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视角下工作-家庭关系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昫澄 马红宇 +1 位作者 姜海 袁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6-1044,共9页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是组织与管理心理学中研究的热点议题,社会文化因素是工作-家庭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发现:个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对等并且领域之间界限明晰,而集体主...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是组织与管理心理学中研究的热点议题,社会文化因素是工作-家庭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发现:个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对等并且领域之间界限明晰,而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的工作-家庭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等,且员工的工作和家庭之间存在更多联结。如何在现有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明晰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理论以及挖掘能够体现我国工作-家庭关系特征的研究主题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与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关系 工作-家庭冲突 文化因素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基于权力距离的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饶育蕾 丁庆锋 陈地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60,共14页
社会传统文化存在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可能性。儒家文化强调的“公平和谐”和“集体主义”倾向可能平滑公司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而儒家文化“伦理有序”的“等级观念”则可能加大企业薪酬差距,由此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机制。基... 社会传统文化存在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可能性。儒家文化强调的“公平和谐”和“集体主义”倾向可能平滑公司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而儒家文化“伦理有序”的“等级观念”则可能加大企业薪酬差距,由此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机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儒家文化越浓厚的地方,企业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越大,稳健性与内生性分析表明这一结果是可靠的,说明儒家文化的等级观念在薪酬差距中起着主导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催化作用在家族企业中更为明显,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大的地区也更为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则可能因行政机制和政策约束的限制而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行为的中西方差异:“性善-性恶文化”假设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登峰 崔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本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设使得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出现了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并造成了中国人注重道德评价、关注环境影响以及较多防御反应的特点;而...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本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设使得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出现了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并造成了中国人注重道德评价、关注环境影响以及较多防御反应的特点;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本恶假设则使得西方人有一种原发性的随意和放松,并造就了西方人关注行为和事物本身特点、关注目标特点及较少防御反应的特点。前者被称为"性善文化",而后者则被称作"性恶文化"。通过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性恶文化"的界定,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对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及全面梳理西方心理学概念的需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性善-性恶文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氛围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靖昊 张燕 +1 位作者 刘翠婷 李芳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5,共10页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中国样本和非东亚国家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自主氛围对员工心理所有权和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工作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工...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中国样本和非东亚国家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自主氛围对员工心理所有权和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工作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工作心理所有权在自主氛围与工作相关建言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组织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组织心理所有权在自主氛围与组织相关建言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氛围 员工建言 文化价值观 心理所有权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视角下工作场所员工咨询网络影响工作绩效的边界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吕鸿江 张秋萍 周应堂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63,共16页
本文以"工作场所员工个体咨询网络"为研究对象,将该网络隐喻为CAS系统,构建了分析工作场所员工个体咨询网络绩效及其边界条件的理论框架。通过对23家企业中34个创新团队的全部418名员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顺序/互动工作场... 本文以"工作场所员工个体咨询网络"为研究对象,将该网络隐喻为CAS系统,构建了分析工作场所员工个体咨询网络绩效及其边界条件的理论框架。通过对23家企业中34个创新团队的全部418名员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顺序/互动工作场所的员工个体咨询网络一致性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负/正向影响,员工的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对顺序/互动工作场所的员工个体咨询网络一致性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顺序/互动工作场所的员工个体咨询网络一致性、员工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和工作任务多样性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存在三重交互作用。该研究结论细化了工作场所中员工咨询活动影响其绩效的边界条件,从社会网络角度对"工作场所员工个体咨询网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测量工具,并基于CAS理论为系统构建分析员工4.0时代的员工自组织咨询活动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本研究也为企业在工作场所中开展员工咨询活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互动工作场所的员工个体咨询网络一致性 工作熟练性/主动性绩效 员工个人-集体主义文化 任务多样性 CA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同伴选择的社会文化效应研究——中国北京与荷兰乌特勒支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莹 柴彦威 Martin Dijst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6-954,共9页
从活动-移动行为的角度,基于中国北京和荷兰乌特勒支在2007年进行的活动日志调查,通过研究居民非工作活动的同伴选择机制,分析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引起的行为方式差异。研究表明,北京居民倾向与家庭成员一起活动,而乌特勒支居民倾... 从活动-移动行为的角度,基于中国北京和荷兰乌特勒支在2007年进行的活动日志调查,通过研究居民非工作活动的同伴选择机制,分析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引起的行为方式差异。研究表明,北京居民倾向与家庭成员一起活动,而乌特勒支居民倾向单独或与朋友一起,一定程度表明中国社会倾向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而荷兰社会则偏向个人主义。此外,性别和年龄仅对北京居民有显著影响,女性进行较多的联合活动,年长者更倾向选择朋友作为同伴;家庭结构对两城市居民影响均显著,结婚和生子等生命事件会促进居民产生核心家庭成员陪伴的活动;以休闲为目的活动更多的是联合活动。此外,收入、驾照拥有、私家车拥有、居住空间密度等变量也对同伴选择具有一定影响。最后对从行为角度的文化差异分析的未来以及对中荷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提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个人主义可能是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潜在趋势,但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应当充分考虑到儒家思想的传承以及中国人喜爱热闹、需要集体归属感的民族性格,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同时,从活动-移动行为所表现的社会文化效应分析看,城市规划与管理者需要提供较为完善的公共休闲空间及提供个性化的交往空间与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 活动-移动行为 文化差异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