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诗经》之关系
被引量:
8
1
作者
黄甜甜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52-58,共7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篇包含以周公与成王名义所作诗共十篇。此篇文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周公之琴舞》以诗的形式呈现,最初可能是乐章文辞;另一方面,《周公之琴舞》在楚地主要以重"儆毖"义为文本被接受。成王"元启&q...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篇包含以周公与成王名义所作诗共十篇。此篇文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周公之琴舞》以诗的形式呈现,最初可能是乐章文辞;另一方面,《周公之琴舞》在楚地主要以重"儆毖"义为文本被接受。成王"元启"与《周颂·敬之》文本的对读揭示出简本较为原始,整体上略胜于今本。但二者可能是不同流传系统的产物,前者类似于《大武》乐章文辞单独流传,后者依附于《周颂》,二者在战国时代曾经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诗经》
周颂
《
周公之
琴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祝秀权
曹颖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自2012年公之于众,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作者、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其与《诗经·周颂·敬之》进行对读,同时也以之为参照,对《诗经》《楚辞》等有关争议问题加以研究。本文对近年学界关于清...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自2012年公之于众,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作者、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其与《诗经·周颂·敬之》进行对读,同时也以之为参照,对《诗经》《楚辞》等有关争议问题加以研究。本文对近年学界关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研究观点和结论作一综述和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
琴舞
敬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的音乐信息
3
作者
王立增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涉及的音乐信息需要考辨和分析,其中记录的歌辞不一定是周公、成王等人亲自制作,而是将他人所作的治政之辞经过乐师的剪裁、配乐后传为乐歌。由于此二篇是后人追述而成,因而反映的不是西周初年真实的...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涉及的音乐信息需要考辨和分析,其中记录的歌辞不一定是周公、成王等人亲自制作,而是将他人所作的治政之辞经过乐师的剪裁、配乐后传为乐歌。由于此二篇是后人追述而成,因而反映的不是西周初年真实的音乐表演情况,而是春秋乃至于战国时期的音乐观念与音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
周公之
琴舞》
《耆夜》
音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詩經·周頌》與《大武》重探——以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參證
4
作者
鄧佩玲
《岭南学报》
2016年第1期219-246,共28页
《大武》樂章是先秦時期的樂舞組詩,歷史文獻稱之爲《大武》,又或簡稱作《武》。20世紀初,王國維先生發表《周大武樂章考》一文,根據《禮記·樂記》記載之《大武》'六成'提出'詩當有六篇',包括《周頌》的《昊天有...
《大武》樂章是先秦時期的樂舞組詩,歷史文獻稱之爲《大武》,又或簡稱作《武》。20世紀初,王國維先生發表《周大武樂章考》一文,根據《禮記·樂記》記載之《大武》'六成'提出'詩當有六篇',包括《周頌》的《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賚》及《般》,其意見雖然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視,但因分析角度及詮釋之異,後代仍有不少研究者提出異議,較爲重要者有高亨、張西堂、孫作雲、陰法魯、楊向奎等十數家。《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於2012年12月出版,其中刊載有《周公之琴舞》一篇,竹簡凡17枚,記載周公及成王儆毖詩共十首,保留迄今所見最早及最全面的先秦樂舞記録,能爲過去有關《大武》的討論提供重要的參考材料。本文將借助先秦兩漢古籍與《周公之琴舞》相參證,對《大武》的相關問題作重新探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頌》
《大武》
清華簡《
周公之
琴舞》
上古樂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书纪年〉解谜》后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倪德卫
解芳
邵东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21,共18页
这篇"后记",是我三十余年所作研究之回顾。细数从研究之初,受学人发现而鼓舞,到后来步步深入,得到意外结果的历程。近两百年来,学者皆视"今本"《竹书纪年》为伪作。但在1979年,我则证实了"今本"《竹书纪...
这篇"后记",是我三十余年所作研究之回顾。细数从研究之初,受学人发现而鼓舞,到后来步步深入,得到意外结果的历程。近两百年来,学者皆视"今本"《竹书纪年》为伪作。但在1979年,我则证实了"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造。赞成我之观点的一派中,后来又衍生出两种意见。一种是我的意见,另一种是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的意见。夏含夷的意见,大抵针对我之观点而发(下文括号内数字代表〈后记〉相应各节)。在我看来,"今本"《竹书纪年》完好保存了公元280年左右出土之《竹书纪年》竹简的原貌。该竹简古书,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除结尾几处散乱外,均编排有序。(以"岁"记之日期,乃后人加入,属微调,无碍全局)大体上,我以"今本"《竹书纪年》作底本,重订了夏、商两代的纪年(第1至第3节),并倚赖天文学发现,对简文加以修复,以使其更加准确。经修复的"今本"《竹书纪年》简文,现已数量过半(第4及第7节)。夏含夷与我看法相悖。他认为,竹简出土时,已杂乱无章。晋代学者整理、编辑竹简,必然加以重组、改写(甚或杜撰)。于是,他断言道,我所作之纪年研究,除周代部分,余皆毫无依据,不值一提(第6至第7节)。此处有一关键问题。即,夏含夷发现之错简究竟发生于何时?又为何有人将周代成王纪年位处中段的一支竹简错置于武王纪谱结尾处,致使武王在周克商后的在位年份增添三年?夏含夷以为此举乃晋代学者所为,目的在于使乱简看起来有序、合理。我认为,错简在魏国时期,即竹简古书遭埋藏以前,必已造成。魏国时人之所以如此举动,乃是要支持魏惠成王在公元前335年宣言称王。据我观察,竹简排列有序,且我研究所得结果,亦可拿来与甲骨文、金文作对照(第5及第13节)。夏含夷发现之错简,必在移动前即已存在。且要使错简成立,必得把成王纪年中有关周公去世、丧葬年份往前倒退十年。结果,周公死后所举行的禘祭竟然发生在他去世以前。这种改动,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生在晋代,而属于魏国专家有意为之(第5、第7及第15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在第11节中解释了夏帝仲康五年九月朔之日食。要对此加以解释,就不得不假设战国时代对远古纪年作错误调整的人采用了章蔀置闰法,并据此要找到一个九月朔日时太阳位置在房的年份。他发现公元前428年恰是这样一个年份,且该年九月朔日为庚戌日。于是,他推断从公元前428年往前推1520年(一纪),即公元前1948年,情形也必相同。除此无法解释他提出的"1948"和"庚戌"的说法。可是若他用此推断法,他必得掌握一千五百年前历史的确切记载。因为他得知道确切的夏朝起始年和确切的日食年份,才能加以推断。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战国时代编写原本《纪年》的人大抵相同:均掌握确切的历史记载,并对此记载加以"修正"(见第3节)。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的动机和误解,才能对现存的《竹书纪年》加以利用,并推断出远古的真实年代和日期。此乃我写作《〈竹书纪年〉解谜》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年说
错简
仲康日食
章蔀年代计算
周公之
禘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孔丘“薄敛”主张的评论
6
作者
程崇仁
《财贸研究》
1983年第3期77-79,共3页
孔丘财政思想的基本观点是“薄敛”,《左传·哀公十一年》有文记载: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敛从其...
孔丘财政思想的基本观点是“薄敛”,《左传·哀公十一年》有文记载: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丘
仲尼
冉有
周公之
三发
季氏
新兴地主阶级
商衡
藉田
贵族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荒唐岁月荒唐人——看影片《老少爷们上法场》
7
作者
刘呼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22,共1页
清政府昏庸腐败,拜倒在洋人脚下,唯洋人命是从,百姓不甘屈辱,奋起抗暴,却被官府定罪抄斩。荒唐! “要犯”脱逃,缉拿无获、官府无法向洋人交待,于是有“高人”划策,用银子买人头,以钱抵命。荒唐! 有穷人,父死无钱下葬,宁愿以命换钱送父入...
清政府昏庸腐败,拜倒在洋人脚下,唯洋人命是从,百姓不甘屈辱,奋起抗暴,却被官府定罪抄斩。荒唐! “要犯”脱逃,缉拿无获、官府无法向洋人交待,于是有“高人”划策,用银子买人头,以钱抵命。荒唐! 有穷人,父死无钱下葬,宁愿以命换钱送父入土,成全孝义,荒唐! 有富人,钱多烧的难受,宁愿“倒贴”,不惜千两纹银买死,以求成仙得道。荒唐! 最可悲的是,堂堂读书人,上达周公之理,下通作人之道,却被迫“自愿”以项上人头,换取一纸文书,以求改变“成份”荒唐复荒唐! 就是这样一些荒唐人及其所做的荒唐事,构成的一部看似荒唐的影片《老少爷们上法场》,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使人心潮起伏,产生了强烈的震颤。影片不乏可笑之处,但却笑不出来;影片也不乏可悲之处,但却哭不出来。正可谓欲笑无声,欲哭无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作
周公之
无泪
人之道
荒唐事
使人
投机钻营
来历不明
天津快板
大太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德夕阳坡战国楚墓出土琴器辨疑(上)
8
作者
吴跃华
《乐器》
2022年第1期21-23,共3页
近读李守奎先生"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 一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琴瑟统计表"中,"湖南沅水下游楚墓"一条的脚注里面,发现这么一句:M268出土一件琴,其形制特别,墓葬年代大约战国...
近读李守奎先生"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 一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琴瑟统计表"中,"湖南沅水下游楚墓"一条的脚注里面,发现这么一句:M268出土一件琴,其形制特别,墓葬年代大约战国中晚期,参看《沅水下游楚墓》第694~695页、862页。因腐烂较严重,一些形制不明,是否是琴待考;。这张"形制特别"的疑似琴器1983年就已经出土,至今已三十多年,但无论是琴界还是考古界,均鲜少有人论及。据其所引《沅水下游楚墓》;介绍,沅水下游地区发现楚墓超过3000座。该书对其中的1400座楚墓进行了分类,并选取有代表性的172座墓葬做了详尽报告。出土琴器的墓葬为其中的常德市德山夕阳坡2号楚墓,位于常德棉纺厂,编号M268 (武棉83夕阳坡2号墓)。墓主人未详。出土两支纪事竹简,内有系事纪年,楚历纪月,干支纪日。李学勤先生考证,认为该简书著于公元前307年,当为战国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先生
春秋战国时期
楚墓
考古界
墓主人
《
周公之
琴舞》
先秦文献
战国中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墨揭义
9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5年第2期47-48,共2页
荀卿者名为儒。而实窃墨者之行也。墨者之性恶。故节葬短丧。晏然行之而心安。侈然论之而不怍。彼墨氏不自伪也。是以非儒也。曰儒者之行伪也。墨氏固不揜其真耳荀卿则曰性恶也。圣贤君子之学修伪也。非性也。其劝学修身不敬并相儒效篇...
荀卿者名为儒。而实窃墨者之行也。墨者之性恶。故节葬短丧。晏然行之而心安。侈然论之而不怍。彼墨氏不自伪也。是以非儒也。曰儒者之行伪也。墨氏固不揜其真耳荀卿则曰性恶也。圣贤君子之学修伪也。非性也。其劝学修身不敬并相儒效篇。劝天下以行其伪也。父母兄弟无故。君子之至乐也。舜禹周公之事。圣贤有大不幸者存焉。而荀卿以大义灭亲为儒效。观其论。斯知其仁矣。其非儒而勿显非也。则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儒
儒效
周公之
它嚣
不幸者
以行
至乐
先王
仲尼
魏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学与西学
10
作者
杨卓新
《船山学报》
1934年第2期23-27,共5页
学也者立国之具治世之经其应乎历史与社会情状而不能无变易者学之用也其大经大义亘万古而常新埏学之体也吾国学术贯澈天人推崇德性语其功效则在独善兼善已立立人惟于格致之术少有研求制器尚象诸端不免退居泰西各国之后先见之士惄然忧之...
学也者立国之具治世之经其应乎历史与社会情状而不能无变易者学之用也其大经大义亘万古而常新埏学之体也吾国学术贯澈天人推崇德性语其功效则在独善兼善已立立人惟于格致之术少有研求制器尚象诸端不免退居泰西各国之后先见之士惄然忧之于是改变学制思以欧美科学弥缝吾国之短其用意初非欲吾国人士尽弃其学而学也吾昔游欧美时尝与彼邦人士纵谈中外掌故其深解吾华文物者恒谆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
兼善
学之
邦人
魏晋隋唐
器尚
吾圃
周公之
吾土
天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伦理出于天秩义
11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20-23,共4页
虞书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古不用理字。祇用礼字。论语曰克已复礼。註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故知伦理出于天秩。何以出于天秩也。有天地即有人物。人伦者始于夫妇也。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朋友兄弟。夫妇者。...
虞书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古不用理字。祇用礼字。论语曰克已复礼。註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故知伦理出于天秩。何以出于天秩也。有天地即有人物。人伦者始于夫妇也。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朋友兄弟。夫妇者。天尊地卑之定位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父。故夫妇之伦立。而后父子之伦定。父子之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秩
复礼
节文
虞书
知天
言仁
子者
周公之
命之
千里之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子学商斠
12
作者
苍石山房
《船山学报》
1932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概论吾国为世界民族开化最早之国溯政教之原者乐推孔老二家以为集炎黄以下唐虞三代文化之大成考之古籍若神农之言黄帝之书缺有间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典谟训诰誓命尚书所载略有可征然如轩岐广成之谈医药生命风后力牧之理政治兵事大挠伶...
概论吾国为世界民族开化最早之国溯政教之原者乐推孔老二家以为集炎黄以下唐虞三代文化之大成考之古籍若神农之言黄帝之书缺有间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典谟训诰誓命尚书所载略有可征然如轩岐广成之谈医药生命风后力牧之理政治兵事大挠伶伦之造支干律吕仓颉隶首之制文字算数下逮后稷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缺有间
周公之
力牧
尧舜禹汤
轩岐
大挠
推孔
兵事
支干
风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例述要
13
作者
王道纯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112-120,共9页
昔杜预序左氏传有云。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盖谓体既立。则用自宏。例必言斯凡乃发。此亘古不易之定理也。本谱体例述要十二则。其意义实取诸杜氏。而其名称则出自晋书...
昔杜预序左氏传有云。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盖谓体既立。则用自宏。例必言斯凡乃发。此亘古不易之定理也。本谱体例述要十二则。其意义实取诸杜氏。而其名称则出自晋书。李传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重理举而措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其章法则仿乎史记。太史公自序多以四言韵语行之。非敢立异矜奇。特欲使后人于未阅本谱之先。瞭然于提纲絜领之道既阅本谱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公自序
以言
仲尼
立异矜奇
晋书
左氏传
周公之
杜氏
王师文
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进于礼乐章
14
作者
何键
《船山学报》
1934年第3期37-49,共13页
前两次在此讲述『君子与仁』及『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因与先儒所解不同向来亦无此说不免起人疑窦其实并非立異缘我近两年来抄写论孟学庸多取朱子集註及刘止唐先生恒解对于先儒讲解精确处一句一字都不移易著实有可议之点为探求真理起...
前两次在此讲述『君子与仁』及『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因与先儒所解不同向来亦无此说不免起人疑窦其实并非立異缘我近两年来抄写论孟学庸多取朱子集註及刘止唐先生恒解对于先儒讲解精确处一句一字都不移易著实有可议之点为探求真理起见则亦未便附和雷同致失圣言本意今天讲述先进于礼乐章又与先儒意见颇有出入仍请诸公勿拘泥旧说为要按先进于礼乐章乃是孔子明示举贤用能的大经大法如何用贤贤者以何为先一齐包括在内昔人总说只是用普通礼乐遂把孔子用人的道理整个埋没了影响所及鱼目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儒
朱子
大经大法
君子儒
止唐
用贤
安百姓
修己
见则
周公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诗经》之关系
被引量:
8
1
作者
黄甜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52-5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代训注古今字汇纂及数据库建设"(13AYY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建设及其相关专题研究"(13&ZD129)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篇包含以周公与成王名义所作诗共十篇。此篇文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周公之琴舞》以诗的形式呈现,最初可能是乐章文辞;另一方面,《周公之琴舞》在楚地主要以重"儆毖"义为文本被接受。成王"元启"与《周颂·敬之》文本的对读揭示出简本较为原始,整体上略胜于今本。但二者可能是不同流传系统的产物,前者类似于《大武》乐章文辞单独流传,后者依附于《周颂》,二者在战国时代曾经并存。
关键词
清华简
《诗经》
周颂
《
周公之
琴舞》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祝秀权
曹颖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ZWB008)
文摘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自2012年公之于众,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作者、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其与《诗经·周颂·敬之》进行对读,同时也以之为参照,对《诗经》《楚辞》等有关争议问题加以研究。本文对近年学界关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研究观点和结论作一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
琴舞
敬之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的音乐信息
3
作者
王立增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文摘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涉及的音乐信息需要考辨和分析,其中记录的歌辞不一定是周公、成王等人亲自制作,而是将他人所作的治政之辞经过乐师的剪裁、配乐后传为乐歌。由于此二篇是后人追述而成,因而反映的不是西周初年真实的音乐表演情况,而是春秋乃至于战国时期的音乐观念与音乐特点。
关键词
清华简
《
周公之
琴舞》
《耆夜》
音乐信息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詩經·周頌》與《大武》重探——以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參證
4
作者
鄧佩玲
机构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出处
《岭南学报》
2016年第1期219-246,共28页
基金
香港特别行政區大學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資助項目成果之一(RGC Ref No 844811)
文摘
《大武》樂章是先秦時期的樂舞組詩,歷史文獻稱之爲《大武》,又或簡稱作《武》。20世紀初,王國維先生發表《周大武樂章考》一文,根據《禮記·樂記》記載之《大武》'六成'提出'詩當有六篇',包括《周頌》的《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賚》及《般》,其意見雖然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視,但因分析角度及詮釋之異,後代仍有不少研究者提出異議,較爲重要者有高亨、張西堂、孫作雲、陰法魯、楊向奎等十數家。《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於2012年12月出版,其中刊載有《周公之琴舞》一篇,竹簡凡17枚,記載周公及成王儆毖詩共十首,保留迄今所見最早及最全面的先秦樂舞記録,能爲過去有關《大武》的討論提供重要的參考材料。本文將借助先秦兩漢古籍與《周公之琴舞》相參證,對《大武》的相關問題作重新探討。
关键词
《周頌》
《大武》
清華簡《
周公之
琴舞》
上古樂章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书纪年〉解谜》后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倪德卫
解芳
邵东方
机构
斯坦福大学哲学系
斯坦福大学宗教研究系
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
美国国会图书馆东亚部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21,共18页
文摘
这篇"后记",是我三十余年所作研究之回顾。细数从研究之初,受学人发现而鼓舞,到后来步步深入,得到意外结果的历程。近两百年来,学者皆视"今本"《竹书纪年》为伪作。但在1979年,我则证实了"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造。赞成我之观点的一派中,后来又衍生出两种意见。一种是我的意见,另一种是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的意见。夏含夷的意见,大抵针对我之观点而发(下文括号内数字代表〈后记〉相应各节)。在我看来,"今本"《竹书纪年》完好保存了公元280年左右出土之《竹书纪年》竹简的原貌。该竹简古书,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除结尾几处散乱外,均编排有序。(以"岁"记之日期,乃后人加入,属微调,无碍全局)大体上,我以"今本"《竹书纪年》作底本,重订了夏、商两代的纪年(第1至第3节),并倚赖天文学发现,对简文加以修复,以使其更加准确。经修复的"今本"《竹书纪年》简文,现已数量过半(第4及第7节)。夏含夷与我看法相悖。他认为,竹简出土时,已杂乱无章。晋代学者整理、编辑竹简,必然加以重组、改写(甚或杜撰)。于是,他断言道,我所作之纪年研究,除周代部分,余皆毫无依据,不值一提(第6至第7节)。此处有一关键问题。即,夏含夷发现之错简究竟发生于何时?又为何有人将周代成王纪年位处中段的一支竹简错置于武王纪谱结尾处,致使武王在周克商后的在位年份增添三年?夏含夷以为此举乃晋代学者所为,目的在于使乱简看起来有序、合理。我认为,错简在魏国时期,即竹简古书遭埋藏以前,必已造成。魏国时人之所以如此举动,乃是要支持魏惠成王在公元前335年宣言称王。据我观察,竹简排列有序,且我研究所得结果,亦可拿来与甲骨文、金文作对照(第5及第13节)。夏含夷发现之错简,必在移动前即已存在。且要使错简成立,必得把成王纪年中有关周公去世、丧葬年份往前倒退十年。结果,周公死后所举行的禘祭竟然发生在他去世以前。这种改动,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生在晋代,而属于魏国专家有意为之(第5、第7及第15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在第11节中解释了夏帝仲康五年九月朔之日食。要对此加以解释,就不得不假设战国时代对远古纪年作错误调整的人采用了章蔀置闰法,并据此要找到一个九月朔日时太阳位置在房的年份。他发现公元前428年恰是这样一个年份,且该年九月朔日为庚戌日。于是,他推断从公元前428年往前推1520年(一纪),即公元前1948年,情形也必相同。除此无法解释他提出的"1948"和"庚戌"的说法。可是若他用此推断法,他必得掌握一千五百年前历史的确切记载。因为他得知道确切的夏朝起始年和确切的日食年份,才能加以推断。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战国时代编写原本《纪年》的人大抵相同:均掌握确切的历史记载,并对此记载加以"修正"(见第3节)。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的动机和误解,才能对现存的《竹书纪年》加以利用,并推断出远古的真实年代和日期。此乃我写作《〈竹书纪年〉解谜》之目的。
关键词
双元年说
错简
仲康日食
章蔀年代计算
周公之
禘礼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孔丘“薄敛”主张的评论
6
作者
程崇仁
出处
《财贸研究》
1983年第3期77-79,共3页
文摘
孔丘财政思想的基本观点是“薄敛”,《左传·哀公十一年》有文记载: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
关键词
孔丘
仲尼
冉有
周公之
三发
季氏
新兴地主阶级
商衡
藉田
贵族阶层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唐岁月荒唐人——看影片《老少爷们上法场》
7
作者
刘呼同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22,共1页
文摘
清政府昏庸腐败,拜倒在洋人脚下,唯洋人命是从,百姓不甘屈辱,奋起抗暴,却被官府定罪抄斩。荒唐! “要犯”脱逃,缉拿无获、官府无法向洋人交待,于是有“高人”划策,用银子买人头,以钱抵命。荒唐! 有穷人,父死无钱下葬,宁愿以命换钱送父入土,成全孝义,荒唐! 有富人,钱多烧的难受,宁愿“倒贴”,不惜千两纹银买死,以求成仙得道。荒唐! 最可悲的是,堂堂读书人,上达周公之理,下通作人之道,却被迫“自愿”以项上人头,换取一纸文书,以求改变“成份”荒唐复荒唐! 就是这样一些荒唐人及其所做的荒唐事,构成的一部看似荒唐的影片《老少爷们上法场》,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使人心潮起伏,产生了强烈的震颤。影片不乏可笑之处,但却笑不出来;影片也不乏可悲之处,但却哭不出来。正可谓欲笑无声,欲哭无泪。
关键词
通作
周公之
无泪
人之道
荒唐事
使人
投机钻营
来历不明
天津快板
大太监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德夕阳坡战国楚墓出土琴器辨疑(上)
8
作者
吴跃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乐器》
2022年第1期21-23,共3页
文摘
近读李守奎先生"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 一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琴瑟统计表"中,"湖南沅水下游楚墓"一条的脚注里面,发现这么一句:M268出土一件琴,其形制特别,墓葬年代大约战国中晚期,参看《沅水下游楚墓》第694~695页、862页。因腐烂较严重,一些形制不明,是否是琴待考;。这张"形制特别"的疑似琴器1983年就已经出土,至今已三十多年,但无论是琴界还是考古界,均鲜少有人论及。据其所引《沅水下游楚墓》;介绍,沅水下游地区发现楚墓超过3000座。该书对其中的1400座楚墓进行了分类,并选取有代表性的172座墓葬做了详尽报告。出土琴器的墓葬为其中的常德市德山夕阳坡2号楚墓,位于常德棉纺厂,编号M268 (武棉83夕阳坡2号墓)。墓主人未详。出土两支纪事竹简,内有系事纪年,楚历纪月,干支纪日。李学勤先生考证,认为该简书著于公元前307年,当为战国中晚期;。
关键词
李学勤先生
春秋战国时期
楚墓
考古界
墓主人
《
周公之
琴舞》
先秦文献
战国中晚期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墨揭义
9
作者
前人
出处
《船山学报》
1935年第2期47-48,共2页
文摘
荀卿者名为儒。而实窃墨者之行也。墨者之性恶。故节葬短丧。晏然行之而心安。侈然论之而不怍。彼墨氏不自伪也。是以非儒也。曰儒者之行伪也。墨氏固不揜其真耳荀卿则曰性恶也。圣贤君子之学修伪也。非性也。其劝学修身不敬并相儒效篇。劝天下以行其伪也。父母兄弟无故。君子之至乐也。舜禹周公之事。圣贤有大不幸者存焉。而荀卿以大义灭亲为儒效。观其论。斯知其仁矣。其非儒而勿显非也。则暗、
关键词
非儒
儒效
周公之
它嚣
不幸者
以行
至乐
先王
仲尼
魏牟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学与西学
10
作者
杨卓新
出处
《船山学报》
1934年第2期23-27,共5页
文摘
学也者立国之具治世之经其应乎历史与社会情状而不能无变易者学之用也其大经大义亘万古而常新埏学之体也吾国学术贯澈天人推崇德性语其功效则在独善兼善已立立人惟于格致之术少有研求制器尚象诸端不免退居泰西各国之后先见之士惄然忧之于是改变学制思以欧美科学弥缝吾国之短其用意初非欲吾国人士尽弃其学而学也吾昔游欧美时尝与彼邦人士纵谈中外掌故其深解吾华文物者恒谆以保存
关键词
立人
兼善
学之
邦人
魏晋隋唐
器尚
吾圃
周公之
吾土
天爵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伦理出于天秩义
11
作者
前人
出处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20-23,共4页
文摘
虞书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古不用理字。祇用礼字。论语曰克已复礼。註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故知伦理出于天秩。何以出于天秩也。有天地即有人物。人伦者始于夫妇也。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朋友兄弟。夫妇者。天尊地卑之定位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父。故夫妇之伦立。而后父子之伦定。父子之伦定。
关键词
天秩
复礼
节文
虞书
知天
言仁
子者
周公之
命之
千里之外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子学商斠
12
作者
苍石山房
出处
《船山学报》
1932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文摘
概论吾国为世界民族开化最早之国溯政教之原者乐推孔老二家以为集炎黄以下唐虞三代文化之大成考之古籍若神农之言黄帝之书缺有间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典谟训诰誓命尚书所载略有可征然如轩岐广成之谈医药生命风后力牧之理政治兵事大挠伶伦之造支干律吕仓颉隶首之制文字算数下逮后稷之
关键词
书缺有间
周公之
力牧
尧舜禹汤
轩岐
大挠
推孔
兵事
支干
风后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例述要
13
作者
王道纯
出处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112-120,共9页
文摘
昔杜预序左氏传有云。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盖谓体既立。则用自宏。例必言斯凡乃发。此亘古不易之定理也。本谱体例述要十二则。其意义实取诸杜氏。而其名称则出自晋书。李传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重理举而措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其章法则仿乎史记。太史公自序多以四言韵语行之。非敢立异矜奇。特欲使后人于未阅本谱之先。瞭然于提纲絜领之道既阅本谱之后。
关键词
太史公自序
以言
仲尼
立异矜奇
晋书
左氏传
周公之
杜氏
王师文
敬子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进于礼乐章
14
作者
何键
出处
《船山学报》
1934年第3期37-49,共13页
文摘
前两次在此讲述『君子与仁』及『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因与先儒所解不同向来亦无此说不免起人疑窦其实并非立異缘我近两年来抄写论孟学庸多取朱子集註及刘止唐先生恒解对于先儒讲解精确处一句一字都不移易著实有可议之点为探求真理起见则亦未便附和雷同致失圣言本意今天讲述先进于礼乐章又与先儒意见颇有出入仍请诸公勿拘泥旧说为要按先进于礼乐章乃是孔子明示举贤用能的大经大法如何用贤贤者以何为先一齐包括在内昔人总说只是用普通礼乐遂把孔子用人的道理整个埋没了影响所及鱼目与
关键词
先儒
朱子
大经大法
君子儒
止唐
用贤
安百姓
修己
见则
周公之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诗经》之关系
黄甜甜
《中原文化研究》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综述
祝秀权
曹颖
《中国韵文学刊》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耆夜》中的音乐信息
王立增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詩經·周頌》與《大武》重探——以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參證
鄧佩玲
《岭南学报》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竹书纪年〉解谜》后记
倪德卫
解芳
邵东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孔丘“薄敛”主张的评论
程崇仁
《财贸研究》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荒唐岁月荒唐人——看影片《老少爷们上法场》
刘呼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常德夕阳坡战国楚墓出土琴器辨疑(上)
吴跃华
《乐器》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荀墨揭义
前人
《船山学报》
193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国学与西学
杨卓新
《船山学报》
193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伦理出于天秩义
前人
《船山学报》
193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管子学商斠
苍石山房
《船山学报》
193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体例述要
王道纯
《船山学报》
193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先进于礼乐章
何键
《船山学报》
193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