生性耿直,拙于谋身,在汉景帝废太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悲剧 汉名 开国功臣 文景之治 军事家 汉景帝 周勃 西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几点质疑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庆柱 《人文杂志》 1981年第2期97-99,共3页
读了《人文杂志》1980年第一期发表的《从长陵新出土的瓦当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我觉得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而有些观点却是值得商榷的。 关于“北阪”和“六国宫室”的位置问题 《谈》文说:... 读了《人文杂志》1980年第一期发表的《从长陵新出土的瓦当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我觉得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而有些观点却是值得商榷的。 关于“北阪”和“六国宫室”的位置问题 《谈》文说:“汉长陵附近,即咸阳原东段,秦汉以来,谓之咸阳北阪、渭城北阪、石安原和五陵原”。这样的判定是值得研究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周氏 秦都咸阳 秦咸阳 帝后陵墓 陵邑 渭城 周勃 地理位置 五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贾谊之谪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乾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共1页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是西汉前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青年有为,才华横溢。年二十刚过为文帝所召用,极为器重,但不久为绛灌等人所谮,渐被疏远,谪为长沙王太傅。绛灌何人?即绛侯周勃和灌婴。其实谮贾谊的实不止绛灌二人,《贾谊传...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是西汉前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青年有为,才华横溢。年二十刚过为文帝所召用,极为器重,但不久为绛灌等人所谮,渐被疏远,谪为长沙王太傅。绛灌何人?即绛侯周勃和灌婴。其实谮贾谊的实不止绛灌二人,《贾谊传》说:“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看来是那么一批人了。按贾谊是由河南守吴公推荐而被召用的,约当文帝元年(参《百官公卿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婴 周勃 贾谊 西汉前期 政治家 河南 阳侯 太尉 文学家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谊之不遇,罪在汉文帝”辨——兼与龚克昌、李大明同志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邦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63-67,共5页
近读龚克昌、李大明同志的文章,他们均认为贾谊之不遇,罪在汉文帝。①笔者以为此论囿于成说,用史偏颇,故难于苟同。汉文帝对于贾谊“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是豪强地主势力和新兴中小地主势力在中央政权中一次权... 近读龚克昌、李大明同志的文章,他们均认为贾谊之不遇,罪在汉文帝。①笔者以为此论囿于成说,用史偏颇,故难于苟同。汉文帝对于贾谊“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是豪强地主势力和新兴中小地主势力在中央政权中一次权势之争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个人恩怨的归宿。《汉书·文帝本纪》载,公元前179年,汉文帝以代王的身分入居皇帝位,完全是由太尉周勃等权臣一手所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帝 豪强地主 周勃 汉书 中央政权 公元前 贾谊 司马迁 礼乐 本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初功臣的躲灾避祸之术
10
作者 陈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5-56,共2页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汉初立国后不久,一批战功显赫的功臣如韩信、彭越、英布等,被最高统治者设计杀害,而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萧何、张良、周勃、陈平等人,却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得以保全性命,并且还能福...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汉初立国后不久,一批战功显赫的功臣如韩信、彭越、英布等,被最高统治者设计杀害,而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萧何、张良、周勃、陈平等人,却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得以保全性命,并且还能福及子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国功臣 汉初 避祸 最高统治者 政治斗争 韩信 西汉 周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疑误一则
11
作者 邢东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162,共1页
《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云:“(七年冬)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33页)又《史记》... 《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云:“(七年冬)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33页)又《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谓:“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磐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第2069页)是韩匈联军晋阳战败后溃逃地有“离石”、“磐石”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韩信 疑误 中华书局 晋阳 匈奴 世家 周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
12
作者 郑树民 陈寿仁 《教育学报》 1992年第1期46-47,共2页
平定七国之乱是西汉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面都有重大意义。 讲到平定七国之乱,就不能不提到西汉著名将领周亚夫(?-前143年),他是西汉开国勋臣周勃的儿子。
关键词 吴楚七国之乱 周亚夫 河内郡守 汉文帝 西汉历史 中央集权 河南 治所 周勃 将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小学时期作文两篇
13
《浙江学刊》 1982年第2期67-68,共2页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祖于杯酒释兵权焉,人皆嘉其智,然余未敢信也。夫太祖起自检典,勋望素著,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群情推戴,强移周祚。太祖岂本有是心哉!第以麾下阴谋,逼于不得已耳。故既定天下,即因赵普一言而起疑忌。盖己为臣下所推,...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祖于杯酒释兵权焉,人皆嘉其智,然余未敢信也。夫太祖起自检典,勋望素著,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群情推戴,强移周祚。太祖岂本有是心哉!第以麾下阴谋,逼于不得已耳。故既定天下,即因赵普一言而起疑忌。盖己为臣下所推,诚恐石守信等兵权既重,其麾下思附龙尾,以取富贵;故从容置酒,始则动以危悚之言,继则接以款洽之语,诸将遂乞解兵权。不费斗粮,不折一矢,而后世藩镇跋扈之患永绝。然太祖之智,岂料边隘无大将,而辽人必入;州县无重兵,而天下瓦解。以太祖之智略,而计不及此,何也?虽然,兵权之削,谋出于普;普固文士,岂计及辽人之侵入也。其后初逼于辽,再逼于金,至元代而宋亡。且夫天下之事,谁可逆料。如变乱在太祖既死之后,赵普未殁以前,普亦无颜见太祖于九泉矣。且斯时天下未大靖也,辽据燕云十六州,常思南下;蓄兵娴武且不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权 宋太祖 陈桥兵变 赵普 州县 藩镇 灌婴 周勃 王佐 汗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人”二则
14
作者 姚桂轩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3-3,共1页
选拔人才重在“知人”,“知人”方能“善用”。如何“知人”在于平时善于观察,“善用”则是使人才各得其所,用其所长。“知人”并“善用”是许多事业成功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西汉刘邦,自幼并没有读过多少书,长期的南征北战,使他... 选拔人才重在“知人”,“知人”方能“善用”。如何“知人”在于平时善于观察,“善用”则是使人才各得其所,用其所长。“知人”并“善用”是许多事业成功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西汉刘邦,自幼并没有读过多少书,长期的南征北战,使他从实践中增长了许多见识。在刘邦临终时,曾对谁能担任相国说过大体符合后来历史实际的话。吕后问道:“陛下百岁以后,萧相国(萧何)的接替人谁最为合适?”刘邦答:“曹参”。再问其次,刘邦说:“王陵可以,然而王陵比较憨厚,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智谋有余,却难以独任。周勃待人诚恳,能宽容,比较厚道,却少文才,性格举止文雅安静方面有所不足,能安刘氏的人定必是周勃,宜叫他担任太尉(掌兵)”。汉初,张良、萧何,韩信人称三杰,三杰能为刘邦所用,终于平定天下,刘邦可谓“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邦 刘基 善用 周勃 萧何 王陵 历史实际 陈平 胡惟庸 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摒弃心中的那份贪念
15
作者 张建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西汉开国功臣周勃在随刘邦起兵反秦中屡建战功,被封为绛侯。汉朝建立初年,他又率兵平定韩信叛乱,官拜太尉。刘邦死后,周勃又与陈平等一起设计智夺吕家军权,一举消灭吕氏诸王,拥立刘恒为帝。
关键词 开国功臣 刘邦 周勃 西汉 韩信 诸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九位代表当选为省社联委员 八项成果获社会科学成果奖
16
作者 柯言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2-32,共1页
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副教授徐善广同志当选为省社联第三届委员会付主席,朱祖延教授、王维新副教授,肖斯铭副教授、周勃副教授、冯天瑜副教授、胡邦宁副教授、张国光副教授、黎世法副教授当选为省社联委员... 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副教授徐善广同志当选为省社联第三届委员会付主席,朱祖延教授、王维新副教授,肖斯铭副教授、周勃副教授、冯天瑜副教授、胡邦宁副教授、张国光副教授、黎世法副教授当选为省社联委员。 这次大会颁发了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选为 社会科学成果 副教授 第三届委员会 张国光 朱祖延 周勃 王维新 社会科学界 获奖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与尊卑位次
17
作者 崔英祝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88,共1页
古汉语的“左”“右”二词,不仅可以表示方位,还常常用来表示尊卑上下。汉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官职位次多是以右为上,以左为下(少数民族地区除外)。如《史记·陈丞相世家》记陈平、周勃平息吕氏叛乱后,汉文帝封陈平为右丞相,周勃为左... 古汉语的“左”“右”二词,不仅可以表示方位,还常常用来表示尊卑上下。汉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官职位次多是以右为上,以左为下(少数民族地区除外)。如《史记·陈丞相世家》记陈平、周勃平息吕氏叛乱后,汉文帝封陈平为右丞相,周勃为左丞相,陈平推让说“臣功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可知,汉代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因此《史记》《汉书》称高官为“右职”,谓降职为“左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丞相世家 汉文帝 周勃 尊卑 《汉书》 《史记》 位次 吕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后篡权的故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枣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80-90,共11页
秦始皇末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是沛县(今江苏沛县)县令的好朋友。他为了躲避仇人,来到沛县县令家里作客,并住了下来。全县的豪绅官吏听说县令家里来了重要客人,齐来庆贺。来客中有一人头戴竹皮冠,身长七尺有余。高鼻宽额,胡须很美... 秦始皇末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是沛县(今江苏沛县)县令的好朋友。他为了躲避仇人,来到沛县县令家里作客,并住了下来。全县的豪绅官吏听说县令家里来了重要客人,齐来庆贺。来客中有一人头戴竹皮冠,身长七尺有余。高鼻宽额,胡须很美,潇洒大方,他就是当时沛县小小的泗水亭长,后来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刘邦。吕公对他很敬重,在贺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不断给他递眼色,要他留下来。喝完酒,大家都告辞去了,刘邦故意走在最后。吕公单独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配绐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邦 诸吕 太子 吕后 惠帝 陈平 周勃 赵王 项羽 刘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刘氏者必勃也”——读史扎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万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86-88,共3页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了刘邦病危时和吕后的一段著名的对话: “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肖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了刘邦病危时和吕后的一段著名的对话: “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肖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 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后 刘邦 周勃 陈平 史记 所知 曹参 太尉 镇压叛乱 汉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野心家、阴谋家吕后
20
作者 重庆 《思想战线》 1976年第6期73-77,共5页
长期以来,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利用他们手中控制的宣传工具,为其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妄想作党的主席,作“女皇”,利用评法批儒,极力吹捧吕后,自比吕后,胡说吕后“了不起”,“是个伟大的封建政治家”... 长期以来,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利用他们手中控制的宣传工具,为其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妄想作党的主席,作“女皇”,利用评法批儒,极力吹捧吕后,自比吕后,胡说吕后“了不起”,“是个伟大的封建政治家”,“也是个法家”,“不仅贯彻了刘邦的法家政治路线,而且贯彻执行了法家的组织路线”,等等。“四人帮”豢养的御用文痞梁效、罗思鼎之流秉承其旨意,摇旗呐喊,在报刊上大肆颂扬吕后,为吕后涂脂抹粉。他们声嘶力竭地叫喊。吕后是“法家代表人物”,“女政治家”,“协助”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后 刘邦 西汉王朝 封建政治 秦始皇 女政治家 阴谋诡计 周勃 惠帝 吕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