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见鲁迅早期手迹二叶——兼及周氏兄弟在周作人日记中的文字互动
1
作者 秦硕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5,F0003,共15页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周作人日记原稿中,夹存鲁迅早期手迹两叶,为历版《鲁迅手稿全集》所未刊,其内容系周作人早期日记中所载周氏兄弟诗文的草目。笔者尝试基于此二叶手迹所记,释述推考其书写缘起及时间,并试为其定名。此外,在周作人早期...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周作人日记原稿中,夹存鲁迅早期手迹两叶,为历版《鲁迅手稿全集》所未刊,其内容系周作人早期日记中所载周氏兄弟诗文的草目。笔者尝试基于此二叶手迹所记,释述推考其书写缘起及时间,并试为其定名。此外,在周作人早期日记手稿中,有九处“眉批”类文字,亦应为鲁迅手迹遗珍。作为保留于周作人日记原稿中周氏兄弟之间的文字互动,此九处鲁迅“眉批”涉及往来交情、人际史实、作品归属、思想演变等等多重问题,是研究周氏兄弟早期生平的珍贵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手迹 周作人日记 《戛剑杂志》 国粹主义 《惜花四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会稽山下之平民”到“日出国中之游子”——周作人日记所录鲁迅早期(1898-1902)著述论析
2
作者 李林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5,26,共12页
写于1898年至1902年的十余题旧体诗文或句段,构成了鲁迅全部存世著述的前奏部分。它们得以留存,皆因周作人在自己日记中的及时抄录和用心收辑。细致梳理这些诗文句段所牵连的周氏兄弟早年切磋笔墨、诗文唱和印迹,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先... 写于1898年至1902年的十余题旧体诗文或句段,构成了鲁迅全部存世著述的前奏部分。它们得以留存,皆因周作人在自己日记中的及时抄录和用心收辑。细致梳理这些诗文句段所牵连的周氏兄弟早年切磋笔墨、诗文唱和印迹,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先后走出家族台门、闯荡异地异国的兄弟两人声气相求而又彼此激发的思想感情迁延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早期著述 周作人日记 《柑酒听鹂笔记》 旧体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日记》手稿的辨认及其他——为《周作人年谱》辩诬
3
作者 张铁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49,共9页
一、《周作人日记》"外人无法看到"及原委周作人日记手稿的文字辨认,在今天说来应该不是问题,因为各种出版物已经发表了很多。如果说这期间在引用上出现一些问题的话,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大家可以相互切磋,指正纠错,只要是为... 一、《周作人日记》"外人无法看到"及原委周作人日记手稿的文字辨认,在今天说来应该不是问题,因为各种出版物已经发表了很多。如果说这期间在引用上出现一些问题的话,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大家可以相互切磋,指正纠错,只要是为了学术,本来不是问题。但是近年来周作人的孙子周吉宜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以占有资料的周作人权威发言人自居,不懂装懂,大做文章,锻炼人罪,对于研究者说三道四,发表极不负责任的言论,制造混乱,干扰现代文学研究,令人忍无可忍。首先他主观臆断无中生有乱扣帽子,认为《周作人年谱》的编写者“篡改”了周作人日记。据他所说,《周作人日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深藏于鲁迅博物馆二十多年,此间外人无法看到,文革后周作人日记也一直未能出版,致使此篡改长期不为外界所知”①。这些言论完全是一种编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人 鲁迅博物馆 周作人日记 作人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人”是“矿人”——读《周作人日记》小札
4
作者 顾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周作人日记 作人文类编》 校勘 “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名致周作人信二十四封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建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73,共9页
关键词 周作人日记 废名 北京大学 大象出版社 五六十年代 小学教师 冯文炳 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年周作人“苦趣”心态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苦趣"被认为是周作人散文的重要艺术风格,也是周作人文学批评活动中的审美概念,而作为文学实践的"苦趣",其生成历程在周作人早年日记中已有清晰显现。早年周作人的"苦趣"心理集中体现在周作人的文房清... "苦趣"被认为是周作人散文的重要艺术风格,也是周作人文学批评活动中的审美概念,而作为文学实践的"苦趣",其生成历程在周作人早年日记中已有清晰显现。早年周作人的"苦趣"心理集中体现在周作人的文房清玩鉴赏中,这一活动往往与其科举考试经历紧密相连。周作人以文房清玩缓解考试焦虑,营造出具有旧式文人趣味的文化空间,并完成了对于传统文人的身份认同,这一"苦趣"心理具有明显的"苦中寻趣"特征。而以"苦趣"视角观照其早年生活的诸多层面,则不难窥见周作人以幽默态度与诗意想象来品尝早岁人生苦味,实现了从"化苦为趣"到"苦即为趣"的重要转变,其策略颇富主动性与建构性,并昭示出这一处于萌芽状态的"苦趣"心理蕴含着日后文学实践的诸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日记 苦趣 闲适 文房清玩 生活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妃”而非“漆妃”——鲁迅《祭书神文》的版本源流及文本校正
7
作者 秦硕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鲁迅青年时期的著作《祭书神文》创作于1901年春,存录埋没于周作人《日记》中直至上世纪50年代才于《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初版)中刊印面世。在之后历版《鲁迅的故家》《鲁迅全集》等相关书籍中,《祭书神文》的文本常有变易,其中不乏失... 鲁迅青年时期的著作《祭书神文》创作于1901年春,存录埋没于周作人《日记》中直至上世纪50年代才于《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初版)中刊印面世。在之后历版《鲁迅的故家》《鲁迅全集》等相关书籍中,《祭书神文》的文本常有变易,其中不乏失之精确甚至重大错刊处。本文尝试梳理《祭书神文》的版本源流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并对存在于《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之《祭书神文》中的文本谬误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书神文》 作人日记 《鲁迅的故家》 《鲁迅全集》 淬妃 漆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秋草园”到“百草园”:文本对话与经典生成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文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7,89,共10页
表面看来,"百草园"的经典意象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中由鲁迅创造的,但回复到鲁迅写作的具体语境,会发现这一意象其实是在周氏兄弟的系列对话中累积完成的。作为对话的起点,周作人《秋草闲吟序》对鲁... 表面看来,"百草园"的经典意象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中由鲁迅创造的,但回复到鲁迅写作的具体语境,会发现这一意象其实是在周氏兄弟的系列对话中累积完成的。作为对话的起点,周作人《秋草闲吟序》对鲁迅"百草园"经典意象的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鲁迅是在受《秋草闲吟序》的影响并在对其进行趋避的过程中创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体现在浓缩在周作人"秋草园"意象中的家族变迁等历史内涵构成了"百草园"文本背后的丰富容量。梳理"百草园"经典意象的塑造过程,可以深化对于作为经典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历史内涵的认知,并为重新思考周氏兄弟研究中的既定思路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草闲吟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周作人日记 《鲁迅的故家》 《知堂回想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