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收族”—兼论周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特色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187,共9页
"收族"是周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周代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收族"的原初意义是为延续大宗统绪,宗族才有聚拢的核心。春秋时期,"收族"逐渐向扶贫济困的"家施"转变,有了社会救助的内容,由此... "收族"是周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周代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收族"的原初意义是为延续大宗统绪,宗族才有聚拢的核心。春秋时期,"收族"逐渐向扶贫济困的"家施"转变,有了社会救助的内容,由此,"收族"也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当时有影响的治国理念。"收族"观念绵延甚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后世对"收族"之礼虽然多有变通,但所言"收族"的核心内容还是沿着延统绪与救贫乏这两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族 宗族 周代社会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周代社会形态及其演变的真知灼见——读吴于廑先生《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一书的几点体会
2
作者 徐少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4,共2页
周代八百年,是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明的奠基时期,可称之为东方的“轴心时代”。秦汉以降,关于周代社会的研究和论述多不甚举,尤其是近一个世纪来,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周代社会形态及转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取得了许多重... 周代八百年,是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明的奠基时期,可称之为东方的“轴心时代”。秦汉以降,关于周代社会的研究和论述多不甚举,尤其是近一个世纪来,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周代社会形态及转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同时也有不少分歧与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社会 古代中国 社会形态 封建制度 真知 演变 奠基时期 东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经》的农事诗看周代社会
3
作者 周学根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24-32,共9页
《诗经》中的农事诗,以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写了周人有关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情况,替我们探讨周代社会性质提供了可贵的素材。这些诗并不十分难懂,但是长期以来,史学家们用它解释西周社会,由于理解上存在很大距离,而结论也就无法一致。... 《诗经》中的农事诗,以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写了周人有关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情况,替我们探讨周代社会性质提供了可贵的素材。这些诗并不十分难懂,但是长期以来,史学家们用它解释西周社会,由于理解上存在很大距离,而结论也就无法一致。本文对此拟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诗 周代社会 诗经 西周社会 农业生产 孟子 社会性质 耕作 左传 奴隶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郊天之祭初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鹤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5,共8页
祭祀在周代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在国家举行的不同种类的祭祀中,郊天之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郊天之祭,对认识周代宗教生活的特点以及祭祀活动的实质都是必要的。本文着重从周代天的神性、郊天之祭的礼仪特点和社会作用三方面,对这... 祭祀在周代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在国家举行的不同种类的祭祀中,郊天之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郊天之祭,对认识周代宗教生活的特点以及祭祀活动的实质都是必要的。本文着重从周代天的神性、郊天之祭的礼仪特点和社会作用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祀 周代社会 诸侯 祭祀礼仪 统治者 周人 礼记 社会作用 先王 至上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袒”降礼考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进锋 《文博》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有一些战败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杨希枚先生开始用"投降"的概念来概括这样的行为[1],后来的研究者更提出了"投降礼"的概念[2].本文就以投降礼中的"肉袒"...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有一些战败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杨希枚先生开始用"投降"的概念来概括这样的行为[1],后来的研究者更提出了"投降礼"的概念[2].本文就以投降礼中的"肉袒"为考察对象,进一步揭示其形式渊源和真正寓意.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袒 为臣 丧服制度 右袒 丧礼 裼衣 郑襄公 周代社会 宗法制度 宗法制 延陵季子 荒礼 《说文》 五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姣”与“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爱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158,共2页
“姣”与“娇”,在描述人物外表方面都有美丽义,都读作jiāo。古人释义曾将其等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姣,古文娇同。”今人时有混淆,如将“姣好”写成“娇好”、“娇艳”写成“姣艳”、“娇嫩”写成“姣嫩”、“娇... “姣”与“娇”,在描述人物外表方面都有美丽义,都读作jiāo。古人释义曾将其等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姣,古文娇同。”今人时有混淆,如将“姣好”写成“娇好”、“娇艳”写成“姣艳”、“娇嫩”写成“姣嫩”、“娇小”写成“姣小”,均不妥。本文从意义来源与意义指向比较二字的差异。一、“姣”与“娇”的意义来源“姣”是个单义词,本义指男女身材高大、容貌美丽,之后发展为仅指女性容貌美丽;而“娇”是多义词,本义指姿态、神情之美,之后引申出“娇小、娇嫩、柔弱、任性”等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经音义》 单义词 玄应 意义指向 二字 身材高大 《说文解字注》 徐灏 周代社会 孔颖达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诗札记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7-72,共6页
一、殆及公子同归 《豳风·七月》:“春日载日,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最后两句,历来解说纷纭。自从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中把这两句诗很不严格地意... 一、殆及公子同归 《豳风·七月》:“春日载日,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最后两句,历来解说纷纭。自从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中把这两句诗很不严格地意译为“姑娘们的心里有点惊惶,怕的是有公子哥儿们会把她们看上”。后来译注诗经者几乎全都作类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苗族 札记 土司 注家 景颇族 林耀华 郑玄 郭沫若 周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论汉赋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克昌 《文史哲》 1983年第1期79-87,共9页
刘勰对汉赋有许多精采的评论,但也有许多不足和错误。一刘勰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征圣”,“宗经”,这自然也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主要是他把经过圣人之手而流传下来的“五经”,看成是至高无上不可更易的... 刘勰对汉赋有许多精采的评论,但也有许多不足和错误。一刘勰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征圣”,“宗经”,这自然也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主要是他把经过圣人之手而流传下来的“五经”,看成是至高无上不可更易的圣典,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的指南,是真理的化身。这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尤其是这些所谓“经”书,又大都遭到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的歪曲和附会,如刘勰所说的“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文心雕龙·宗经》,以下引用此书,仅注篇名)的《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诗经 文心雕龙 浪漫主义 文艺思想 宗经 司马相如 周代社会 扬雄 御用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土地所有制问题辨疑 被引量:1
9
作者 斯维至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47-54,共8页
(一) 近一年来,连续出版了四本先秦史的著作,如赵光贤的《周代社会辨析》,田昌五的《古代社会形态研究》,林剑鸣的《秦史稿》,高敏的《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这四部著作,虽然都是在1981年内出版的,而实际上是在十年动乱期间或在其前... (一) 近一年来,连续出版了四本先秦史的著作,如赵光贤的《周代社会辨析》,田昌五的《古代社会形态研究》,林剑鸣的《秦史稿》,高敏的《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这四部著作,虽然都是在1981年内出版的,而实际上是在十年动乱期间或在其前的几年里写成的。作者甚至在日里遭到“批判”,夜里在灯光下偷偷地一字一句地煎熬着心血。因此读者对他们著作的出版,不但表示高兴,而且表示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田制 授田制 孟子 我国古代 社会形态研究 云梦秦简 田昌五 家族公社 先秦史 周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克明 胡显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6-82,共7页
《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和运动的变化。研究图或图... 《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和运动的变化。研究图或图样基本理论和绘制技术的图学,是一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中国古代 《中国科学技术史》 周代社会 李约瑟 《周礼正义》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 工程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氓”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沄 《史学集刊》 1981年第0期73-77,共5页
在讨论周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形成时,“氓”实在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但过去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其原因有二:一,先秦史料中有关“氓”的记载本来不太多,其写作“萌”、“甿”者又有种种争议,因而这类记载在多数先秦史研究者中尚未引起... 在讨论周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形成时,“氓”实在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但过去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其原因有二:一,先秦史料中有关“氓”的记载本来不太多,其写作“萌”、“甿”者又有种种争议,因而这类记载在多数先秦史研究者中尚未引起重视。二,五十年代以来,虽有叶玉华、石世奇、谷霁光和唐兰等把“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研究 阶级结构 周代社会 叶玉华 谷霁光 五十年代 《周礼》 《说文》 自他归往之民 《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历史学家赵光贤教授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2-112,共1页
赵光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孔子研究专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
关键词 历史学家 教授 孔子研究 西周年代 中国先秦史学会 文材 周代社会 武王伐纣 治史 中国古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溱洧》句读一得
13
作者 韩明安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7-7,共1页
《诗经·溱洧》中有五句重复出现的男女对话:“女日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历来解释很多,但均欠妥切。 郑康成《笺》中把诗的三、四、五句理解为诗中女子所说。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女的邀男的去洧水之外观... 《诗经·溱洧》中有五句重复出现的男女对话:“女日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历来解释很多,但均欠妥切。 郑康成《笺》中把诗的三、四、五句理解为诗中女子所说。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女的邀男的去洧水之外观光,男的说已经去看过了,她执意要他再陪去一趟,靠什么力量达到目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外景 重复出现 达到目的 周代社会 士女 女子 会说 下标 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礼成因初探
14
作者 熊志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10-14,共5页
射箭活动在西周社会的盛况是罕见的,且与西周统治者的精神统治工具“礼”相结合,形成对社会各阶层均有一定影响的射礼活动。作为当时特有的社会现象,“射”与“礼”结合形成射礼必有深刻的原因。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以就教于... 射箭活动在西周社会的盛况是罕见的,且与西周统治者的精神统治工具“礼”相结合,形成对社会各阶层均有一定影响的射礼活动。作为当时特有的社会现象,“射”与“礼”结合形成射礼必有深刻的原因。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各位老师和同行。中国古称礼仪之邦,最重视礼。礼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愈加体现出对阶级统治的重要性。以周公旦为代表的周代统治者制礼作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礼 统治者 射箭 西周社会 阶级社会 周代社会 奴隶社会 社会各阶层 相结合 礼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乾卦》疏解——兼谈《乾卦》与天文学的关系
15
作者 吴国宁 居乃鹏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49-54,共6页
《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所反映的社会面非常广泛,内容极为丰富,凡哲学、历史、文学、战争、天文、农业、畜牧、渔猎、星占、祭祀、婚姻、居室、衣物、饮食、习俗无不涉及。可以说,这部书是一部综括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极为... 《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所反映的社会面非常广泛,内容极为丰富,凡哲学、历史、文学、战争、天文、农业、畜牧、渔猎、星占、祭祀、婚姻、居室、衣物、饮食、习俗无不涉及。可以说,这部书是一部综括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闻一多先生在《周易类纂》中说:要“以钩稽古代社会史料之目的解《周易》。”这话是极为正确的。但是,《周易》被掌握在筮人手中之后,解释其含义的权力,也就完全归属于太卜了。从《左传》中的筮例看,此时的《周易》,只具有替君主解释疑难的作用。这部书落到儒家手中之后,儒家学者又将他们的义理渗入于书中。因此,使这部书变成了一部政治教化的经典,所以《易系辞传》中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平时研究它的义理,有事应用它的筮法,将义理筮法同样看待)。到了战国时代,对《周易》的认识又有了改变。例如荀卿在《荀子·大略》篇中说:“善为易者不占。”由此可以看出,荀卿是重视义理而轻视筮法的。进入汉代之后,象数和谶纬思想又渗入了《周易》,使《周易》这部书的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节令 周人 天空 天文学 旧注 周代社会 天文知识 星宿 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幅绝妙的百丑图
16
作者 傅定华 《远程教育杂志》 1987年第3期8-9,7,共3页
《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予。《诗经》中的政治讽刺待照出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丑行。《青溪集》卷二中说:“汉儒言诗,不过美刺二端,“刺”,指的就是讽刺诗。这类诗以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口吻,给统治者以无情的鞭挞,揭露了当... 《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予。《诗经》中的政治讽刺待照出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丑行。《青溪集》卷二中说:“汉儒言诗,不过美刺二端,“刺”,指的就是讽刺诗。这类诗以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口吻,给统治者以无情的鞭挞,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批以批判现实、暴露黑暗为中心任务的讽刺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代社会 统治阶级 社会矛盾 批判现实 讽刺文学 中心任务 讽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卜辞“■田”新解
17
作者 许伟建 《学术研究》 1982年第5期122-123,共2页
“[王]大令众人曰田其受年十一月。”(《续》2.28.5)是一条为人们所熟悉并被经常援引的甲骨卜辞。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界对于“■田”的认识是一致的——“■田”就是协力耕田。这种认识的主要根据是郭沫若同志在《由周代农史诗论到周代... “[王]大令众人曰田其受年十一月。”(《续》2.28.5)是一条为人们所熟悉并被经常援引的甲骨卜辞。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界对于“■田”的认识是一致的——“■田”就是协力耕田。这种认识的主要根据是郭沫若同志在《由周代农史诗论到周代社会》中所提出的“■田”就是“大规模的耕耘”①的论断和《说文解字》中许慎对“劦”字所作的说解。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甲骨卜辞材料来看,“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郭沫若 说文解字 历史学界 周代社会 解释 大令 诗论 大规模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語大辞典》試写詞目选登
18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71-73,共3页
消息(一) 消,消减;息,增长。谓生灭;盛衰。《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同词头,如消息条中所有~均为消息二字代号)《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辂,参用旧典,~取舍,裁其折中。”唐顺之《与人论旱荒》... 消息(一) 消,消减;息,增长。谓生灭;盛衰。《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同词头,如消息条中所有~均为消息二字代号)《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辂,参用旧典,~取舍,裁其折中。”唐顺之《与人论旱荒》:“是以苏松荒而得常州以相补,常州荒而得苏松以相补,民实国税两相~,造化者亦有裁成之意云耳。”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顺之 周代社会 奴隶制 常州 礼仪 后汉书 旱荒 欧阳修 三国志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