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野牡丹属植物花色素成分及影响花色呈色因子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余智城 何雪娇 +2 位作者 林秀香 陈振东 邹龙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696,共10页
为明确野牡丹属(Melastoma)植物花瓣的色素成分和呈色机理,对5种野牡丹属植物的花色素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观察花瓣表皮细胞的显微结构和分布特点,并分析花瓣pH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对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牡丹属植物花瓣... 为明确野牡丹属(Melastoma)植物花瓣的色素成分和呈色机理,对5种野牡丹属植物的花色素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观察花瓣表皮细胞的显微结构和分布特点,并分析花瓣pH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对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牡丹属植物花瓣不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紫罗兰色系主要含花青素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白色系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野牡丹(M.candidum)和毛稔(M.sanguinrum)花瓣的花色素分布于上、下表皮,印度野牡丹(M.malabathiricum)的花色素分布于上、下表皮和栅栏组织,白花野牡丹(M.candidum f.albiflorum)和白花印度野牡丹(M.malabathricum var.alba)花瓣未见色素积累;紫罗兰色系野牡丹上表皮细胞呈圆锥形突起,白色系野牡丹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扁平状,两色系下表皮细胞均呈不规则的扁平状。野牡丹属植物花色明度(L*)随花瓣颜色加深而降低,L*与红度(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蓝度(b*)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花瓣中花青素苷含量与其L*和b*呈显著负相关,pH值与花瓣a*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因此,野牡丹属植物花色主要由花青素苷决定,花青素苷含量、色素分布、上表皮细胞形状等是引起花色呈现多样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属 花青素苷 呈色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牡丹品种花色测定及花色素成分分析
2
作者 刘换换 李旭洋 +3 位作者 鲍宇凡 金飒 胡晶晶 谢桂华 《北方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花色素成分对牡丹花色的影响。【方法】选取6个不同品种的牡丹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目测、比色卡比对、测色仪测定,对牡丹进行色系分类;测定花瓣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花色苷和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采用质谱仪测... 【目的】研究不同花色素成分对牡丹花色的影响。【方法】选取6个不同品种的牡丹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目测、比色卡比对、测色仪测定,对牡丹进行色系分类;测定花瓣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花色苷和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采用质谱仪测定样品中花青素和花色苷组分。【结果】6个牡丹品种分为5个色系:复色系、黄色系、绿色系、紫红色系、红色系。牡丹花瓣中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霓虹幻彩(红色系)的含量最高,绿幕隐玉(绿色系)最低。在蓝月亮(复色系)中未检测出天竺葵素和芍药素,绿幕隐玉(绿色系)中未检测出芍药素,霓虹幻彩(红色系)中矢车菊素、天竺葵素、芍药素含量和洛阳红(紫红色系)中矮牵牛素、飞燕草素、锦葵素含量均高于其他色系。红色系的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含量最高,是黄色系的656.17倍、是紫红色系的102.96倍。红色系和紫红色系的芍药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较高,分别为59 064.28、34 283.83 ng/g。【结论】花青素对于红色系和紫红色系的花瓣着色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色系。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是造成牡丹紫色和红色差异的重要色素因子,芍药素-3-O-葡萄糖苷是红色系和紫红色系的主要呈色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呈色因子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