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回想”与“悼亡”——试论1949年后周作人散文的写作姿态 |
张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
|
周作人散文“平淡”风格的文体学分析 |
李旭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3
|
从功利到审美: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观建构 |
陈艳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亦庄亦谐 庄谐杂出——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 |
陈韶林
|
《江淮论坛》
CSSCI
|
1989 |
1
|
|
5
|
符号学阐释:周作人散文小品的语言艺术 |
张光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3 |
2
|
|
6
|
《周作人散文编年全集》编者前言(初稿) |
钟叔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小摆设”与“大制作”——鲁迅、周作人散文比较新论 |
袁良骏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小议周作人散文的“平和冲淡” |
赵青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5 |
0 |
|
9
|
周作人散文四读 |
钱理群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0
|
文化深蕴中的艺术营造——从周作人的散文看其审美观 |
赵学勇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11
|
由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看其思想演变历程 |
李复兴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12
|
冲淡,周作人的生存方式——论周作人的散文精神 |
吴跃农
|
《浙江学刊》
CSSCI
|
1989 |
0 |
|
13
|
周作人:白话翻译与汉语感知 |
文贵良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周作人的一篇佚文及其他 |
雷强
汤更生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5
|
华人观念、隐逸认同和兄弟异路的幽微表达——周作人1933年致孙福熙手札之释读 |
鲍良兵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周作人谈鲁迅史料一则 |
谢仁敏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周作人在《北平日报》的一篇佚文 |
刘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8
|
以平常心作平实之研究─—读张铁荣《周作人平议》 |
钱理群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1
|
|
19
|
周作人佚文《日本的恩惠》——兼谈周作人20世纪20年代的对日态度 |
李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0
|
在西洋、东洋与本土之间──周作人滑稽文学观初探 |
谢倩霓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